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顾朝林,赵民,张京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100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省-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理论研究1
1城镇化基本理论综述2
1.1城镇化概念和定义2
1.1.1城镇化的定义2
1.1.2城镇化的本质内涵2
1.1.3中国城镇化的含义3
1.2城镇化过程及其趋势4
1.2.1两种城镇化过程4
1.2.2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镇化5
1.2.3全球化与城镇化过程6
1.2.4世界城镇化新趋势7
1.3城镇化地区与城市一区域空间形态9
1.3.1城镇化地区定义和内涵9
1.3.2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空间模式11
1.3.3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空问模式14
1.3.4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一区域空问模式17
1.3.5演化中的中国城镇化空间形态19
1.4城镇化道路和动力机制21
1.4.1城镇化的社会经济过程21
1.4.2不完全的城镇化过程22
1.4.3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3
2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框架25
2.1全球化时代的区域转型与角色重塑25
2.1.1全球城市体系构建与城市发展关键要素的变化25
2.1.2国家治理中城市一区域角色转型25
2.1.3“区域”价值的重新认识26
2.2省区的独特地位和“区域统筹”价值27
2.2.1省区的独特地位27
2.2.2省区独特的区域统筹调控能力28
2.2.3省区城镇化战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28
2.3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理论思考29
2.3.1由注重经济开发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30
2.3.2由注重解决区域内部问题转向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提升30
2.3.3由物质建设型规划转向协调型、政策性规划31
2.3.4从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有限目标型、边界清晰型规划32
2.4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33
2.4.1组织方式33
2.4.2技术流程33
2.4.3研究方法34
2.5省域城镇化战略研究核心内容34
2.5.1发展定位与战略35
2.5.2产业发展和布局35
2.5.3空间战略与组织35
2.5.4生态安全格局36
2.5.5重大设施布局36
2.5.6规划实施对策37
第二编 实证研究39
3清华大学研究方案综述40
3.1城镇化与城镇发展基础40
3.1.1人口和城镇现状40
3.1.2经济发展基础45
3.1.3城镇化支撑条件46
3.2城镇化过程与发展机制53
3.2.1城镇化发展历程54
3.2.2城镇化空间过程56
3.2.3城镇化水平差异58
3.2.4城镇化驱动因子60
3.3城镇化基本问题61
3.3.1产业发展对城镇化拉动不足61
3.3.2城镇化质量整体偏低62
3.3.3城市体系首位度偏大63
3.3.4城镇空间格局不均衡63
3.3.5小城镇发展不足63
3.3.6城镇发展普遍面临生态压力64
3.4城镇化发展战略64
3.4.1做大做强城市圈和大城市64
3.4.2扩大高教规模转化农村人口65
3.4.3逐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65
3.4.4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城镇化65
3.4.5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城镇化66
3.4.6推进农村城镇化生活方式66
3.4.7加快推进山区城镇化进程66
3.4.8应用多样化的城镇化途径66
3.5城镇发展规划67
3.5.1城镇化水平预测67
3.5.2城镇等级规模结构72
3.5.3城镇空间布局结构77
3.6推进城镇化对策措施81
3.6.1做强“武汉圈”,做优“鄂西圈”,做活“沿江带”81
3.6.2加快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82
3.6.3全方位制度创新推进农村城镇化82
3.6.4创新城镇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82
3.6.5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稳步推进城镇化82
3.6.6建立省市城镇化发展考核指标体系83
3.6.7解放思想抓紧推行城镇化示范试点83
4同济大学研究方案综述84
4.1研究设计85
4.2基础研究87
4.2.1发展条件的认识87
4.2.2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新审视89
4.2.3现时期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课题90
4.2.4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构成与演变91
4.2.5小城镇调研和发现92
4.3城镇化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95
4.3.1城镇化发展阶段与趋势95
4.3.2城镇化发展的多种情景模拟96
4.3.3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载体97
4.3.4对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再评估98
4.3.5城镇化发展目标100
4.4城镇化与城镇空间发展战略102
4.4.1省域发展战略的评估102
4.4.2基于企业分支机构拓扑关系的地级以上城镇联系强度分析103
4.4.3城镇空间战略:深化两圈一带,建设三圈两带106
4.4.4县级以上城镇发展关系107
4.4.5未来城镇体系空问格局109
4.4.6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110
5南京大学研究方案综述111
5.1核心思路与技术路线111
5.2全面视野:发展背景的宏观审视112
