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工技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娟兰,胡福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096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工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电路3
引言3
第一章 电路模型及基本定律4
1.1电路和电路模型4
1.1.1电路的作用和组成4
1.1.2电路模型5
1.1.3额定值6
1.2参考方向6
1.3克希荷夫定律10
1.31名词10
1.3.2克希荷夫电流定律(KCL)10
1.3.3克希荷夫电压定律(KVL)12
1.3.4克希荷夫定律的应用14
1.4电阻元件16
1.5电容元件18
1.5.1电容元件18
1.5.2电容元件的性能约束方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9
1.5.3电容元件的贮能20
1.6电感元件22
1.6.1电感元件22
1.6.2电感元件的性能约束方程——电压和电流的关系23
1.6.3电感元件的贮能25
1.7实际元件的模型26
1.8独立电源28
1.8.1电压源28
1.8.2电流源29
1.12Y-△等效变换43
1.10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44
1.13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44
习题45
1.11受控源48
第二章 信号波形53
2.1指数函数及波形53
2.1.1指数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及波形53
2.1.2单调衰减的指数函数55
2.1.3时间常数55
2.2正弦函数及其波形57
2.2.1正弦量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波形57
2.2.2周期、频率和角频率58
2.2.3相位、初相位58
2.2.4相位差59
2.2.5交流电的有效值61
2.3单位阶跃函数63
2.4脉冲与冲激函数65
2.4.1单位脉冲函数65
2.4.2单位冲激函数65
2.5周期性非正弦函数66
习题70
第三章 零输入响应75
3.1概述75
3.2初始值的计算76
3.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1
3.3.1RC(电阻一电容)电路81
1.9等效电路的概念82
3.3.2RL(电阻—电感)电路86
3.4时间常数τ的计算88
3.5求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一般程序89
3.7.1阻抗函数的概念98
3.7用阻抗函数求特征根的方?98
3.6.3四种响应情况的讨论98
3.6.2数学分析98
3.6.1定性分析98
3.6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8
3.7.2阻抗函数的一般表达式99
3.7.3用阻抗函数求特征根100
3.7.4求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一般程序101
习题108
4.2RC电路的脉冲响应112
4.2.1RC电路的脉冲响应112
第四章 零状态响应113
4.1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13
4.1.1RC电路的阶跃响应113
4.1.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16
4.2.2RC微分电路125
4.2.3RC积分电路126
4.3RC一阶电路的正弦响应128
4.4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30
习题132
第五章 全响应136
5.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36
5.2三要素法138
5.3电路的对偶性143
5.4非电系统的电模拟145
习题148
第六章 网络定理与直流稳态分析151
6.1叠加原理151
6.2节点电压法155
6.3回路电流法160
6.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164
6.41戴维南定理166
6.4.2诺顿定理171
6.4.3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173
6.5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176
习题179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83
7.1相量183
7.1.1复数183
7.1.2相量185
7.1.3有效值相量188
7.1.4相量相加188
7.2?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90
7.2.1电阻元件191
7.2.2电容元件192
7.2.3电感元件193
7.3相量法195
7.3.1克希荷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96
7.3.2RCL串联电路,复数阻抗196
7.3.3相量法的应用199
7.3.4复数阻抗和复数导纳的等效互换206
7.4复杂交流电路分析209
7.4.1相量图法的应用211
7.4.2网络定理的应用213
7.5交流电路的功率213
7.5.1瞬时功率213
7.5.2平均功率,无功功率214
7.5.3视在功率216
7.5.4功率因数216
7功率因数的提高218
7.7电路的频率响应220
7.71RC电路的频率响应220
7.7.2RL电路的频率响应222
7.7.3RCL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223
7.8.1谐振条件224
7.8电路中的谐振224
7.8.2串联谐振225
7.8.3并联谐振227
7.9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计算230
习题231
第八章 三相电路236
8.1三相电源236
8.1.1三相对称电压236
8.1.2三相电源的联接方法237
8.2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计算239
8.3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计算241
8.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243
8.5三相电路的功率245
习题246
引言249
第二篇 电机与控制249
第九章 磁路和变压器250
9.1磁路及磁路定律250
9.1.1磁路250
9.1.2磁路定律251
9.1.3磁路计算254
9.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256
9.2.1电磁关系256
9.2.2功率损耗259
9.3变压器的用途和构造261
9.4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62
9.4.1空载运行与电压变换262
9.4.2负载运行与电流变换263
9.4.3阻抗变换264
9.5变压器的工作特性266
9.5.1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电压调整率266
9.5.2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267
9.6三相变压器268
习题270
第十章 交流电机272
10.1概述272
10.2三相异步电动机272
10.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272
10.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74
10.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278
10.2.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特性280
10.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284
10.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286
10.3单相异步电动机292
10.4同步电机295
10.4.1同步电机的构造296
10.4.2同步发电机297
10.4.3同步电动机299
10.5控制电机302
10.5.1交流伺服电动机303
105.2交流测速发电机304
10.5.3自整角机305
10.5.4步进电动机306
习题307
第十一章 直流电机309
11.1直流电机的构造和分类309
11.1.1直流电机的构造309
11.1.2直流电机的分类310
11.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312
11.3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314
11.4并励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制动和调速316
11.4.1启动316
11.4.3制动316
11.4.4调速317
11.5并励发电机319
11.5.1并励发电机电动势建立的条件319
11.5.2并励发电机的外特性320
11.6直流电机的额定值321
11.7直流测速发电机322
习题322
12.1.2闭环控制系统简介323
第十二章 常用控制电器和电动机的自动控制324
12.1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325
12.1.1开环控制系统简介325
12.1.3直流电动机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327
12.2控制系统中的常用控制电器327
12.2.1刀开关(DK或K)328
12.2.2转换开关(HK)328
12.2.3熔断器(RD)329
12.2.4空气开关(ZK)330
12.2.5按钮(A)331
12.2.6交流接触器(JC或C)332
12.2.7热继电器(RJ)333
12.3鼠笼式电动机直接启动、停止的控制线路334
12.4鼠笼式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336
12.5行程开关和行程控制337
12.5.1行程开关(CK)337
12.5.2行程开关控制工作台的往复运动338
12.6时间继电器和时间控制339
12.6.1时间继电器(SJ)339
12.7速度继电器和速度控制?341
12.7.1速度继电器(SDJ)341
12.6.2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线路?341
12.7.2速度继电器的反接制动控制线路342
习题344
11.4.2反转346
第十三章 电测和非电量电测347
13.1模拟指示式仪表347
13.1.1磁电式仪表348
13.1.2电动式仪表350
13.1.3万用表353
13.2数字式仪表357
13.3非电量电测360
13.3.1非电测量仪器的组成360
13.3.2常用变换器361
13.3.3测量电路362
13.3.4测量器364
习题364
14.1电流对人体组织的作用365
第十四章 电工保安技术365
14.2触电方式366
14.3电气设备的保安措施366
14.4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368
14.5静电和雷电保护368
第三篇 电工技术基础的CAI法371
引言371
第十五章 电路的CAI法373
15.1微机辅助电工作业373
15.2微机辅助电工实验377
15.3微机辅助自我测验380
15.4微机辅助电路分析386
第十六章 异步电动机和控制电路的CAI法391
16.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CAI法391
16.2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CAI法392
热门推荐
- 2477286.html
- 757647.html
- 2635216.html
- 498755.html
- 2135599.html
- 1324937.html
- 284186.html
- 693844.html
- 908930.html
- 436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7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5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2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