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陶智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269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综合宽带接入概述1
1.1接入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1
1.2 G.902定义的接入网6
1.2.1接入网的定义6
1.2.2接入网在电信网的位置8
1.2.3接入网的接口8
1.2.4接入网的功能模型9
1.2.5接入网的结构10
1.3 Y.1231定义的IP接入网11
1.3.1 IP接入网的定义与功能模型11
1.3.2 IP接入方式12
1.3.3基于xDSL的IP接入技术14
1.3.4 IP接入网与G.902定义的接入网的比较15
1.4宽带业务与用户需求16
1.4.1宽带业务的种类16
1.4.2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21
1.5接入网技术的种类24
1.5.1双绞线接入技术25
1.5.2以太网接入技术26
1.5.3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技术27
1.5.4有源光网络28
1.5.5无源光网络29
1.5.6宽带无线接入30
第2章 接入网的接口与协议32
2.1用户网络接口32
2.1.1 Z接口32
2.1.2 U接口33
2.1.3 RS-23234
2.1.4 V.3535
2.1.5 DVB36
2.2电信管理网接口37
2.3业务节点接口38
2.4 V5接口41
2.4.1 V5接口的基本概念41
2.4.2 V5接口的基本功能42
2.4.3 V5接口的几个重要概念45
2.4.4 V5接口协议46
2.4.5 V5接口的网管47
2.4.6 V5接口设备的工作过程48
2.4.7 V5接口的特点49
2.5接入网线路测试技术51
2.5.1接入网用户线路测试技术51
2.5.2测试技术比较54
2.5.3测试项目55
2.6点对点协议55
2.6.1 PPP协议概述56
2.6.2 PPP的功能56
2.6.3 PPP封装57
2.6.4 PPP链路操作58
2.7认证、授权、计费协议61
2.7.1 RADIUS协议62
2.7.2 Diameter协议65
2.7.3 Diameter和RADIUS比较68
第3章 铜线接入新技术70
3.1铜线接入技术概述71
3.1.1模拟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71
3.1.2 ISDN接入技术71
3.1.3线对增容技术73
3.2 DSL采用的复用与调制技术74
3.2.1 QAM调制技术74
3.2.2 CAP调制技术75
3.2.3 DMT调制技术75
3.3 HDSL接入技术78
3.4 ADSL接入技术83
3.5 VDSL接入技术91
3.5.1 VDSL系统构成91
3.5.2 VDSL的关键技术92
3.5.3 VDSL的应用95
3.5.4 VDSL2协议96
第4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98
4.1以太网的发展98
4.2以太网的帧格式101
4.2.1以太网帧102
4.2.2 IEEE 802.3帧格式103
4.3千兆以太网的关键技术104
4.3.1千兆以太网的体系结构105
4.3.2千兆以太网标准107
4.3.3千兆以太网的实现111
4.4 10G以太网的关键技术113
4.4.1 10G以太网标准的主要内容114
4.4.2 10G以太网的物理层116
4.4.3 10G以太网的帧格式118
4.5以太网的流量控制120
4.5.1以太网流量控制需求120
4.5.2显式流量控制121
4.5.3 MAC控制帧格式123
4.5.4 PAUSE功能126
4.5.5流量控制功能的配置127
4.6 VLAN技术及其他128
4.6.1 VLAN概述128
4.6.2 IEEE 802.1Q协议129
4.6.3 VLAN的动态管理132
4.7以太网的供电机制134
4.7.1 POE技术135
4.7.2 POE技术的优势136
4.8宽带接入对以太网的特殊要求137
4.8.1以太网接入需要解决的问题137
4.8.2现有以太网接入技术方案138
4.8.3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发展前景139
第5章HFC接入技术141
5.1光纤CATV系统143
5.1.1光纤CATV的调制传输方式143
5.1.2光纤CATV的性能指标144
5.2 HFC的关键技术146
5.2.1 HFC的发展146
5.2.2 HFC的结构148
5.2.3频谱分配方案150
5.2.4调制与多点接入方式151
5.2.5 HFC的特点152
5.3 Cable Modem系统153
5.3.1 Cable Modem系统结构153
5.3.2 Cable Modem系统工作原理156
5.4基于DOCSIS的电缆调制解调器158
5.5主要的EoC技术164
5.5.1无源基带传输EoC技术164
5.5.2采用WLAN的EoC166
5.5.3采用MoCA的EoC166
5.5.4采用HPNA的EoC167