5.2.1形势:大国崛起、发展转型与城镇化112
5.2.2责任:多重发展对湖北的要求113
5.3多维解读:地理格局的深入剖析116
5.3.1历史地理:发展阶段的综合归纳116
5.3.2经济地理:发展水平的纵横比较119
5.3.3人文地理:制度文化的交织整合121
5.4主动战略:实践框架的理性构建122
5.4.1战略目标122
5.4.2总体战略:差异有序的主动城镇化123
5.4.3分战略一:区域战略——东、南向优先的错位竞合战略123
5.4.4分战略二:空问战略——大城市优先的城市区域战略123
5.4.5分战略三:产业战略——开放优先的比较优势战略124
5.4.6分战略四:人口战略——就业优先的人力投资战略125
5.5重点落实:支撑体系的特色规划125
5.5.1愿景:“两圈一带”展宏图125
5.5.2结构:省域城镇空间组织125
5.5.3布局:综合统筹城乡发展129
5.5.4重点:分区联合发展指引130
5.5.5时序:分期发展有序突破131
5.5.6支撑体系:理念、方式与体系规划132
5.5.7政策措施:制度创新及行动策略135
第三编 经验研究139
6韩国城镇化过程及其经验140
6.1韩国城镇化过程140
6.1.1城镇化史前阶段(1876—1947年)140
6.1.2城镇化起步阶段(1948—1960年)140
6.1.3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1961—1987年)141
6.1.4城镇化平稳发展时期(1988年至今)141
6.2韩国城镇化主要特征142
6.2.1政府主导型城镇化142
6.2.2首都圈的集中发展142
6.2.3城镇化的个性特色142
6.3韩国城镇化的机制143
6.3.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力量143
6.3.2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144
6.3.3政府与政治制度对城镇化模式的引导作用144
6.4韩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145
6.4.1人口集中的超短期性及超高密度性145
6.4.2地价暴涨及剩余分配的不平衡性145
6.4.3城市交通问题凸显145
6.4.4应急型新城市的出现146
6.5韩国城镇化经验和教训146
6.5.1通过“新村运动”应对城乡差异问题146
6.5.2通过集中发展大都市区应对区域不平衡挑战148
6.5.3通过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148
6.5.4通过弘扬地域文化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148
6.5.5通过“首尔效应”的持续放大展现城镇化的效果和问题149
6.5.6借鉴硅谷模式大田领跑亚洲高新技术产业150
6.5.7建设航空港构建仁川世界级枢纽城市150
6.5.8“后城镇化时代”的新问题151
7日本城镇化过程及其经验152
7.1日本城镇化过程152
7.1.1战前的城镇化152
7.1.2战后重建时期城镇化152
7.1.3 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与城镇化伴生期153
7.1.4 20世纪70年代:三大都市圈发展154
7.2日本城镇化特征154
7.2.1东西方独特文化的混合体154
7.2.2政府引导型城镇化155
7.2.3工业化带动城镇化155
7.2.4高度紧凑发展模式155
7.2.5多极多圈层空间结构155
7.3日本城镇化的新动向155
7.3.1世界城市东京持续增长155
7.3.2区域性城市停滞159
7.3.3地方城市的衰退160
7.3.4郊区化的终结160
8中国发达地区城镇化经验164
8.1中国发达地区城镇化经验164
8.1.1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164
8.1.2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168
8.2发达省域城镇化发展经验171
8.2.1浙江省城镇化发展经验171
8.2.2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经验172
8.2.3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经验174
8.2.4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经验: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75
9国外典型地区空间开发经验177
9.1兰斯塔德大都市区的空间开发经验与借鉴177
9.1.1兰斯塔德简介177
9.1.2兰斯塔德都市区的空间开发经验与借鉴178
9.2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与借鉴179
9.2.1密西西比河概况179
9.2.2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及借鉴181
9.3莱茵河流域的发展经验与借鉴182
9.3.1莱茵河流域简介182
9.3.2莱茵河流域的资源开发183
9.3.3莱茵河流域的发展经验与借鉴183
9.4法国的案例184
9.4.1法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历程185
9.4.2法国区域开发规划与核心策略186
第四编 专题研究187
10中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研究188
10.1省域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比较188
10.1.1省域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总体比较188
10.1.2省域城镇化质量分要素比较189
10.1.3省域城镇化系统协调性比较192
10.1.4省域城镇化空间聚集度比较194
10.2省域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194
10.2.1省域城镇化水平发展历程194
10.2.2省域城镇空间体系发展演变194
10.2.3省域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199
11城镇化发展情景模型研究202
11.1研究模型概述202
11.1.1城镇化发展情景模型的基本原理202
11.1.2模型的参数调节202
11.2农村劳动力供需平衡分析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203
11.2.1现状农村劳动力需求分析203
11.2.2未来农村劳动生产效率预判207
11.2.3未来湖北农村劳动力需求测算210
11.2.4农村劳动力供给测算及农业劳动力供需平衡分析213
11.3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湖北省城镇就业岗位供给预测215
