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
  • 司玉琢主编;冯闻军等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54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7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95页
  • 主题词:海商法(学科: 立法 学科: 研究) 海洋法(学科: 立法 学科: 研究) 海商法 立法 海洋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服务贸易与我国航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1

第一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我国航运管理法律体制的研究1

第一节 国际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现状及特点1

一、国际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现状1

一、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立法现状 413

二、国际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特点7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的影响9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与航运管理体制立法有关的原则10

二、我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海运服务谈判中的承诺12

一、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现状13

第三节 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二、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14

第四节 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框架16

一、航运管理机构的设置16

二、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18

三、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9

四、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的立法体系建设24

第五节 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体制立法24

一、水路运输辅助业的概念与业务范围24

二、水路运输辅助业发展的历史沿革25

三、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立法现状28

四、《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立法建议案》及说明30

第六节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立法体制的研究33

一、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立法体制的研究意义34

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立法体制的现状和特点37

三、我国现行立法的主要缺陷45

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立法体制对策及建议52

第七节 船舶管理企业管理体制立法55

一、船舶管理企业的概念和业务范围55

二、国外船舶管理公司的发展及管理立法现状56

三、我国船舶管理企业的发展及制定管理立法的必要性61

四、我国船舶管理企业管理立法建议62

五、我国《船舶管理企业管理规定》建议案67

六、国内立法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差距69

一、水路运输业的概念和范畴70

第八节 水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立法70

二、我国水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立法现状71

三、我国水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立法建议案及说明71

第二章 航运竞争立法77

第一节 航运竞争法概论78

一、航运竞争法的立法必要性78

三、航运竞争法的调整对象80

二、航运竞争法的立法目的80

五、航运竞争法的法律体系81

四、航运竞争法的适用范围81

第二节 航运市场的特点及制定航运竞争法的原则83

一、航运业成本分析83

二、航运市场的供求分析85

三、制定航运竞争法的原则88

第三节 欧盟、美国航运竞争法的分析及启示91

一、欧盟航运竞争法91

二、美国航运竞争法94

一、反市场垄断96

第四节 反限制航运竞争及其豁免96

二、豁免(EXEMPTION)104

三、反行政垄断112

第五节 反不正当航运竞争115

一、《航运竞争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115

二、航运市场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及规制116

第六节 航运竞争法的其他问题118

一、航运竞争法的执行机关118

二、航运竞争法的相关程序119

第三章 港口国监控(PSC)120

第一节 PSC概述120

一、PSC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20

二、PSC的法律性质123

第二节 PSC的起因与发展125

一、PSC的起因125

二、PSC的发展126

三、PSC的发展趋势130

第三节 我国PSC的现状及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0

一、我国PSC的历史与现状130

二、通过立法完善我国PSC的必要性研究130

三、通过立法完善我国PSC的可行性134

第四节 我国PSC立法的理论和法律原则134

一、港口国监控立法的名称134

二、《PSC特别规定》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法律属性135

三、《PSC特别规定》的立法理论136

四、《PSC特别规定》的基本理论138

五、我国《PSC特别规定》的法律原则140

第五节 《PSC特别规定》的主要内容的立法策略142

一、《PSC特别规定》的法律结构142

二、《PSC特别规定》的主要内容的立法策略143

第二篇 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158

第四章 21世纪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158

第一节 21世纪是海洋世纪159

一、陆地资源日益减少,发展空间日益狭窄,而海底矿产资源极其丰富159

二、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足以进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159

三、国际海底采矿的商业价值160

第二节 国际立法和有关国内立法对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定161

一、国际海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61

三、有关国际海底区域采矿制度的国内立法及小型条约162

二、《公约》第十一部分的主要内容162

四、《执行协定》的产生和主要内容163

五、我国的立法状况164

第三节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立法、小型条约及我国有关立法存在的问题164

一、《公约》与《执行协定》的关系164

二、《执行协定》存在的问题165

三、《公约》第十一部分存在的问题170

四、国际海底采矿制度的国内立法及小型条约的效力问题171

五、我国海洋立法存在的问题172

第四节 21世纪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国际立法趋势172

一、《公约》第十一部分和《执行协定》的修正和完善173

二、与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关的规则、规章和程序的制定178

三、有关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多边条约、双边条约的签订182

四、国际海底采矿国国内立法的修改、完善和制定182

第五节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182

一、《公约》第十一部分和《执行协定》的修正和完善与我国对策184

二、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则、规章和程序制定与我国对策187

三、相应的双边、多边条约的签订189

四、加强我国国内立法,健全海洋法体系189

第五章 21世纪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及保护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192

