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图像文华史 宋代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韩丛耀主编;邵晓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 ISBN:97875179049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图象-文化史-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图像文华史 宋代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章 宋代绘画的图像诠释379
第一节 《清明上河图》的图像诠释380
第二节 《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诠释384
一、《韩熙载夜宴图》构图设计的逻辑问题384
二、《韩熙载夜宴图》构图设计的用意385
三、《韩熙载夜宴图》创作者的深层目的390
四、《韩熙载夜宴图》的文本叙事传播特色394
五、《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考394
六、《韩熙载夜宴图》真是谍报图吗?402
第三节 《芙蓉锦鸡图》的图像诠释404
第四节 《写经罗汉图》的图像诠释410
一、宋代罗汉画兴盛的背景与《写经罗汉图》的内涵及成就410
二、《写经罗汉图》的深层问题:是否为光孝寺旧藏414
第五节 《梅花喜神谱》的图像诠释418
第六节 《平江图》的图像诠释426
一、《平江图》刻制的时代及其主持者考426
二、《平江图》与南宋经济发展427
三、《平江图》与当地的军政思想429
四、《平江图》与南宋的宗教思想430
五、《平江图》与宋人的生态环境观430
第七节 《中兴四将图》的图像诠释432
一、由《中兴四将图》的人选、排序所折射的政治思想432
二、由《中兴四将图》折射出的教化思想438
第八节 《西园雅集图》的图像诠释440
一、以《西园雅集图》为例看中国古代的雅集440
二、《西园雅集图》与宋代文人的精神家园443
三、马远《西园雅集图》与宋代文人园林444
第九节 《十王图》的图像诠释446
一、“地狱变相”说在中国的演变446
二、“十王”信仰在中国的发展448
三、“十王”的宣教图像449
四、《十王图》的图式451
小结457
第九章 宋代图像文化特色分析459
第一节 院画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460
一、宋代院画图像的形成机制460
二、宋代院画图像的文化效应475
第二节 文人画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478
一、宋代文人画图像的形成机制478
二、宋代文人画图像的文化效应482
第三节 宗教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490
一、宋代宗教图像的形成机制490
二、宋代宗教图像的文化效应492
第四节 金石学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516
一、三本宋代金石学著作516
二、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制图法517
三、宋代金石学著作注解图像的模式525
四、宋代金石学图像对后世的影响526
第五节 建筑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528
一、宋代工程图像的国家教育与《营造法式》的应运而生528
二、《营造法式》中的图像模式530
三、《营造法式》图像的传播536
四、《营造法式》的版本传播538
第六节 家具图像的形成机制与文化效应540
一、宋代家具图像的形成机制540
二、宋代家具图像的社会特征544
三、宋代家具图像的传播与影响559
小结579
第十章 宋代图像的主要作者研究581
第一节 李成582
一、李成的图像实践582
二、李成的图像风格583
三、李成图像的传播584
第二节 范宽588
一、范宽的图像实践588
二、范宽的图像风格588
三、范宽图像的传播592
第三节 郭熙594
一、郭熙的图像实践594
二、郭熙的图像风格595
三、郭熙图像的传播598
第四节 苏轼600
一、苏轼的图像实践600
二、苏轼的图像风格602
三、苏轼图像的传播604
第五节 米芾、米友仁606
一、米芾、米友仁的图像实践606
二、米芾、米友仁的图像风格607
三、米芾、米友仁图像的传播610
第六节 李公麟612
一、李公麟的图像实践612
二、李公麟的图像风格613
三、李公麟图像的传播616
第七节 赵佶618
一、赵佶的图像实践618
二、赵佶的图像风格618
三、赵佶图像的传播623
第八节 李唐626
一、李唐的图像实践626
二、李唐的图像风格626
三、李唐图像的传播630
第九节 马远632
一、马远的图像实践632
二、马远的图像风格632
三、马远图像的传播638
第十节 李嵩640
一、李嵩的图像实践640
二、李嵩的图像风格640
三、李嵩图像的传播650
小结651
结束语652
参考文献670
致谢678
热门推荐
- 1568995.html
- 386608.html
- 3159661.html
- 2311620.html
- 1169890.html
- 1930820.html
- 1479826.html
- 886911.html
- 2080343.html
- 1439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1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3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1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