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郭子光伤寒临证精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泳主编;陈建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510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郭子光伤寒临证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经典通大道 临证知真谛”——写在卷首的话1
第一部分 医事传略3
一、业医简史3
二、主要贡献4
(一)童年砥砺,终身受益5
(二)根基牢实,严谨治学6
(三)继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8
(四)结语14
第二部分 郭子光论伤寒15
第一讲 张仲景其人其书15
一、张仲景生平简介15
二、《伤寒论》的演变16
三、现行的几种伤寒版本18
四、《伤寒论》与日本汉方医学20
第二讲 源流并重论伤寒21
一、《伤寒论》发展的历史沿革23
(一)针对狭义伤寒的苦酸派与辛甘派23
(二)针对广义伤寒的宋版《伤寒论》25
(三)伤寒杂病合论27
(四)寒温统一论29
二、《伤寒论》的个体化诊疗特色31
第三讲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论述方法31
一、学术渊源——古医经家与经方家31
二、学术发展——分为三个时期33
(一)晋唐时期,为搜集、整理阶段33
(二)宋金时期,为深入研究,全面发展阶段34
(三)明清时期,为流派形成,竞相争鸣阶段34
三、论述特点——寓理于事,因事明理38
四、王叔和的功绩——再现了辨证论治规律39
第四讲 《伤寒论》的理论框架及特点40
一、方证的典型性41
二、方证的系统性43
三、方证的普遍性44
四、方证的确定性45
五、方证的不完备性46
第五讲 《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和价值47
一、把机体疾病的个性和共性结合起来48
二、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49
三、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50
四、把疾病视为一个发展过程50
第六讲 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人-症-病-证相结合52
一、仲景辨证论治包括“人-症-病-证”的完整体系52
(一)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明辨证型病机,同病异治,突出个性54
(二)辨“病”论治,大异小同,彰显共性55
二、 “人-症-病-证”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59
(一)“人-症-病-证”辨证论治体系是临床疗效的保障59
(二)“人-症-病-证”辨证论治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60
第七讲 《伤寒论》的精神实质62
一、自身津液的交流与转化63
二、亡津液的表现和类型64
三、存津液的方法与途径65
(一)自身津液调节途径66
(二)排除耗液因素途径68
(三)补充津液耗损途径69
第八讲 《伤寒论》六经病病机与传变70
一、六经病病机71
(一)太阳病机71
(二)阳明病机73
(三)少阳病机74
(四)太阴病机75
(五)少阴病机76
(六)厥阴病机76
二、六经病的传变因素78
第九讲 《伤寒论》六经证候的确定原则——《伤寒论》六经病理反应层次79
一、阴阳定量81
二、阴阳层次86
三、阴阳升降87
第十讲 《伤寒论》调节阴阳的规律88
一、调节的二相性89
二、调节的固本性90
三、调节的整体性91
第十一讲 《伤寒论》治法探讨92
一、顺势法92
二、相反法93
三、阻断法94
四、先后法95
五、试探法96
六、待期自愈法97
第十二讲 专论《伤寒论》解表法98
一、太阳病篇是论解表法的中心98
二、顺从病势、着眼整体100
三、几种解表法101
(一)单表法101
(二)表里双解法102
(三)先后法102
(四)舍弃法103
第十三讲 《伤寒论》注家之研究103
一、整理编次揭示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103
二、校刊注释是发展伤寒学说的主要形式106
三、专题阐发把仲景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109
第十四讲 伤寒注家选评——柯琴110
一、生平简介110
二、著作介绍115
三、学术成就117
(一)六经为百病立法说117
(二)阴阳总纲说118
(三)六经地面说119
(四)三阴合病说123
四、学术评议125
五、医案选析126
第十五讲 学习仲景善于继承、勇于发展的精神127
第十六讲 张仲景在康复医学方面的成就131
一、确立康复辨证原则131
二、突出药物康复法132
三、阐明大病差后的康复原则132
四、具有预防性康复思想133
五、重视饮食康复法133
第十七讲 论日本汉方医学的源流与特点134
一、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沿革135
二、日本汉方医学的学术流派138
(一)后世派138
(二)古方派139
(三)折衷派142
三、日本汉方医学的学术特点143
(一)对《伤寒论》学术渊源的认识144
(二)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解145
(三)关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缓紧诸概念146
(四)舌诊与腹诊148
(五)辨证与治法149
(六)方药与剂型150
(七)分科与人才结构150
第十八讲 深入研究仲景学说之见解151
一、仲景学说研究的范围与现况152
二、仲景学说研究的战略目标153
三、仲景学说研究的方法措施153
四、仲景学说研究的重点154
第三部分 郭子光用经方158
一、活用桂枝汤验案158
(一)产后恶风易感案158
(二)不明原因低热案160
(三)过敏性鼻炎案161
二、“随证治之”妙用桂枝汤加味方验案163
(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小儿肺炎164
(二)桂枝加附子汤治误汗亡阳案166
(三)桂枝加葛根汤治眩晕案167
三、麻杏甘石汤治高热发诊咳嗽案(疑似川崎病)169
四、小青龙汤类方治疗哮喘案172
五、巧用五苓散利水通阳治心衰案175
六、栀子豉汤治胸膈郁热案177
七、方证对应用经方,炙甘草汤治室早179
八、麻辛附子汤治病窦综合征案182
九、细辨膀胱蓄血,桃核承气汤治膀胱三角区炎案187
十、芍药甘草汤加味治肝风内动案190
(一)肠鸣音异常亢进、下血案191
(二)顽固性呃逆案193
(三)眼睑痉挛案194
十一、阳明热盛也恶寒,守法守方白虎痊195
十二、釜底抽薪,承气汤治病毒性脑炎198
十三、小柴胡汤是好方,运用得当疗效佳202
(一)往来寒热案207
(二)胸胁苦满案211
(三)口苦、咽干、目眩案(心肌炎,心衰案)214
(四)休作不时案(疟疾)216
十四、柴胡桂枝汤治虚人感冒218
十五、四逆散治肾绞痛案219
十六、理中汤中加连梅,寒温合用疗肠炎221
十七、真武汤治心房间隔缺损、心力衰竭案224
十八、薯蓣丸治血液系统疾病案226
(一)薯蓣丸中如何体现扶正227
(二)薯蓣丸如何体现祛邪227
(三)薯蓣丸如何恢复气机之升降228
十九、经方巧搭配,合方显效彰231
(一)柴胡陷胸汤治自发性气胸案231
(二)小陷胸合苇茎汤治肺癌案233
(三)小陷胸汤合葶苈红枣泻肺汤治包裹性胸腔积液案241
(四)茵陈蒿汤合枳术汤治疗急性甲肝案243
(五)化气行水是王道,经方合用疗心衰246
(六)再论少阴格阳证,《伤寒》《金匮》合方疗251
热门推荐
- 170379.html
- 3627893.html
- 501587.html
- 3045032.html
- 3257218.html
- 2625830.html
- 3830990.html
- 1958840.html
- 1910441.html
- 695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6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2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0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4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2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