第一节 21世纪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趋势192

一、油、气开发重心的转移194

二、老油田大量采用新技术195

三、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196

第二节 21世纪海洋油、气开发趋势引发的法律问题197

一、“区域”油气勘探的法律问题197

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污染问题199

三、大陆架划界问题200

第三节 21世纪海洋油、气开发和保护国际立法趋势202

一、关于国际海底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立法趋势202

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污染的国际立法趋势204

三、关于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国际立法趋势208

第四节 我国对有关国际立法趋势的对策209

一、对于公海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立法趋势的对策210

二、我国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污染公约的对策210

三、针对大陆架划界国际立法趋势的对策211

四、我国国内立法的补充和完善也应作为对策的一个重要部分212

第五节 立法建议案216

第六章 21世纪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220

第一节 有关船舶油污的立法现状、趋势、特点及我国对策220

一、船舶油污立法的现状221

二、船舶油污国际立法的特点226

三、船舶油污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229

四、我国船舶油污立法的对策233

五、我国船舶油污立法的建议及具体措施的说明235

六、关于建立我国沿海运输油污损害责任制度的建议(附建议案)248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运输油污损害民事责任[法、条例、若干规定]253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油污责任基金[法、条例、若干规定]256

一、有关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立法状况257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立法现状、特点及我国对策257

二、21世纪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立法的特点259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260

第三节 清除废弃海上装置及构造物的国际立法及我国对策研究262

一、国内外立法现状262

二、清除废弃海上装置及构造物有关法律的发展趋势265

三、我国对策及立法建议267

附录1: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Removal of Off shore In-stallations and Structure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l and in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IMO MSC/Circ.490,An-nex,4 May 1998)268

附录2:CONVENTION ON CONTINENTAL SHELF DONEAT GENEVA,ON 29 APRIL 1958(节选)271

附录3:《1972年伦敦倾废公约》(节选)271

附录4:《1982年海洋法公约》(节选)272

附录5:1992 OSPAR COVENTION(节选)272

附录7:中国海上设施统计表273

附录6: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offshore installations(1997)273

一、海洋倾废的概念275

第四节 21世纪海洋倾废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275

二、海洋倾废的分类278

三、海洋倾废立法的历史发展278

四、海洋倾废国际立法趋势280

五、完善和加强我国海洋倾废立法与司法的构想及对策282

第三篇 海商法律制度研究285

第七章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285

第一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发展现状285

一、有关的国际公约286

二、有关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国外立法289

第二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发展趋势及特点291

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的趋势291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的必要性294

三、国际海事委员会为实现统一所作的努力295

四、国际社会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的不同观点296

第三节 我国有关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立法298

第四节国际公约和若干国家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和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比较299

