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
  • 吴为善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1009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结构-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要点2

一、构式语法的理论渊源2

二、Goldberg的构式语法3

第二节 构式研究综述及其示例6

一、汉语构式研究综述7

二、典型研究范式示例8

第二章 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24

第一节 词语复合模式及其整合等级25

一、述宾两字组V+N的整合度分析25

二、黏合定中N双+N双的整合度分析33

第二节 框架标记构式及其整合等级44

一、“没X没Y”构式解析45

二、“X前X后”构式解析53

三、框架标记与构式语模61

第三章 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66

第一节 核心谓词的扩展承继67

一、“NP+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67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72

第二节 组配构件的扩展承继77

一、“一M比一M+VP”构式解析77

二、“V1一量V2一量”构式解析83

第三节 整体构式的扩展承继87

一、“A不到哪里去”构式解析88

二、“能性否定+疑问代词”构式解析93

第四章 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104

第一节 实体、事件、时段的数量同构105

一、NP(受)+VP(t)+QM的多义性及其类推效应106

二、NP(受)+VP(t)+QM的同构性及其句法解释109

三、同类构式及其同构演绎112

第二节 黏合定中NN、NV的称谓同构114

一、NV结构的来源与自主动因116

二、NV结构的属性与构式赋义119

三、NV结构的指称性与整合性122

第三节 述补VR黏合两字组的虚实同构124

一、鉴别依据与考察范围125

二、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127

三、考察结论与同构多义136

第五章 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137

第一节 主观量评价表述138

一、“A不到哪里去”构式解析139

二、“NP(受)+VP(t)+QM”构式解析144

第二节 感受性评价表述147

一、“NP+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148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150

第三节 消极义评价表述154

一、“爱V不V”构式解析155

二、“V1一量V2一量”构式解析159

第六章 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162

第一节 反预期心理表达式的语用驱动163

一、语义三角与语用三角163

二、言语行为与心理预期165

三、反预期表达式的类型166

第二节 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168

一、“都NP了”构式与语义等级序列169

二、否定性“连”字句与语义等级序列173

三、量级模型配置与语篇整合效应177

第三节 [±积极]语义特征的心理解读180

一、词类功能转化:“形容词使动”的功能漂移181

二、语用心理分化:“看你A的”的语用驱动184

三、考察结论:同类现象的思考与解释187

第七章 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189

第一节 多义范畴衍生与构式变异190

一、“有”的语义原型及其语义分化190

二、构式变异动因及其整合效应192

第二节 韵律框架变形与构式变异194

一、整合框架的特征分析196

二、复合化及其整合效应199

第三节 语境特征消长与构式变异203

一、量级序列缺失与“一M比一M+VP”构式204

二、致使因凸显与“NP(受)+VR+NP(施)”构式207

第八章 结语和思考211

第一节 专著主要结论及其考察范围211

一、专著的主要结论211

二、专著的考察范围214

第二节 本课题后续研究的基本思路216

一、语用驱动的理据探索216

二、语义结构的理据探索217

三、句法形式的理据探索219

基础文献221

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