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冬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93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5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7
一、基本思路与方法7
二、重点难点7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尚待研究的问题8
一、创新之处8
二、论文的局限与尚值得研究的问题9
第二章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概述10
第一节 气候变化基本问题概述10
一、气候变化的概念10
二、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12
三、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界定15
四、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中气候变化的特定含义17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19
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19
二、对国际形势的影响21
三、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4
四、对中国的重要影响27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调整的必要性29
一、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9
二、法律约束的独特性30
三、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32
四、气候变化的持续性需求35
五、落实公约的现实性37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3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潮40
一、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41
二、可持续发展思潮对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影响44
第二节 法哲学基础49
一、纵向公平——代际公平49
二、横向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原则”52
第三节 法经济学基础55
一、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56
二、财产权问题和气候产权论59
三、气候资源容量62
第四节 国际法学基础62
一、国际合作63
二、国际发展63
三、人类共同关切事项64
第四章 国外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模式评析67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67
一、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的渊源67
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执行机制缺陷与困境76
三、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执行机制的路径选择86
第二节 从外到内的理性回归108
一、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外部导向108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内部支撑110
三、外部导向到内部支撑的理性回归111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建构模型介评114
一、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114
二、欧洲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121
三、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法律制度127
四、日本气候变化法律制度129
五、主要发达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分析131
第五章 反思下的中国路径选择135
第一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应对概况135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基本理念136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基础140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体系145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应对评析152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前成就152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缺陷分析155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发展路径选择160
一、目标确立——缺陷弥补的动力160
二、机构设置——缺陷弥补的核心161
三、责任机制——缺陷弥补的关键161
四、法律制度重复症结纾解——缺陷弥补的手段162
第四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方案博弈162
一、节能减排和发展经济的博弈163
二、激励型和震慑型的博弈164
三、具体操作的平衡性博弈174
四、移植和借鉴的博弈175
五、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的博弈176
第六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未来设计178
第一节 法律制度理念、原则设计179
一、并重区别责任和自身任务179
二、注重应对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和179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180
四、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181
五、积极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182
六、合理设计减排指标及承诺时间183
第二节 气候变化应对立法体系设想184
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184
二、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法186
第三节 构建科学的气候变化管理体制204
一、高层次议事机构204
二、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205
三、气候变化调控信用评级机构206
四、低碳产品认证209
五、气候责任保险211
第四节 法律制度重复症结纾解213
一、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考核制度213
二、森林碳汇相关制度215
三、碳税制度220
四、碳金融制度224
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231
六、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233
第五节 气候变化责任机制的设定233
一、气候变化民事责任234
二、气候变化刑事责任235
三、气候变化行政责任236
四、小结236
第六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立法237
第七章 余论240
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41
二、作为基本国策242
三、做好国际法的国内适用转化242
四、避免软法现象的发生243
五、把气候变化的压力变为动力245
六、提升道义责任246
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47
八、未来承诺的关注248
附录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50
附录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271
缩略语290
参考文献292
后记303
热门推荐
- 942277.html
- 2863186.html
- 1144486.html
- 2949947.html
- 760087.html
- 2060216.html
- 3297853.html
- 1471.html
- 189451.html
- 360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0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8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6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6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