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达斡尔族文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达斡尔族文化研究
  • 滕绍箴,苏都尔·董瑛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970747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达斡尔族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独特民族文化3

第一章 达斡尔族历史沿革3

第一节 明代先人卫所之辨4

一、达斡尔先人的卫分5

二、非达斡尔先人卫分6

第二节 先人卫事历史活动8

一、斡难河卫8

二、卜鲁丹河卫10

三、出万山卫11

四、阿剌山卫11

五、哈喇察卫12

六、脱木河卫13

第三节 清初进贡的历史延续14

一、首位进贡大酋长15

二、接续朝贡大名酋19

第二章 达斡尔地区与民族迁徙22

第一节 族群聚结之时间22

一、通古斯族迁入传说23

二、达斡尔族迁入传说23

第二节 达斡尔地区内涵24

一、基本意见25

二、西界问题25

第三节 部落联盟及首领27

一、索伦部及两大首领27

二、萨哈尔察部之地域36

第四节 17世纪迁徙浪潮41

一、崇德年间迁民42

二、顺治年间移民43

三、迁民历史启示46

第三章 达斡尔族名称49

第一节 族名之诸种称呼49

第二节 部分称呼的释析51

一、“原居地”“长国”“部族”说51

二、“官名”“种田者”“原来的辽”说53

三、“伴随”“投降”“达怛”说54

四、萨哈尔察说54

第三节 名称的主流倾向55

一、契丹大贺氏等说55

二、大贺达鲁河所转56

三、归终于洮儿河说57

第四节 族称的最后识别58

一、清朝的识别58

二、最后的定名61

第四章 达斡尔族族源63

第一节 主流说之表现64

第二节 史实的真实性66

一、西喇木伦传说67

二、萨吉哈尔迪汗69

第三节 特有文化根源74

一、特有生产方式75

二、多种经济并举81

第四节 特色文化根基84

一、语言词汇特性84

二、几个特有的词88

三、几种异说之辨89

第五章 社会组织生活98

第一节 社会组织哈拉与莫昆99

一、早期哈拉的分布与演变99

二、哈拉莫昆组织社会职能102

第二节 莫昆组织的发展变化104

一、莫昆组织职能104

二、莫音组织诞生106

第三节 父系家庭公社及分化109

一、父系家族公社109

二、家庭奴隶来源111

三、奴仆文化认同112

第四节 人种及其体貌特征113

一、宏观形象113

二、微观特点114

三、比较邻族114

第六章 具有首领地位的民族116

第一节 强势的达斡尔商人116

一、本民族商人之强势116

二、对北方市场的操控118

第二节 居主导民族地位122

一、传统经济的新发展122

二、对鄂温克族的影响124

三、对鄂伦春族的影响126

第三节 官吏成长的摇篮128

一、高级官吏辈出129

二、较高民族素质131

三、特有民族性格135

第七章 北方民族优秀文化集团137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137

一、先进文化集团之标志137

二、与邻近各族文化比较138

三、对邻近民族文化影响139

第二节 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141

一、积极发展教育的民族141

二、积极向学的民族精神143

三、领先的文化教育水平144

第三节 文武贤才辈出146

一、近代及以前人才展现146

二、现代民族精英茁壮成长148

第八章 可贵的民族精神159

第一节 反帝爱国精神159

一、抗击沙俄侵略苦战160

二、抗击日寇爱国斗争166

第二节 抗暴不屈精神169

一、巨臂奇三挡驾告状169

二、少郎、岱夫抗暴不屈172

三、莫旗达斡尔族人民起义174

四、三区革命与解放战争176

第三节 民族牺牲精神178

一、支边立功179

二、守边历险180

三、忠贞戍边182

第九章 民间文学与艺术185

第一节 民间文学185

一、传说与故事185

二、民歌与山歌188

三、英雄史诗189

四、舞春和诗歌190

第二节 造型与刺绣艺术191

一、造型艺术191

二、刺绣艺术195

第三节 绘画雕刻等艺术196

一、绘画艺术197

二、雕剪工艺199

三、书法艺术200

第十章 舞蹈音乐与体育生活202