5.5.5采用HomePlug技术的EoC168
5.5.6各种EoC技术比较169
5.6 HFC网络改造170
5.6.1 EPON+LAN组网方案170
5.6.2 EPON+EoC组网方案172
5.6.3基于EPON的双向改造方案173
5.6.4网络建设中几个技术问题的讨论174
第6章 无线接入技术176
6.1无线接入技术概述177
6.1.1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177
6.1.2无线接入网络接口与信令180
6.2无线局域网(WLAN)的关键技术184
6.2.1 IEEE 802.11协议结构186
6.2.2 IEEE 802.11物理层188
6.2.3 IEEE 802.11MAC层190
6.3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196
6.4无线局域网(WLAN)的系统结构204
6.4.1 WLAN拓扑结构204
6.4.2 WLAN系统组成206
6.5无线局域网接入的产品与应用207
6.5.1典型应用产品介绍208
6.5.2应用实例209
6.6 WiMAX技术及应用211
6.6.1 WiMAX技术特点211
6.6.2 WiMAX关键技术213
6.6.3 WiMAX技术优势216
6.6.4 WiMAX应用领域216
第7章 光纤接入技术概述218
7.1光纤接入技术219
7.1.1概述219
7.1.2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220
7.2有源光网络接入技术224
7.2.1接入网对SDH/MSTP设备的要求225
7.2.2综合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IBAS系统226
7.3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228
7.3.1 PON基本概念和特点229
7.3.2 PON技术的种类231
7.4 PON设备的功能结构234
7.4.1 PON系统的构成234
7.4.2 PON设备的功能结构235
7.4.3智能型电信级EPON/GPON一体化接入产品239
7.5我国FTTH技术发展的阶段与趋势241
第8章EPON技术与应用246
8.1 EPON的协议模型246
8.2 EPON的系统架构249
8.2.1 EPON的复用技术249
8.2.2 EPON光路波长分配250
8.3 EPON关键技术251
8.3.1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251
8.3.2 EPON的QoS问题255
8.3.3 EPON突发接收技术257
8.4 MPCP协议259
8.4.1 MPCP的帧结构260
8.4.2 EPON测距过程261
8.4.3 ONU自动发现过程265
8.4.4 EPON通信过程269
8.5 EPON带宽分配机制270
8.6 10G EPON关键技术271
8.6.1 10G EPON技术及特点273
8.6.2 10G EPON系统的架构275
8.6.3 10G EPON的协议栈276
8.7 EPON的网络规划与设计280
第9章GPON技术及应用284
9.1.GPON技术概述284
9.1.1 GPON技术主要特点284
9.1.2 GPON技术标准分析286
9.1.3 GPON技术体系结构289
9.1.4协议参考模型291
9.2 GPON的PMD层292
9.2.1 GPON物理层链路预算292
9.2.2 PMD层要求293
9.3 GPON的GTC层296
9.3.1 GTC协议栈296
9.3.2控制/管理平面和用户平面297
9.3.3 GTC关键功能301
9.4 GPON技术工作原理303
9.4.1数据传输过程303
9.4.2 GTC帧结构304
9.4.3 ONU激活方法305
9.5 GPON对多业务QOS的支持308
9.6 10G GPON技术发展展望310
第10章 传输媒质与结构化布线313
10.1双绞线313
10.1.1概述313
10.1.2类型314
10.1.3测试数据315
10.2同轴电缆316
10.2.1概述316
10.2.2参数指标317
10.2.3规格型号318
10.3光纤318
10.3.1光纤的传输特性319
10.3.2光纤类型321
10.3.3 FTTH建设中光纤选型331
10.4光缆332
10.4.1分类332
10.4.2结构334
10.4.3 FTTH建设中常用光缆类型340
10.5结构化布线系统342
10.5.1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342
10.5.2结构化布线的概念343
10.5.3布线测试345
缩略语347
参考文献349
热门推荐
- 620204.html
- 1793770.html
- 174098.html
- 2381824.html
- 3722225.html
- 252275.html
- 2639269.html
- 1336913.html
- 1850545.html
- 358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6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