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麻醉难点解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麻醉难点解析
  • 陈志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76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麻醉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麻醉难点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医德篇2

麻醉与循证医学2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3

(二)实施循证医学的依据3

(三)循证医学的实践步骤4

(四)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之间的差异4

(五)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可信度分级5

(六)循证医学在麻醉学中的应用6

二、麻醉前准备篇8

第一章 呼吸系统手术前准备和呼吸功能锻炼8

(一)病理生理8

(二)呼吸功能锻炼的内容9

(三)心肺功能联合储备的锻炼11

(四)锻炼后肺功能的评估及心肺功能联合储备的评估11

第二章 麻醉禁忌与停手术13

三、麻醉操作篇22

第一章 硬膜外穿刺规范化操作的要点22

(一)无菌在硬膜外穿刺操作时是否应该严格?22

(二)体位22

(三)何时打开硬膜外穿刺包?23

(四)怎样打开穿刺包?23

(五)给包内加药23

(六)消毒24

(七)铺巾24

(八)局麻24

(九)握针手势24

(十)尽量不要接触穿刺针尖和硬膜外导管25

(十一)硬膜外过滤器的使用25

(十二)回抽25

第二章 硬膜外阻滞的几个重要问题26

(一)解剖和阻滞的神经26

(二)直入法还是侧入法27

(三)硬膜外穿刺成功率27

(四)硬膜外阻滞用药28

(五)预防局麻药被误注入血管28

(六)穿刺失败不要轻易换穿刺点29

(七)单次硬膜外阻滞还是连续硬膜外阻滞?29

(八)硬膜外阻滞不全、肌松不好、阻滞偏侧、无效29

(九)硬膜外阻滞与扩充血容量30

(十)硬膜外阻滞与内脏感觉30

(十一)硬膜外阻滞潜在的危险与交感神经张力31

(十二)硬膜外阻滞在联合麻醉中的地位31

(十三)硬膜外阻滞与全麻的比较32

第三章 穿刺、置管误入蛛网膜下腔33

(一)相关解剖33

(二)穿刺、置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原因33

(三)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后果35

(四)全脊髓麻醉的预防36

(五)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处理36

(六)术后镇痛37

(七)术后头痛的预防和处理37

第四章 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和要求的探讨38

(一)颈部的神经解剖38

(二)颈丛神经阻滞的方法39

(三)颈丛阻滞的要点40

第五章 乳腺手术的肋间神经阻滞术41

(一)肋间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1

(二)解剖和方法42

(三)要点43

(四)并发症及处理43

第六章 气管插管和困难气管插管44

(一)插管前准备44

(二)患者体位45

(三)插管过程45

(四)插管损伤及其预防和处理45

(五)确认导管在气管内46

(六)气道痉挛的预防46

(七)困难气道47

(八)困难插管47

(九)气管插管意外死亡的原因及预防52

(十)急救措施53

第七章 双腔管插管和管理的临床要点55

(一)对侧插管原则55

(二)导管芯56

(三)导管转正56

(四)吸痰管57

(五)术中吸痰与张肺前吸痰57

(六)听诊定位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57

(七)双腔管套囊移位58

(八)双腔管位置不佳时的处理58

(九)夹闭一侧导管59

(十)危险并发症59

(十一)套囊压力59

(十二)间歇双肺通气59

第八章 逆行气管插管60

(一)插管前准备60

(二)传统逆行气管插管的方法60

(三)我们的方法61

(四)插管困难的处理61

第九章 喉罩使用的探讨63

(一)喉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3

(二)插喉罩的方法64

(三)喉罩的相关并发症64

第十章 深静脉穿刺的深度思考66

(一)深静脉穿刺的适应证66

(二)经常作为穿刺静脉的一些深静脉的解剖特点66

(三)深静脉选择67

(四)深静脉穿刺注意点67

(五)并发症68

四、麻醉管理篇72

第一章 吸入全麻的管理72

(一)吸入全麻的意义72

(二)吸入全麻药物的选择73

(三)影响吸入麻醉起效的参数73

(四)吸入全麻的饱和状态76

(五)吸入全麻的苏醒烦躁77

第二章 “麻”、“醉”、“麻醉”及麻醉深度的探讨78

(一)全麻深度监测的发展79

(二)麻醉与内源性阿片肽80

(三)有关全麻深度研究的现状81

(四)麻醉方法与麻醉深度监测82

第三章 术中知晓83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83

(二)人体感觉神经分类、传导及解剖83

(三)诱发术中知晓的刺激85

(四)术中知晓的临床表现86

(五)麻醉方法与术中知晓87

(六)术中知晓的危害87

(七)麻醉药物对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作用88

(八)麻醉深度监测与术中知晓89

第四章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缺血应激反应的影响91

(一)机体的基本应激反应91

(二)现代麻醉的要求与降低应激反应的意义93

(三)应激反应与交感神经及心肌缺血95

(四)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心肌缺血(MI)的作用95

(五)心肌缺血再灌注或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变化98

(六)心肌梗死时应激基因的表达100