第一节 民间舞蹈艺术202

一、舞蹈艺术源流202

二、变异及其特点204

三、创新及其发展206

第二节 音乐及其乐器209

一、民间传统音乐209

二、民族传统乐器211

三、音乐的新发展213

第三节 民族体育生活215

一、特色球类运动215

二、一般竞技比赛218

第十一章 饮食服饰与庭院文化生活223

第一节 饮食文化生活223

一、饮食结构变化223

二、主食的多样性224

三、传统副食状况228

第二节 服饰文化生活233

一、男装服饰特色234

二、妇女装束发式238

三、认同外族服饰240

第三节 庭院文化生活242

一、庭院布局与建筑特点242

二、房屋居室建筑与演变246

第十二章 婚姻习俗251

第一节 婚制及习俗特点251

一、族外婚姻制度251

二、订婚习俗特点253

第二节 结婚习俗及特点257

一、结婚习俗257

二、非常婚姻261

第三节 民族之间通婚262

一、与鄂温克族通婚263

二、与鄂伦春族通婚264

三、与满蒙两族通婚265

四、与汉族婚姻关系267

第十三章 葬俗、礼仪与节日269

第一节 丧葬习俗269

一、土葬269

二、火葬273

三、天葬274

第二节 礼仪习俗275

一、传统礼仪道德观275

二、一般家庭中礼节276

三、出行、待客等礼仪277

四、敬烟与请安礼节278

五、叩头、衣饰与亲情279

第三节 节日习俗280

一、阿涅节281

二、平时节日282

第十四章 主要宗教信仰287

第一节 崇拜萨满教287

一、对“萨满”基本观念287

二、“萨满”的产生及职能290

三、信奉萨满教的历史291

第二节 祭祀活动292

一、斡米南祭典活动293

二、敖包祭与苍天祭294

三、求雨祭与禳疫祭295

第三节 固有神与外来神297

一、固有的神297

二、外来的神298

三、是否信佛301

下编 独特民族文化认同305

第十五章 京旗与新疆达斡尔族旗籍认同305

第一节 达斡尔人的京旗认同305

一、崇德年间认同旗籍306

二、顺、康间认同京旗312

三、乾隆以降认同京旗316

第二节 新疆达斡尔旗籍认同318

一、新疆八旗驻防诸城318

二、“索伦营”旗籍认同323

第十六章 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旗籍认同330

第一节 布特哈达斡尔旗籍认同331

一、“三扎兰”331

二、旗籍认同332

三、佐领认同334

第二节 黑龙江城达斡尔旗籍认同339

一、黑龙江城339

二、旗籍认同341

第三节 墨尔根城达斡尔旗籍认同342

一、墨尔根城342

二、官兵来历343

三、旗籍认同343

第四节 齐齐哈尔八旗驻防344

一、齐齐哈尔城344

二、旗籍认同345

第五节 呼伦贝尔达斡尔旗籍认同349

一、呼伦贝尔城349

二、旗籍认同350

第六节 呼兰城达斡尔旗籍认同354

一、呼兰城354

二、旗籍认同355

第十七章 满洲文化对达斡尔族影响359

第一节 八旗制度的影响359

一、加速社会的封建化359

二、哈拉莫昆组织变化361

三、八旗制度凝聚作用363

第二节 认同继承满洲文化365

一、以满文化为教育内容366

二、满洲文化的推动作用367

三、满洲风俗语言的影响369

第十八章 语言文化及与汉族的关系372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化372

一、语言的传承372

二、语言的特色374

第二节 与汉文化关系377

一、汉族文化对契丹及遗族之影响377

二、达斡尔族学习汉文化社会效益380

三、晚清达斡尔族学习汉文化新潮383

四、语言交融中的深层次变化情况386

第十九章 与邻近各族文化的认同与发展389

第一节 与蒙古族文化的密切关系389

一、民族语言的亲缘关系389

二、民族词汇的交融状况391

三、自行推动学习蒙古语392

第二节 与鄂温克族文化认同状况394

一、两族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394

二、编佐入旗对两族文化影响396

三、两族语言文化方面的认同397

第三节 与鄂伦春族文化的认同399

一、结为安达认同旗籍399

二、两族语言文化认同400

第四节 与哈萨克等族文化认同402

一、达斡尔族语言在新疆的保留402

二、与新疆各族的文化认同404

结束语408

参考附图411

参考书目416

后记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