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文化的方向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寇清杰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3846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文化的方向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1
二、问题并未真正解决7
三、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0
第一章 中西文化碰撞与论争的回省15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西学中源”说15
第二节 全盘排拒西学闭关锁国论20
第三节 不绝如缕的“中体西用”论27
第四节 “西化”与“全盘西化”思潮32
第五节 走融合中西、“综合创新”之路39
第二章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44
第一节 在两种文化相较中见短长46
一、“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49
二、“新旧之间绝不可调和两存”55
第二节 抓住反封建文化的大题目61
一、孔子之道不适于现代生活,必须坚决排斥64
二、批孔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70
第三节 角色转换与中西文化观的变化77
一、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78
二、陈独秀中西文化观的缺陷86
本章小结89
第三章 李大钊对中西文化的辩证态度91
第一节 吸收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92
一、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分析批判93
二、在对国民性的剖析中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98
三、从熔铸国民新精神的目的出发,对中西文化的分析与评价102
第二节 李大钊的孔子儒学观114
一、对孔子和儒学的认识发展过程115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待孔子及其思想119
三、期待孔子儒学之“日新”和“再造”126
第三节 呼唤灵肉一致的社会主义新文化128
一、寻找“第三”新文明128
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由之路134
本章小结137
第四章 瞿秋白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139
第一节 从“东方稚儿”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41
第二节 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147
一、科学界定“文化”概念,深刻分析“东方文化”147
二、辨析东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正确对待文化遗产152
三、在“科玄论战”中的基本立场155
第三节 走向新文化之路159
一、文明发展的三阶段说160
二、社会主义“艺术文明”的美好理想163
本章小结166
第五章 杨明斋与《评中西文化观》168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169
第二节 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173
第三节 对西方文化“比较”和“采择”的态度180
本章小结185
第六章 郭沫若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吸纳和扬弃187
第一节 “五四”时期独树一帜188
一、旗帜鲜明地“尊孔崇儒”189
二、寻找固有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的“契合”、“相通”之处195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99
第三节 开辟中西文化融合之路的努力206
本章小结209
第七章 范文澜、侯外庐、杜国庠与传统文化210
第一节 范文澜对传统文化的梳理和评价212
一、用马列主义的尺度,估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212
二、首次用马克思主义清算经学215
第二节 侯外庐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218
第三节 杜国庠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主义态度221
一、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评价221
二、对唯心主义哲学史观和复古主义的批判225
第四节 侯外庐、杜国庠对中国古代思想成果的整理和继承231
本章小结233
第八章 新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方向235
第一节 胡绳、艾思奇与新启蒙运动236
一、新启蒙运动的简单回顾236
二、胡绳对新启蒙运动的论证239
三、艾思奇对新启蒙运动的理论贡献241
第二节 胡绳对中西文化的态度243
一、胡绳对复古主义的批判243
二、西方文化危机和中西文化的关系250
三、新文化的方向和途径256
第三节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与严肃的科学的态度的阐发261
一、坚持“真正的批判”的态度261
二、利用旧形式和文艺大众化26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267
第四节 张岱年“创造的综合”的文化主张271
一、唯物辩证地对待文化271
二、中国的文化是什么?275
三、“创造的综合”的文化主张278
四、未来社会主义新文化之创造284
本章小结288
第九章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战略理论290
第一节 青年毛泽东的文化继承与文化批判291
一、传统文化的陶冶和时代大潮的洗礼291
二、中西文化之比较296
三、对“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批判30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战略理论的形成及意义306
一、探索新文化建设之路306
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战略理论3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321
一、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322
二、毛泽东的孔子儒学观325
本章小结331
第十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的总结与反思334
一、总结“古今中西”之争,回答“中国向何处去”335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的特点335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337
三、都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批判继承338
四、在对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中逐渐走向成熟342
五、受政治气候和革命形势的影响较大344
第二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的不足346
一、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问题346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形式主义及其影响34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教条主义350
四、马克思主义者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偏差352
第三节 建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心态354
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354
二、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357
参考书目361
后记364
热门推荐
- 2827790.html
- 1220629.html
- 2499426.html
- 1526670.html
- 878072.html
- 2308887.html
- 1988713.html
- 3411549.html
- 863594.html
- 3336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5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3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9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3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