(七)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缺血的保护和对应激的降低噪作用101

第五章 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和苏醒障碍103

(一)意识障碍103

(二)麻醉后苏醒延迟和苏醒障碍的定义105

(三)麻醉后苏醒延迟和苏醒障碍的原因105

(四)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和苏醒障碍的处理113

第六章 麻醉与催眠术115

(一)定义115

(二)催眠术的应用前提116

(三)催眠的具体方法118

(四)催眠深度118

(五)催眠的解除119

(六)几个快速催眠的方法119

(七)催眠疗法在临床麻醉中的运用121

第七章 麻醉过程中的起搏与除颤123

(一)心脏起搏124

(二)除颤127

第八章 麻醉期间意外伤害和远期并发症130

(一)麻醉、围术期间意外伤130

(二)远期并发症134

第九章 开胸手术后麻醉复苏期呼吸功能衰竭137

(一)诊断137

(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原因137

(三)处理139

第十章 肿瘤外科手术麻醉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141

(一)肿瘤手术麻醉中“无瘤”观念的建立141

(二)肿瘤患者手术前的一些特点142

(三)麻醉选择142

(四)麻醉管理143

(五)肿瘤手术与输血144

第十一章 超高龄老人的麻醉处理145

(一)病理生理145

(二)超高龄老人的生活习惯147

(三)老年人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改变147

(四)超高龄老人麻醉与手术的危险因素148

(五)麻醉选择148

(六)术前准备149

(七)麻醉管理149

第十二章 吸入麻醉的快速苏醒152

(一)影响吸入麻醉剂排出速度的因素152

(二)吸入全麻后快速苏醒的方法153

第十三章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评价155

(一)传出神经递质及受体155

(二)胆碱酯酶抑制药156

(三)窦缓和房室传导阻滞三阶梯用药156

(四)心力衰竭抢救药158

(五)抗休克药物158

(六)血管扩张药物161

(七)β受体阻断药161

第十四章 临床麻醉医生常见的失误162

第十五章 超前镇痛166

(一)外科手术与疼痛的发生166

(二)超前镇痛的定义167

(三)外周敏感化167

(四)中枢敏感化169

(五)超前镇痛的实施173

五、疼痛篇178

第一章 慢性疼痛专科门诊治愈率的提高178

(一)明确诊断178

(二)可以提高治愈率的慢性疼痛178

第二章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临床要点182

第三章 癌症患者的镇痛计划189

第四章 手术后镇痛泵193

(一)镇痛泵的发展史193

(二)手术后镇痛泵的种类193

(三)镇痛泵的优点和缺点195

(四)镇痛泵的不足195

(五)如果不用镇痛泵怎样给手术后的患者镇痛?196

六、争议篇198

第一章 临床麻醉工作中的一些错误与争议之一198

第二章 临床麻醉工作中的一些错误与争议之二204

(一)全麻插管诱导时肌肉松弛剂最后给?204

(二)牙垫要否?无牙患者气管导管怎样固定?205

(三)血气PaCO2和监护仪ETCO2不同205

(四)气管插管助手的站位和作用206

(五)全麻后苏醒烦躁206

(六)硬膜外阻滞及脊麻后的一些特殊并发症207

(七)喉痉挛、气管和支气管痉挛208

(八)大量放腹水后低血压的处理208

第三章 手术后猝死210

(一)手术后猝死的定义210

(二)手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211

(三)手术后猝死的病因214

(四)手术后猝死的预防和急救215

(五)典型病例215

第四章 心肺脑复苏失败的原因分析217

(一)心搏骤停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217

(二)患者病情本身的原因218

(三)医生在给患者作心肺脑复苏时是否积极?218

(四)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218

(五)急救药物起效了吗?219

(六)经中心静脉给药还是经外周静脉给药?219

(七)用药是点滴还是推注?220

(八)肾上腺素的剂量220

(九)动脉血气与静脉血气分析221

(十)肺淤血与通气/血流比221

(十一)支持治疗未跟上221

(十二)本人对心肺脑复苏的几点建议222

第五章 拨雾工程——把植物人唤醒224

(一)植物人的定义224

(二)人的意识和觉醒225

(三)植物人的形成225

(四)植物人可被唤醒的依据227

(五)拨雾工程的实施228

第六章 阿片类药物依赖与三级记忆的关系229

第七章 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疗232

(一)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的形成232

(二)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形成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234

(三)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形成235

(四)麻醉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236

七、病例分析篇242

第一章 术中突发室颤抢救成功1例242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2例245

第三章 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成功1例251

第四章 抗生素休克抢救成功1例253

第五章 强直性脊柱炎麻醉处理1例255

八、综合篇258

第一章 中国麻醉学的先驱者258

(一)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的影响力258

(二)有着“美国根”的中国麻醉先驱者——吴珏医生261

第二章 给前线战友的一封信263

参考文献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