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
  • (日)小野濑一志著;强增福译;石英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74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多媒体-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通信网络与多媒体2

1.1 信息处理系统的形式与变迁2

1.1.1 批处理与分时系统2

1.1.2 实时处理和联机处理3

1.1.3 分散处理系统4

1.1.4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6

1.1.5 网络计算7

1.2 通信网络的变迁7

1.2.1 信息通信网的种类7

1.2.2 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8

1.2.3 从专业网到综合网9

1.2.4 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10

1.3 多媒体系统的发展11

1.3.1 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媒体11

1.3.2 多媒体信息通信发展的背景与特点13

1.3.3 多媒体网络的条件15

第2章 信息传输基础18

2.1 有线通信的传输线路18

2.1.1 双绞线18

2.1.2 同轴电缆19

2.1.3 光缆20

2.2 通信方式24

2.2.1 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24

2.2.2 二线制和四线制24

2.2.3 二线制双向传输26

2.3 模拟传输的调制方式与复用处理方式27

2.3.1 调制方式27

2.3.2 频分多路复用处理方式29

2.4 宽带传输和代码调制方式31

2.4.1 代码调制方式31

2.4.2 通信速率34

2.5 基带传输与数字多路复用处理方式34

2.5.1 传输码35

2.5.2 模拟信号的脉冲调制与脉码调制方式41

2.5.3 时分复用方式43

2.5.4 码分多址复用方式46

2.5.5 同步方式47

第3章 信息压缩技术58

3.1 熵编码58

3.1.1 霍夫曼码58

3.1.2 二维图像信息的压缩61

3.2 基于正交变换的频带压缩67

3.2.1 傅里叶变换与空间频率67

3.2.2 图像的相关与正交变换71

3.2.3 图像信息的量化79

3.2.4 时序编码和渐进编码82

3.3 基于预测编码的信息压缩83

3.3.1 帧内预测编码方式83

3.3.2 帧间预测编码方式84

3.3.3 混合编码方式86

3.3.4 编码数据的分层结构88

3.4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92

3.4.1 波形编码方式92

3.4.2 分析合成编码方式96

3.4.3 混合编码方式97

第4章 网络体系结构104

4.1 网络协议标准化104

4.1.1 通信协议的必要性104

4.1.2 通信功能的分层结构104

4.1.3 逻辑通路106

4.1.4 OSI基本参考模型概况107

4.2 OSI下位层的功能110

4.2.1 物理层110

4.2.2 数据链路层111

4.2.3 网络层117

4.2.4 传输层119

4.3 OSI上位层的功能120

4.3.1 会话层120

4.3.2 表示层121

4.3.3 应用层122

4.4 TCP/IP127

4.4.1 TCP/IP概况127

4.4.2 网络接口层127

4.4.3 Internet层130

4.4.4 传输层133

4.4.5 应用层134

第5章 基干通信网138

5.1 接入系统的高速化138

5.1.1 用户线的种类与高速化的必要性138

5.1.2 调制解调器的高速化138

5.1.3 xDSL方式140

5.1.4 光用户线方式144

5.1.5 无线多址复用接入方式与码分多址复用接入方式148

5.2 交换方式153

5.2.1 电路交换方式154

5.2.2 存储交换方式156

5.2.3 ATM交换方式160

5.3 中继线方式167

5.3.1 数字序列167

5.3.2 同步数字序列传输方式167

第6章 通信业务及其应用176

6.1 网络结构及通信业务概要176

6.1.1 网络结构176

6.1.2 通信业务概要178

6.2 交换电路业务179

6.2.1 用户电话业务180

6.2.2 数字数据交换业务180

6.3 综合业务数字网184

6.3.1 ISDN的概念185

6.3.2 ISDN概要186

6.3.3 ISDN业务189

6.3.4 宽带ISDN193

6.4 Internet接入业务195

6.4.1 Internet接入业务与业务运营商195

6.4.2 OCN概要197

6.5 专线业务199

6.5.1 专线业务的种类199

6.5.2 普通专线业务199

6.5.3 数字传输业务200

6.5.4 卫星通信业务203

6.6 移动通信与卫星移动电话204

6.6.1 移动通信204

6.6.2 移动电话206

6.6.3 PHS207

6.6.4 卫星移动电话业务209

6.7 PBX与计算机联合系统213

6.7.1 呼叫中心系统214

6.7.2 统一消息系统215

6.8 虚拟专用网与Internet技术的应用216

6.8.1 内部网和虚拟专网216

6.8.2 基于数据通信网的语音传输217

6.8.3 VoFR网218

6.8.4 VoIP网220

6.9 未来信息通信网的发展动向221

6.9.1 超宽带化的发展动向221

6.9.2 用户线的高速化和多样化222

6.9.3 Internet技术的积极应用223

6.9.4 提高移动通信的可迁移性225

第7章 移动通信与宽带接入228

7.1 第三代移动电话与无线局域网228

7.1.1 第三代移动电话与PHS228

7.1.2 第三代无线局域网与热点业务234

7.2 宽带接入与IP电话238

7.2.1 ADSL的高速化238

7.2.2 FTTH接入244

7.2.3 IP电话246

7.2.4 IP中继网的高速化252

7.3 “无处不在”(遍布式)网络254

7.3.1 何谓“无处不在”254

7.3.2 “无处不在网络”的例子254

参考文献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