一、适用范围299

二、运输合同的效力301

三、重要的定义302

四、承运人的责任304

五、托运人的责任309

六、运输单证310

七、索赔和诉讼312

八、关于多式联运的特殊规定316

第五节 完善我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建议319

一、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320

二、托运人321

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形式322

四、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强制约束力问题322

五、迟延交付323

六、承运人免责324

八、货物实际价值的确定325

九、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325

七、舱面货325

十、危险货物运输问题326

十一、提单中的不知条款326

十二、货物留置权问题326

十三、合同的解除327

附录1:各主要国家参加三个国际公约概况328

附录2:三个国际公约主要内容比较332

第八章 国际海上旅客运输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338

一、海上旅客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基础问题338

二、海上旅客运输人身伤亡的第三方强制责任保险341

三、有关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的问题344

第一节 国际海上保险立法的现状346

第九章 海上保险法的国际立法趋势、特点及我国对策研究346

一、国际海上保险法律规定的差异346

二、国际上没有一个适用于海上保险的国际公约347

三、英国海上保险法和保单在国际海上保险领域起着重要作用348

四、对MIA 1906年的评价349

第二节 国际海上保险立法的趋势349

一、国际海上保险立法的日趋统一化趋势350

二、海上保险法所规范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351

三、国际海上保险立法中责任保险有强化并强制化趋势351

四、海上保险立法有更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趋势353

五、海上保险立法中的责任保险与非责任保险有划定界限的趋势354

第三节 海上保险立法的国际统一化趋势研究及我国对策355

一、海上保险立法国际统一化问题的现状分析355

二、海上保险单呈现统一的趋势355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357

第四节 海上保险法所调整的范围呈扩大趋势360

一、共同海损制度360

二、船东保赔协会制度361

第五节国际海上保险立法中责任保险的强化并强制化趋势研究及我国对策363

一、海上保险中的第三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363

二、海上旅客人身伤亡的第三方强制责任保险364

三、有关油污损害及沉船打捞的强制保险366

四、我国的对策367

一、海上保险中的保证制度369

第六节 海上保险立法更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369

二、海上货物保险中的保险利益372

第四篇 海事法律制度研究382

第十章 21世纪海事法立法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之研究382

第一节 船舶碰撞法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382

一、船舶碰撞法的立法现状382

二、船舶碰撞法的立法特点和发展趋势384

三、我国在船舶碰撞立法上应采取的对策388

四、关于我国船舶碰撞法的立法建议389

附录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391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394

第二节 海难救助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395

一、海难救助立法的现状395

二、海难救助法的立法特点和发展趋势397

三、我国海难救助的立法对策400

四、对我国海难救助立法的立法建议401

第三节 共同海损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406

一、共同海损立法的现状406

二、国际共同海损法律制度的立法特点和发展趋势408

三、我国共同海损立法的对策411

四、关于我国共同海损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412

第四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413

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制度的立法特点和发展趋势415

三、我国的立法对策418

一、关于沉船沉物强制打捞的国际立法现状420

第十一章 21世纪沉船、沉物打捞立法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420

第一节 沉船沉物强制打捞立法现状420

二、国外有关现行强制清除残骸问题的立法421

三、我国目前关于沉船、沉物强制性打捞立法现状425

第二节 21世纪沉船、沉物强制打捞立法发展趋势426

一、21世纪沉船、沉物强制打捞立法将出现统一性和明确性的特点427

二、沉船、沉物范围有扩大趋势427

三、“危险”的范围扩大,同时在确定是否有“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有增加的趋势428

四、沉船船舶所有人责任有加重的趋势428

五、沉船所有人有权享受残骸清除赔偿责任限制的趋势429

六、船舶所有人对其符合要求的船舶需进行强制保险或持有其他财务担保的趋势及索赔人直接对保险人或其他提供财务担保人起诉的趋势429

第三节 我国有关沉船、沉物立法对策的研究431

八、对有关强制清除残骸争议实行专属管辖和较长的诉讼时效予以保护的趋势431

七、强制清除残骸的国家或有关当局因重大过失造成残骸利益的损害应予赔偿的趋势431

一、在原有法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订432

二、对“沉船、沉物”范围加以界定432

三、明确负有义务打捞清除沉船沉物的责任主体433

四、明确沉船沉物强制打捞的概念及与救助性打捞的区别433

五、要求沉船沉物打捞责任人对其船舶进行强制保险或提供其他财务担保,并规定直接诉讼制度435

第四节 强制保险制度442

一、强制保险制度的理论框架442

二、清除残骸强制保险合同449

第五节 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设立与运作453

一、沉船沉物强制保险制度与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比较453

三、沉船沉物强制打捞费用补偿基金的征集455

二、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设立455

四、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使用458

五、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补偿461

六、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内部管理461

七、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性质和作用462

八、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主体资格465

九、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的求偿权467

十、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对于打捞所得所享有的权利469

十一、沉船沉物所有人或经营人申请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470

十二、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与其他赔偿机制的冲突及解决471

十四、“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管理办法”建议案472

附录: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管理办法(建议案)472

十三、向沉船沉物强制打捞基金提出使用申请的时效472

第十二章 21世纪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之研究475

第一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与船舶的关系475

一、移动式钻井装置的种类475

二、移动式钻井平台与船舶的关系477

第二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法律制度的建立及发展趋势478

一、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独立法律制度的建立478

二、21世纪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有关立法的发展趋势481

三、对其他几种观点的分析和讨论481

第三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482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概述482

