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建筑损伤检测与寿命预测的数值仿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瑞礼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271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65页
- 主题词:建筑物-损伤-检测-计算机仿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建筑损伤检测与寿命预测的数值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前言1
1.2 在役建筑物检测方法现状5
1.3 无损检测研究进展9
1.4 结构动力学在损伤检测中的应用现状12
1.5 问题的提出15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特色16
1.6.1 主要研究内容17
1.6.2 特色与创新18
2.1 损伤理论发展概况19
第二章 历史建筑分析的损伤理论与动力学基础19
2.2 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22
2.2.1 损伤力学基本概念22
2.2.2 损伤本构基本方程24
2.3 历史建筑的损伤理论及其数值模型29
2.3.1 上海历史建筑典型结构体系29
2.3.2 历史建筑的有限元模型30
2.3.3 按损伤理论建立的有限元算式32
2.4 损伤结构动力特性分析33
2.4.1 体系的自由度34
2.4.2 损伤结构动力方程34
2.4.3 损伤结构动力特性35
2.5.1 损伤结构动力特性的算法37
2.5 损伤结构动力数值分析37
2.5.2 损伤结构动力响应的算法40
2.6 历史建筑的动力模型修正42
2.6.1 模型修正的基本理论及方法43
2.6.2 模型修正在历史建筑中的应用44
第三章 损伤参数与实际损伤状态间关系46
3.1 现行建筑损伤的评估方法46
3.2 实际损伤和损伤系数之间定量关系48
3.2.1 构件损伤系数Di确定48
3.2.2 整体结构损伤系数D49
3.2.3 Di与D关系50
3.3.1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所52
3.3 工程算例52
3.3.2 中山东一路24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54
3.4 损伤分布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程度55
第四章 历史建筑损伤检测数值仿真的搜索迭代法60
4.1 反演理论的研究进展60
4.2 参数反演与损伤识别的搜索迭代法62
4.2.1 系统辨识与参数辨识62
4.2.2 准则函数63
4.2.3 优化方法65
4.3 搜索迭代法的程序开发66
4.3.1 正演程序66
4.3.2 反演程序68
4.4 工程算例69
4.4.1 工程概况69
4.4.2 反演内容73
4.4.3 反演结果分析74
第五章 历史建筑损伤检测数值仿真的直接解析法74
5.1 损伤识别的直接解析法74
5.1.1 损伤结构的模态分析75
5.1.2 直接解析法的基本算式76
5.1.3 频率对损伤系数的偏导数计算77
5.1.4 振型对损伤系数的偏导数计算78
5.1.5 直接解析法的基本方法80
5.1.6 直接解析法的自迭代修正81
5.2 直接解析法的程序开发83
5.2.1 程序调用及子程序83
5.2.2 功能数据文件84
5.3 工程算例85
5.4 历史建筑损伤检测的在线系统90
第六章 历史建筑的重分析92
6.1 历史建筑重分析方法93
6.1.1 历史建筑重分析特点93
6.1.2 历史建筑荷载分析的原则94
6.1.3 历史建筑荷载估计94
6.2 历史建筑的重分析算例95
6.2.1 重分析基本条件96
6.2.2 竖向荷载静力分析97
6.2.3 抗风分析100
6.2.4 抗震分析103
6.2.5 计算结果分析与小结106
6.3 历史建筑重分析的工程应用107
第七章 历史建筑的剩余寿命预测108
7.1 结构寿命预测问题研究现状109
7.1.1 结构耐久性研究动态109
7.1.2 结构寿命预测研究动态111
7.2 建筑结构寿命预测的现有方法112
7.2.1 基于结构可靠度的剩余寿命预测112
7.2.2 基于结构承载力的剩余寿命预测112
7.2.3 基于结构耐久性的剩余寿命预测113
7.2.4 基于混凝土碳化的剩余寿命预测113
7.2.5 基于结构经济风险优化的剩余寿命预测113
7.3 历史建筑的寿命预测114
7.3.1 建筑物的耐用寿命114
7.3.3 历史建筑剩余寿命预测115
7.3.2 房屋的损伤系数与耐久性等级关系115
7.4 工程应用实例116
7.5 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展望118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119
8.1 主要结论与成果119
8.2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121
8.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22
8.4 发展与应用前景123
8.4.1 发展前景123
8.4.2 应用前景123
参考文献126
后记152
热门推荐
- 2929462.html
- 2218416.html
- 2496454.html
- 1264406.html
- 1057996.html
- 1719582.html
- 3457331.html
- 382787.html
- 1313776.html
- 3403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9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2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