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学习参考资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3094·246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11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学习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对于和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1
1.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讨论会(第1页)1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1
2.科学规律(第1页)2
3.政治经济学规律(第1页)2
4.自然科学规律(第2页)3
5.经济规律(第3页)3
6.有人引证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引证他的这样一个公式: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人们将获得支配自己生产资料的权力;他们将摆脱社会经济关系的压迫而获得自由,成为自己社会生活的“主人”(第3页)4
7.恩格斯把这种自由叫作“被认识了的必然性”(第3页)5
8.生产资料(第3页)5
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第5页)6
10.国民经济(第5页)7
11.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第5页)7
12.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第5页)8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8
13.商品、商品生产(第7页)9
14.“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第7页)10
15.在十九世纪末叶,——这样的国家只有一个,这就是英国(第8页)12
16.对外贸易(第8页)12
17.对外贸易在英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极为巨大的(第8页)13
18.中小私有生产者阶级(第9页)14
19.某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另一种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第9页)14
20.列宁——关于“粮食税”的几篇著作(第10页)16
21.列宁——有名的“合作社计划”(第10页)16
22.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第10页)17
23.集体农庄(第10页)18
24.商品流通、商业(第10页)19
25.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第10页)20
26.劳动力作为商品(第11页)20
27.雇佣劳动制度(第11页)22
28.商品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老。它在奴隶制度下存在过,并且替奴隶制度服务过,然而并没有引导到资本主义。它在封建制度下存在过,并且替封建制度服务过,可是,虽然它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了若干条件,却没有引导到资本主义(第11页)23
29.大约三十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第12页)25
31.经济范畴(第13页)26
30.货币经济(第13页)26
32.剩余价值、资本、资本利润、平均利润率(第13页)27
33.我国的商品生产是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根本不同的(第13页)32
34.“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第13页)33
35.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承认交给社会用于扩大生产、兴办教育和保健事业、支付管理费、建立后备物资等等的劳动,是与用来满足工人阶级消费需要的劳动同样必要的(第14页)34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34
36.价值规律(第14页)35
37.商品交换(第14页)37
38.经济核算、成本(第15页)38
39.价值规律——这是很好的实践的学校(第15页)39
40.价格政策(第15页)39
41.比价(第15页)40
42.世界市场价格(第16页)40
43.在我国的经济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第16页)41
44.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第17页)41
45.交换关系调节者——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相互关系的调节者、各个不同生产部门劳动分配的调节者(第17页)42
48.不把生产资料的生产放在首要地位,就不能使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第18页)43
47.重工业、轻工业(第17页)43
46.价值连同它的各种形式(第17页)43
49.赢利、高级赢利形式(第18页)44
四、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问题以及关于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别的问题44
50.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提出的大家知道的问题(第19页)45
51.信贷制度(第19页)46
52.当然,这不是说,城市和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第20页)48
54.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竞赛(第21页)49
五、关于统一的世界市场的瓦解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危机加深的问题49
53.关于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问题,——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提出的大家知道的问题(第20页)49
55.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第23页)51
56.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第23页)52
57.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由这种危机产生的(第23页)52
58.“马歇尔计划”体系(第23页)53
59.经济封锁(第23页)54
60.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相对稳定的论点(第24页)54
61.列宁在1916年春天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的论点(第24页)55
六、关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战争不可避免的问题55
6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值得注意的是,帮助德国在经济上站立起来并提高它的军事经济潜力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英国和美国(第27页)56
63.列宁关于帝国主义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战争的论点(第27—28页)57
6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运动(第28页)58
七、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58
65.基本经济规律(第28页)59
66.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29页)60
67.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广阔的作用范围,它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方面发生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不仅不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利润的基础,甚至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第29页)61
68.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第29页)63
69.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第29页)64