11.3.1投入产出核算概述与预测模型路径设计215
11.3.2数据来源和处理216
11.3.3投入产出核算219
11.3.4劳动生产率提高趋势外推221
11.3.5预测不同产业政策下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221
11.4模拟多种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图景223
11.4.1不同产业政策下的湖北省城镇就业岗位增加223
11.4.2结合劳动力供给模型的多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模拟224
12产业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228
12.1省域产业发展现状228
12.1.1三次产业总体发展分析228
12.1.2第一产业内部分析229
12.1.3第二产业内部分析229
12.1.4第三产业内部分析234
12.2市州产业发展分析236
12.2.1总体情况236
12.2.2第一产业237
12.2.3第二产业237
12.2.4第三产业239
12.2.5各市州主导产业分析240
12.3县域产业发展分析240
12.3.1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但集中度偏低240
12.3.2产业具有趋同性与散点分布特征241
12.4乡镇产业分析245
12.4.1第二产业与中部城市差距明显,第三产业发展较好245
12.4.2乡镇企业数量少、产值低、就业创造少246
12.4.3乡镇企业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247
12.4.4乡镇企业发展依赖核心企业249
12.5湖北省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格局249
12.5.1宏观发展背景解读249
12.5.2湖北省产业发展战略251
12.5.3湖北省产业发展空间格局252
13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和文化研究254
13.1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和文化254
13.1.1湖北省域城镇发展格局形成的制度原因探讨254
13.1.2人口的管理和控制对城镇格局发展的影响254
13.1.3城镇的联系与分隔对城镇格局发展的影响255
13.1.4资本的投放与回收对城镇格局发展的影响257
13.1.5湖北省历史地位下滑对湖北文化的负面效用257
13.1.6湖北省文化的全面激发对提升湖北省地位的积极作用258
13.2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支撑与政策供给258
13.2.1城镇化及城镇发展的关键制度障碍259
13.2.2实施城镇发展战略的关键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260
14省域城镇关系与市场区划分研究263
14.1省域城市间联系测度与流动空间结构263
14.1.1基于理论模型的关系测度263
14.1.2基于经验流数据的关系测度264
14.1.3基于公司网络的城镇关系测度267
14.1.4基于城市间流关系的功能性城市区域268
14.2省域功能性城市区域(城市经济区)空间组织结构269
14.2.1省域城市能级评估与中心城市选择269
14.2.2省域功能性城市区域的类型及空间界定270
15小城镇调查研究报告272
15.1小城镇现状特征272
15.1.1产业发展拉动城镇化非常明显273
15.1.2一、二、三产业均可以拉动小城镇发展273
15.1.3劳动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274
15.1.4 5 000万元以下企业是小城镇的主体274
15.1.5小城镇资金来源少,支出大呈负债运行275
15.2进城农民访谈结果统计275
15.2.1住房和从业状况反映36%实现了城镇化275
15.2.2进城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住房和承包地277
15.2.3进城农民的市民化状况普遍低下278
15.3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278
15.3.1镇政府职能缺失279
15.3.2镇财政体制不顺279
15.3.3土地政策制约小城镇发展279
15.4调查的基本结论279
15.4.1经济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279
15.4.2镇行政职能缺失和现行财政体制阻碍小城镇发展279
15.4.3土地政策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280
15.4.4户籍改革制度推行受阻280
15.4.5城镇社会保障是进城农民最关注的问题280
15.5促进小城镇发展建议280
15.5.1应大力推进小城镇产业发展280
15.5.2采取强镇扩权赋予重点镇更多行政职权280
15.5.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给予重点镇非经营性用地使用权281
15.5.4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住房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81
15.5.5建设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281
附件1湖北省小城镇进城农民访谈表282
附件2关于湖北省城镇化小城镇补充调研的提纲283
16农村人口迁移与回流研究284
16.1人口迁移意愿调查研究284
16.1.1调查概况284
16.1.2居住意向分析287
16.1.3小结289
16.2农民工回流趋势判断289
16.3人口迁移与回流选择下的城镇人口增量及分布290
16.4考虑迁居成功概率的城镇人口增量分布291
16.5基于人口迁移与回流研究对未来城镇化空间承载的判断293
参考文献294
图表来源306
后记310
热门推荐
- 429875.html
- 1394074.html
- 1782102.html
- 2040314.html
- 2733599.html
- 2432589.html
- 1236988.html
- 311562.html
- 151160.html
- 3862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0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7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3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