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教程 1840-1949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教程 1840-1949 下
  • 董守义,马尚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694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教程 1840-1949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社会动荡1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

一 北洋派系的分化与皖系统治的确立1

二 皖系的亲日外交和独裁统治3

三 孙中山的第一次护法运动5

四 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新变化8

第二节 五四运动12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2

二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7

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

四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21

第三节 五四运动后的思想文化26

一 新思潮的传入与争鸣26

二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33

三 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成就与争论41

一 直皖战争与皖系衰败49

第四节 北洋军阀间的混战49

二 粤桂战争与西南军阀混战51

三 第一次直奉战争53

四 “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55

五 第二次直奉大战与北京政变58

六 战后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经济60

七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64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70

第七章 国民革命70

二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73

三 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75

四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79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展开81

一 国共合作的酝酿81

二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5

三 革命力量的发展88

四 国民会议运动与孙中山北上91

五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94

六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97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102

一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102

二 北伐战争前夕的国内形势107

三 北伐的胜利进军110

四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117

五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122

六 东北易帜与北洋军阀统治结束132

第八章 十年较量135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的开始与派系纷争135

一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35

二 国民党内部的纷争141

三 中间派别的活动14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50

一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50

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56

三 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158

四 土地革命的开展与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60

第三节 局部抗战与国民党的“安内攘外”政策164

一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64

二 中国人民的前六年抗战168

三 “安内攘外”政策与抗日反蒋斗争175

四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179

五 国民党的大规模“围剿”与红军长征的胜利184

第四节 十年间的中外关系190

一 国民政府初期的软弱外交190

二 中苏关系的恶化193

三 对日关系的长期妥协195

四 国际关系的初步改善198

第五节 三足鼎立的经济与文化200

一 国统区的财政经济200

二 日本对东北及华北的经济侵略208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210

四 国统区的思想文化213

五 日本在东北的殖民地奴化教育221

六 革命根据地的文化225

第六节 两个政权对立状态的缓和225

一 华北事变与国民党对日态度的转变225

二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确定227

三 西安事变与全国内战的基本停止230

第九章 民族抗争236

第一节 抗日战争全面展开236

一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236

二 正面战场的抵抗241

三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246

三 敌后战场的开辟247

四 海内外民众的抗日斗争251

第二节 相持阶段前期的抗战254

一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分化与倒退254

二 敌后战场作用的增强258

四 坚持团结抗战与争取民主的斗争268

第三节 相持阶段后期的抗战275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275

二 解放区军民的艰苦抗战279

三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284

一 大起大落的中苏关系286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286

二 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289

三 明打暗谈的中日关系293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经济与文化296

一 国统区的经济与文化296

二 沦陷区的经济与文化310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与文化313

第六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321

一 抗战后期的对日作战321

二 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325

三 两种命运决战的酝酿327

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329

第十章 命运决战33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334

一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334

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方针338

三 新的民主党派的建立及其政治主张340

四 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344

五 东北根据地的建立与解放区自卫战争的准备351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355

一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355

二 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战略思想与基本方针356

三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358

四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359

五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危机361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366

一 三路大军逐鹿中原366

二 土改、整党、整军和新行动纲领的提出369

三 国民党“总体战”与美帝侵华新阴谋373

四 召开新政协的动议380

五 解放区的政权建设382

第四节 内战时期的中外关系384

一 中美关系的疏远384

二 中苏关系的“转轨”386

第五节 经济和文化的革故鼎新388

一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与文化教育的衰败388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391

三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科学的发展397

四 第三条道路的破产与自由主义的终结399

第六节 新中国的诞生402

一 伟大的战略决战402

二 中国共产党革命方针与政策的转变408

三 渡江战役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410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12

后记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