70.资本有机构成(第29页)64
71.平均利润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高而有下降的趋势(第29页)65
72.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第29页)66
73.国民经济军事化(第30页)66
74.垄断资本主义(第30页)67
75.平均利润是最低限度的赢利,再低下去,资本主义生产就会成为不可能了(第30页)68
76.超额利润(第30页)69
77.殖民地、附属国(第30页)69
78.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31页)70
八、其他问题71
80.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只是在具有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所要实现的任务时,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第32页)71
79.国民经济计划化(第31页)71
81.非经济的强制(第32页)72
82.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第32页)73
83.苏联宪法(第32页)73
84.卢布、金卢布(第33页)73
85.垄断组织(第33页)74
86.国家机关服从于垄断组织(第33页)74
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75
88.国民收入(第34页)75
87.失业工人后备军(第34页)75
89.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第38页)77
90.在法国,资产阶级就曾经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大家知道的规律来反对封建制度(第38页)78
91.生产力、生产关系(第40页)80
92.抵押(第41页)80
93.连银行也是这样,它们失去自己旧的职能并取得了新的职能,同时保持着旧的形式而为社会生义制度所利用(第42页)81
94.生产工具的生产,——马克思把这叫做“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其总和可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这个系统组成“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突出特征”(第42—43页)82
关于尔·德·雅罗申柯同志的错误一雅罗申柯同志的主要错误83
95.价值规律是影响农业原料价格的形成的(第43页)83
96.生产力组织的科学理论(第47页)85
97.波格丹诺夫的“普遍组织科学”(第50页)86
98.生产工艺学(第51页)86
99.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第51页)87
100.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第51页)88
101.列宁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攻汉加全国电气化”(第52页)89
102.综合技术教育(第54页)90
103.实际工资(第55页)91
二雅罗申柯同志的其他错误92
104.劳动将在社会成员心目中,从累赘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语), “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恩格斯语) (第55页)92
105.社会形态(第56页)93
106.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第56页)93
107.列宁——在对布哈林的小册子《过渡时期的经济》所作的评注中说,……在这里,布哈林是“比恩格斯倒退了一步”(第56页)95
108.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的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关系的规律(第56)96
109.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第56页、第61页)96
110.布哈林说过,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政治经济学也必定消灭。雅罗申柯同志没有这样说,——事实上,他所做的正是布哈林所鼓吹而为列宁所反对的事情(第57页)97
112.“我们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东西,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61页)98
111.“劳动本身只有在为资本创造利润或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是生产的。如果工人不创造这种东西,他的劳动就是非生产的”(第61页)98
113.预付资本(第61页)99
114.“工人本身就象他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确实表现的那样,只是生产资料,而不是目的本身,也不是生产的目的。”(第61页)99
115.简单再生产(第63页)100
116.马克思在其中规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之间的一定比例关系的简单再生产理论(第63页)100
117.雅罗申柯同志说:“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是由马克思的第一部类的V+M和第二部类的C这个公式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述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发展中的相互联系是不应当存在的。”(第63页)103
118.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第64页)104
119.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注(第65页)106
120.列宁承认,马克思关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比例关系的公式,——不论对于社会主义或“纯粹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二阶段,都是有效的(第65页)107
12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时,是从他的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的(第65页)107
122.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社会体系”和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时,也是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的(第65—66页)108
答阿·符·萨宁娜和符·格·温什尔两同志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108
123.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第70页)109
二、关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水平的办法问题109
124.转归国家所有,这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最好的国有化形式,而是原始的国有化形式,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关于这点所正确说过的那样(第70—71页)110
125.国家一定消亡,而社会是一定留存下来的。因此,作为全民财产的继承者的,已经不是将要消亡的国家,而是以中央经济领导机构为代表的社会本身(第71页)111
126.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里批评杜林主张的在商品流通条件下活动的“经济公社”时,确凿证明商品流通的存在必然会使杜林的所谓“经济公社”走向复活资本主义的地步(第74页)112
热门推荐
- 372117.html
- 290144.html
- 3607416.html
- 1875588.html
- 1779591.html
- 711533.html
- 853879.html
- 3767861.html
- 2486522.html
- 792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3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5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8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9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7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2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