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普通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普通心理学
  • 欧阳仑,王有智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心里学院)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1866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普通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一、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2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4

四、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6

第二节 人的心理的实质9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9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11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2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2

二、心理学研究的意义13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4

一、心理学方法论的指导思想14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4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7

第五节 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22

一、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2

二、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24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28

第一节 神经系统28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9

二、神经兴奋及其传导30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32

四、神经网络34

五、周围神经系统35

六、中枢神经系统36

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39

一、大脑的结构40

二、大脑皮质的分区与功能41

三、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44

四、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47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49

一、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49

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52

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新发展58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60

一、内分泌系统60

二、神经—体液调节63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65

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65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65

二、动物心理发展的基本阶段67

第二节 人类心理、意识的产生及特征72

一、人类心理、意识的产生72

二、人类心理、意识的基本特征76

第三节 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79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79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82

第四章 感觉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什么是感觉93

二、关于缪勒(J·Müller)的特殊神经能量学说95

三、感觉过程96

第二节 感觉类型分析97

一、感觉分类97

二、感受性及其测定97

三、阈下刺激的心理效应100

第三节 视觉101

一、视觉的生理机制102

二、视觉现象105

第四节 听觉108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109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109

三、听觉理论111

第五节 其他感觉112

一、肤觉112

二、嗅觉和味觉114

三、动觉和平衡觉115

四、机体觉116

第六节 感觉的基本规律与应用116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16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18

第五章 知觉121

第一节 概述121

一、什么是知觉121

二、知觉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122

三、知觉的种类123

第二节 空间知觉124

一、形状知觉125

二、大小知觉125

三、距离知觉和深度知觉126

四、方位知觉129

第三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30

一、时间知觉130

二、运动知觉132

三、错觉135

第四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137

一、知觉的选择性137

二、知觉的整体性138

三、知觉的理解性140

四、知觉的恒常性142

第五节 知觉理论143

一、完形心理学的观点143

二、生态学的观点145

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147

第六章 记忆150

第一节 概述150

一、什么是记忆150

二、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151

三、记忆的生理基础151

第二节 记忆类型分析155

一、按记忆内容与对象分类155

二、按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采用专门方法分类157

三、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分类157

第三节 记忆基本过程研究160

一、识记——信息的输入与编码160

二、保持——信息存贮164

三、再现(再认或回忆)——信息提取167

第四节 遗忘规律及其应用170

一、遗忘及其种类170

二、遗忘的规律与影响遗忘的因素分析171

三、减少遗忘应注意的问题177

第七章 思维181

第一节 概念181

一、思维的概念与特性181

二、思维的类型185

三、思维和语言的关系189

四、思维与脑192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基本形式193

一、思维的过程193

二、思维的基本形式197

三、概念的形成与掌握199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03

一、什么是问题与问题解决203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04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7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213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13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214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16

第八章 表象与想象218

第一节 表象的特征与功能218

一、什么是表象218

二、表象的种类218

三、表象的特征219

四、表象的功能221

第二节 想象及其类型222

一、什么是想象222

二、想象的种类225

第三节 想象与创造活动230

一、想象是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230

二、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232

三、学生想象力的培养235

第四节 关于梦的研究236

一、梦的特征236

二、梦与睡眠238

三、梦的起因240

第九章 注意242

第一节 概述242

一、注意的概念242

二、注意和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244

三、注意的功能245

第二节 注意的理论模型247

一、关于注意研究的基本概况247

二、注意的理论模型247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研究250

第三节 注意的类型255

一、无意注意255

二、有意注意258

三、有意后注意261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262

一、注意的广度262

二、注意的稳定性263

三、注意的转移265

四、注意的分配266

第十章 言语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语言269

二、言语271

三、沃尔夫假设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72

四、对动物“言语”的研究274

第二节 言语的类型275

一、外部言语275

二、内部言语278

第三节 言语产生的机制280

一、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280

二、言语产生的心理机制284

第四节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286

一、口语的感知286

二、书面语言的感知289

三、言语的理解292

第五节 言语的发展和理论293

一、言语的发展阶段293

二、言语的获得理论297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301

第一节 概述301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301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305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307

第二节 表情动作和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310

一、表情动作310

二、情绪、情感的内部生理表现313

三、情绪、情感的中枢机制315

第三节 情绪的理论316

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316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318

三、坎农—巴德情绪理论319

四、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估——兴奋学说321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认知——生理唤醒理论322

六、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理论324

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的类别327

一、传统的情绪分类327

二、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分类328

三、我国心理学界常用的分类330

第十二章 意志336

第一节 概述336

一、意志的概念336

二、意志过程与认识、情感过程的关系341

三、意志的生理机制343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分析345

一、采取决定阶段345

二、执行决定阶段348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350

一、意志品质350

二、意志的培养354

第十三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360

第一节 概述360

一、什么是个性361

二、个性的特性362

三、个性的形成364

第二节 个性心理结构364

一、个性心理结构的一般概念364

二、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366

第三节 需要368

一、什么是需要368

二、需要的种类369

三、需要理论370

第四节 动机376

一、什么是动机376

二、动机与活动377

三、动机的分类380

四、动机的归因理论385

第五节 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387

一、兴趣387

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390

第十四章 能力、智力和技能393

第一节 概述393

一、能力的概念393

二、能力与知识的区别395

三、能力与技能的区别396

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依赖关系397

第二节 能力的类型与个别差异398

一、能力的类型398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400

第三节 智力结构理论405

一、英国体系的智力结构理论405

二、美国体系的智力结构理论409

三、中国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414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418

一、智力测量419

二、特殊能力的测量422

三、创造能力的测量424

第五节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428

一、遗传在能力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428

二、环境因素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432

三、遗传、环境、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435

四、非智力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436

第十五章 气质439

第一节 概述439

一、气质心理学简史439

二、什么是气质441

三、气质的特征441

第二节 气质理论442

一、气质的体质分类学理论443

二、现代气质理论451

第三节 气质测评463

一、气质的实验室评定技术463

二、心理测验法464

第四节 气质与实践活动468

一、气质与教育教学468

二、气质与职业活动469

第十六章 性格472

第一节 概述472

一、性格的概念472

二、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474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及其理论479

一、性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479

二、性格结构的性质481

三、西方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483

第三节 性格的类型与鉴定488

一、性格的类型488

二、性格的了解和鉴定491

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500

一、遗传的作用501

二、环境的作用501

三、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发展中的调节作用507

参考书目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