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 严耕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354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释名1

二、范围1

三、中国制度史讲授的意义2

四、官制演变的规则2

五、讲述计划3

第一编 上古政治制度7

第一章 史前氏族联盟的部落国家前期7

第二章 殷商政治制度——氏族联盟的部落国家后期、贵族统治的开始9

一、殷商时代的氏族部落9

二、盟主(王)继承制——子族兄终弟及制10

三、官司组织11

第三章 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社会的封建国家周室统治广土众民之两大基本政策:封建与宗法14

一、封建制度14

二、宗法制度17

三、宗庙与王政19

四、王朝职官20

五、世官22

第四章 春秋列国政治制度24

一、春秋政治状况24

二、春秋列国职官制度26

三、世官28

第五章 战国政治制度30

一、中国政制史之重要转变期30

二、战国时代主要政治改革(变法)理论与实例31

三、战国中央政府33

四、郡县制度34

五、封君制度36

六、任用制度37

第二编 秦汉时代43

第一章 皇帝43

一、皇帝制度之形成43

二、皇帝位号45

三、皇帝权力及其限制45

四、皇位继承47

五、后宫制度47

六、因皇帝制度而产生之三种特殊势力48

第二章 辅政制度50

一、丞相制50

二、三公制55

三、内朝与尚书58

第三章 中央政务分职机关——诸卿寺63

第四章 地方行政制度67

第五章 任用制度69

一、秩禄与印绶69

二、任用种类与任用限制(从略)70

三、仕途70

本编约述75

附录:参考资料76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代83

第一章 辅政制度——宰相83

一、前代宰相之失权83

二、尚书——录、令、仆84

三、中书——监、令85

四、门下——侍中87

五、宰辅制度结论87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分职机关——尚书诸部与九卿89

一、魏晋南朝之九卿89

二、魏晋南北朝尚书诸部曹89

三、魏晋南朝尚书部曹下侵九卿职权,侍中亦侵诸卿之职89

四、北魏尚书部曹与九卿90

五、北齐三省与九卿92

六、结论92

第三章 地方行政制度94

一、州郡之增置与整理95

二、都督区与都督府95

三、镇之起源与演变96

四、州府僚佐组织96

五、魏晋南北朝地方制度之结论——以地方改制度为例证,说明中国政制由“秦汉型”转变为“隋唐型”之过程98

六、补北魏地方统治政策100

第四章 人才选拔制度102

一、九品中正制成立之背景102

二、九品中正制之影响与时人对于此制度之态度103

三、附录:州郡察举制度104

第四编 隋唐五代109

第一章 唐代前期中央政府组织概况——以开元时代为代表109

一、三师 三公(虚尊之位)109

二、中书门下(政事堂)(行政核心)109

三、行政三省109

四、侍从三省112

五、一台112

六、九寺(各置卿一人,少卿一二人)113

七、诸监114

八、诸卫114

九、太子宫 亲王府115

第二章 辅政制度——宰相116

一、隋及唐代前期宰相制度116

二、唐代后期宰相制度120

三、结论124

第三章 中央政务分职机关126

一、前期(隋及唐安史之乱以前)126

二、后期128

三、总结——前期、后期制度比较130

四、汉唐两代中央政务分职机关之比较131

第四章 地方行政制度133

一、前期之道与后期之方镇133

二、州府135

三、县(从名称与大小言,变动极小,尤以河南、河北为甚)136

第五章 科举与铨选137

上、科举137

下、铨选144

第五编 宋代149

第一章 宰执制度149

一、宰相名称之演变149

二、相权之削弱150

三、相权之分割151

四、北宋中叶相权之渐重155

五、北宋末及南宋权臣之出现155

第二章 中央政务分职机关158

第三章 地方行政制度159

一、行政区划159

二、路之置官160

三、府州军监及县之置官161

四、结论161

第四章 科举163

第六编 元代169

第一章 辅政制度169

一、中书省170

二、枢密院171

三、御史台171

四、宣政院171

第二章 中央政务分职机关——中书六部173

一、吏部173

二、户部173

三、礼部174

四、兵部(职实与军政无关,因权兵已为枢密院所夺)175

五、刑部175

六、工部175

七、诸卿(职权已萎缩或相类诸机关)176

第三章 地方行政制度178

第四章 科举与用人182

一、科举182

二、用人184

第七编 明代189

第一章 中央政府组织概况189

第二章 辅政制度——内阁191

一、内阁制度形成之背景191

二、内阁学士之名称与兼官192

三、内阁之选任192

四、内阁的职权与首辅193

五、内阁之性质与缺点,及其与宦官擅权之关系195

六、本章结论196

第三章 中央政务分职机关198

一、六部198

二、大理寺200

三、通政司200

四、都察院201

五、五军都督府202

六、六科给事中202

第四章 地方行政制度204

第五章 仕途207

一、三途并用207

二、进士科第210

三、任用211

第八编 清代215

第一章 中央政府组织概况215

第二章 由亲王议政到专制极权217

一、清初之合议政体与议政大臣217

二、清代专制218

第三章 军机处219

第四章222

第五章 地方行政制度223

附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第九节 约论227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