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用录像机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家用录像机技术
  • (日)横山克哉等著;康天雄,韩友梅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710600698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磁带录像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用录像机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Ⅰ 基础部分1

第1章 录像机的历史2

1.1 磁性记录的发明和发展2

1.2 广播级录像机的开发2

1.3 螺旋扫描方式录像机的历史3

1.4 家用录像机的开发4

第2章 录像机的形态9

2.1 录像机的基本结构9

2.2 录像机的分类和磁带格式9

记录方式15

3.1 从磁性记录—重放的原理看录像机的15

第3章 录像机的记录方式15

3.2 录像机磁带—磁头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19

3.3 低载波调频信号的记录20

3.3.1 反转现象23

3.3.2 视频信号的加重26

3.3.3 莫尔干扰27

3.4 重放画面的质量和记录密度28

第4章 录像机的彩色化33

4.1 NTSC信号的特征33

4.2 记录方式与彩色处理34

4.3.1 使用频率变换进行彩色处理的设想38

4.3 副载波频率下移的彩色信号记录方式的38

历史回顾38

4.3.2 在低载波调频信号的低频段叠加彩色39

信号的技术39

4.3.3 选择彩色信号副载波下移频39

率的考虑39

4.3.4 副载波频率下移彩色信号记录方式之前的彩色处理方式39

4.4 无保护带记录方式43

第5章 录像机的机械系统50

5.1 录像机机械系统的历史50

5.2 磁带盒的变迁55

6.2 录像磁带的特征66

第6章 录像磁带66

6.1 磁带的构造66

6.3 录像磁带的制造68

6.4 录像磁带高密度化的要点71

6.5 用于录像磁带的磁粉73

6.5.1 氧化铁系列磁粉73

6.5.2 二氧化铬磁粉74

6.5.3 合金磁粉74

6.6 家用录像磁带的发展过程75

第7章 视频磁头79

7.1 从磁性记录原理看磁头高性能化的要点79

7.2 视频磁头的结构和加工方法81

7.3 选择磁芯材料的问题82

7.4 磁性材料的表面加工技术85

7.5 磁头缝隙的成型技术86

7.6 视频磁头产生的杂波88

第8章 伺服理论的基础90

8.1 伺服机构的概念90

8.1.1 频率范围91

8.1.2 时间常数和响应时间92

8.2 频率传递函数92

8.2.2 微分要素和积分要素95

8.2.1 比例要素95

8.2.3 一次要素和一次延迟要素96

8.2.4 二次要素和振动性二次延迟要素96

8.3 家用录像机伺服理论应用实例96

8.4 伺服系统的稳定性103

第9章 录像机的伺服方式107

9.1 录像机伺服系统的特征107

9.2 伺服方式的演变108

9.2.1 制动伺服方式(1)108

9.2.2 辅助马达伺服方式110

9.2.3 开环伺服方式110

9.2.5 摄像机同步方式111

9.2.4 制动伺服方式(2)111

9.2.6 彩色录像机的伺服方式……………………?9.2.7 高密度记录的伺服方式114

Ⅱ 实用部分117

第10章 家用录像机的基本构成118

第11章 机械系统120

11.1 旋转磁头部分120

11.1.1 旋转磁头鼓的结构120

11.1.2 旋转磁头驱动控制机构124

11.2 走带系统127

11.2.1 走带系统的构成127

11.2.2 各种走带机构130

11.2.3 走带径路中磁带张力的分布131

11.2.4 磁头鼓表面的摩擦阻力和磁头的132

接触压132

11.2.5 旋转磁头鼓的种类133

11.3 磁带格式的求证方法135

11.4 磁带的互换性138

11.4.1 磁带互换性的必要条件139

11.4.2 磁带互换性的评价145

11.4.3 视频磁迹直线性的测定方法146

第12章 磁带盒与上带方式149

12.1 U型上带方式149

12.1.1 β方式用的磁带盒149

12.1.2 磁带头尾的检测150

12.1.3 U型上带方式153

12.1.4 旋转磁头鼓155

12.2 平行上带方式156

12.2.1 VHS方式的磁带盒156

12.2.2 磁带头尾的检测157

12.2.3 平行上带方式159

12.2.4 旋转磁头鼓161

第13章 伺服系统162

13.1 家用录像机中伺服的目的162

13.1.1 记录伺服162

13.1.2 重放伺服163

13.2.1 磁头鼓伺服164

13.2 伺服系统的构成164

13.2.2 直流马达型磁头鼓—主导轴伺服方式170

13.3 数字化伺服178

第14章 信号系统182

14.1 亮度信号系统184

14.1.1 输入低通滤波器184

14.1.2 AGC电路(自动增益控制)185

14.1.3 箝位电路185

14.1.4 预加重电路186

14.1.5 切割电路187

14.1.6 频率调制器188

14.1.8 记录放大器189

14.1.7 高通滤波器189

14.1.9 旋转变压器192

14.1.10 重放前置放大器193

14.1.11 信道开关194

14.1.12 重放高通滤波器195

14.1.13 失落补偿电路195

14.1.14 限幅器196

14.1.15 调频信号解调器197

14.1.16 去加重电路198

14.1.17 重放低通滤波器198

14.1.19 输出电路199

14.1.18 降噪电路199

14.1.20 其它200

14.2 色度信号系统201

14.2.1 带通虑波器201

14.2.2 记录ACC电路(自动色度电平控制)202

14.2.3 记录消色电路204

14.2.4 记录变频电路205

14.2.5 本机振荡器207

14.2.6 记录低通虑波器207

14.2.7 重放低通滤波器208

14.2.8 重放ACC电路208

14.2.9 重放频率变换电路与重放彩色处理208

14.2.11 重放带通滤波器209

14.2.10 压控振荡器209

14.2.12 重放消色电路210

14.2.13 其它211

14.3 无保护带记录方式的彩色处理211

14.3.1 消除串扰失真214

14.3.2 ID(识别)电路214

14.3.3 对于欧洲电视制式的无保护带216

记录方式的处理216

14.4 音频系统221

14.5 信号系统特性及测定方法223

14.5.1 频率特性(扫频特性)223

14.5.3 亮度信号信杂比224

14.5.2 水平清晰度224

14.5.4 色度信号信杂比226

第15章 录像机的关联设备227

15.1 与摄像机的连接228

15.2 监视器230

15.2.1 监看视频信号的监视器230

15.2.2 具有视频、音频信号输入输出端子的230

电视接收机230

15.2.3 小型监视器230

15.2.4 监视器及其连接器231

15.3.1 RF(射频)变换器232

15.3 RF(射频)变换器与天线切换开关232

15.3.2 天线切换开关234

15.4 话筒234

15.5 其它234

第16章 特殊功能及其它236

16.1 编辑功能236

16.1.1 连接记录236

16.1.2 组合编辑237

16.1.3 插入编辑239

16.2 变速重放240

16.2.1 倾斜方位角记录方式的静像重放240

16.2.2 有图像快速进带和快速倒带方式241

16.2.3 无杂波变速重放242

16.3 复制和防复制244

16.3.1 复制设备244

16.3.2 接触式复制244

16.3.3 防复制的方法245

16.4 便携式设备245

16.4.1 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246

16.4.2 抗横摇措施246

16.4.3 摄像机遥控装置及连接记录247

16.4.4 环境适应性与报警系统247

附录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