二、移动式钻井平台作业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483

一、实行特殊扣押制度的原因485

第四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扣押制度485

二、移动式钻井平台扣押模式探讨487

第五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碰撞法律制度487

一、碰撞法律对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适用487

二、移动式钻井平台的避碰规则489

三、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碰撞过失的确定491

四、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与石油作业船舶的碰撞491

第六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救助法律制度493

一、建立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独特救助制度的原因493

二、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救助制度的内容494

第七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496

一、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496

二、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赔偿责任限额的计算办法497

三、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赔偿责任限额的调整500

第八节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500

一、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赔偿立法现状501

二、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赔偿原则501

三、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赔偿的计算基础502

四、海上钻井平台油污赔偿的责任限额504

五、海上钻井平台油污责任的强制保险504

第九节 沿海国对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管辖权505

一、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505

二、行政管辖权507

第十节 立法建议508

一、移动式钻井平台立法的基本原则509

二、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立法模式设想510

第五篇 船员法律制度研究511

第十三章 船员法之基本法律制度研究511

第一节 船员法的立法现状511

一、国际船员立法概况511

二、国外的船员立法现状515

三、船员法的立法趋势517

第二节 我国船员立法现状518

一、调整船员关系的法律规范518

二、我国船员立法滞后,同国际立法趋势及国内航运业的发展519

不相适应519

三、我国应尽快制定船员法520

第三节 我国船员立法的具体对策521

一、开展理论研究,澄清船员法的诸种理论问题521

二、中国船员法模式构想531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法(建议案)》532

第十四章 船员劳动合同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548

第一节 船员劳动合同的有关概念548

一、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548

二、船员劳动关系和船员劳动合同552

三、船员劳动法律关系和船员劳动合同法律关系555

第二节 船员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界定556

一、概述556

二、船员的界定557

三、船舶的界定566

第三节 船员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572

一、船员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方法572

二、船员劳动力的所有者——船员577

三、船员劳动力的使用者——船舶所有人等577

四、船员劳动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580

第四节 船员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583

一、船员劳动合同的订立583

二、船员劳动合同的变更592

三、船员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593

第五节 政府对船员劳动就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597

一、政府对船员劳动就业的监督597

二、政府应对船员劳动就业实施的其他管理和服务599

三、机构问题605

第六篇 海事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研究607

第十五章 21世纪海事诉讼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之研究607

第一节 海事诉讼的国际立法现状和趋势607

一、当事人主义“职权化”,职权主义“当事人化”,显示了两大诉讼模式间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以完善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趋势608

二、对物诉讼制度在海事诉讼中仍占有重要地位612

三、提高海事诉讼效率,在成本与效率这对经济范畴被引入诉讼616

程序的设计研究中的今天,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616

第二节 我国海事诉讼立法的现状61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17

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海事诉讼方面的规定61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619

一、海事法院的职权仍然较为广泛和强硬622

第三节 我国海事诉讼法律制度和国际海事诉讼的比较622

二、海事请求保全制度尚未最大限度地保护海事请求人的合法利益623

三、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缺陷624

四、海事法院体制不尽合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625

第四节 完善我国海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626

一、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海事诉讼模式626

二、设置海事审判庭的构想627

第十六章 21世纪海事仲裁制度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对策研究629

第一节 海事仲裁的发展与现状629

一、海事仲裁在20世纪的发展629

二、海事仲裁的立法现状630

一、国际海事仲裁制度统一化的总趋势631

第二节 海事仲裁制度国际发展趋势研究631

三、海事仲裁面临的困境631

二、海事仲裁制度的具体发展趋势633

第三节 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现状652

第四节 完善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的建议654

一、扩大我国海事仲裁机构的设置654

二、关于我国海事仲裁立法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标准655

三、关于我国海事仲裁立法赋予当事人的自主权657

四、关于完善我国海事仲裁制度防拖延机制的建议659

五、关于我国海事仲裁制度对于海事请求保全的规定662

六、关于法院对海事仲裁裁决的审查监督的规定665

参考文献6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