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规划的艺术 地方文脉原理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旅游规划的艺术 地方文脉原理及应用
  • 于希贤,于涌,黄建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06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旅游经济-经济规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规划的艺术 地方文脉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全球化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21世纪中国旅游业应当走什么道路1

上编 地方文脉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第一章 旅游规划中的“地方文脉”概念3

第一节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先导3

第二节 什么是“地方文脉”8

第三节 地方文脉原理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景观规划天纵圣哲的历史渊源1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悠久历史12

第二节 “四象”人居环境的布建传统19

第三节 九宫八卦的景观设计思想25

第四节 牛河梁考古发现的景观规划设计26

第三章 中西规划设计思想的异同29

第一节 东方文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29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规划设计思想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30

第三节 中西规划思想的根本差异及互补32

第四节 两种科学文化传统 两种规划审美理念34

中编 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地方文脉原理第四章 《周易》是文脉理论的基础39

第一节 《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9

第二节 《周易》的理论意义和发展历史43

第三节 《周易》的含义和特点45

第四节 《周易》的原理——象、数、义、理46

第五节 《周易》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50

第五章 大地活体的文化生态系统52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于生命的认识52

第二节 后圣荀况的“灵魂阶梯”论59

第三节 中国古代天、地、生、人系统的整体有机循环观61

第四节 仿生形体的人居环境规划布局64

第一节 人的心性与天地感应相通75

第六章 “上应天星”的建筑选址与景观设计75

第二节 山川州域“上应天星”77

第三节 “法天象地”的人文景观设计78

第四节 人与天地合德 四时有序相应80

第五节 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81

第六节 “上应天星”的景观规划设计83

第七章 大地经络穴位的文脉原理87

第一节 大地经络通达生气87

第二节 “藏风聚气”的理想景观形局89

第三节 理想园林形局的景观分析94

第四节 龙文化与地方文脉的脊梁——“圣山”96

第八章 地方文脉与水体生态景观设计99

第一节 水乃元气之津的生态性能99

第二节 抚育地方景区文化的母亲河102

第三节 旅游区的水景观设计103

第四节 水环境景区的选址设计与布局104

第五节 亲水景观的标志物——桥108

第六节 气口、水口和景区大门的选址设计111

第九章 地方历史文化的旅游景观与项目设计114

第一节 成功的景区规划须主题鲜明114

第二节 “生命河”与文脉节点的历史进程116

第三节 地方文脉传承的大本营——学校与书院117

第四节 地方文脉的标志物——塔119

第五节 唱响一曲反映山川灵气与地方风情的歌125

下编 景区文脉分析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案例第十章 北京城的地方文脉129

第一节 东方广场遗址的文脉启示129

第二节 元大都文脉——大哉乾元的《周易》国都实体136

第三节 从象、数、义、理看明清紫禁城“世界之中”的规划布局147

第十一章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旅游景区文脉153

第一节 景区文脉分析153

第二节 克什克腾旗旅游空间总体布局156

第三节 达来诺尔湖生态旅游区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158

第四节 乌兰布统旅游度假区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162

第五节 阿斯哈图石林生态旅游区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165

第六节 青山冰臼公园生态旅游区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167

第七节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170

第八节 敖包祭祀活动172

第十二章 河南渑池仰韶大峡谷的地方文脉与景观设计178

第一节 仰韶大峡谷旅游规划的意义与思路178

第二节 景区文脉分析与开发目标181

第三节 景区文脉定位与品牌形象设计184

第四节 文脉与景观景点设计187

第五节 空间布局与旅游线路组织193

第十三章 武夷山文脉与武夷山市文化旅游产品规划196

第一节 武夷山文脉分析196

第二节 文化旅游发展现状199

第三节 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及产品开发201

第四节 古村落及民俗旅游产品开发203

第五节 当代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06

第六节 宗教旅游产品开发207

第七节 朱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15

第八节 武夷岩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19

第九节 柳永歌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22

第一节 昆明旅游圈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226

第十四章 和而不同的春城旅游文脉226

第二节 昆明旅游圈形象定位227

第三节 昆明旅游圈产品开发战略238

第十五章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文脉243

第一节 金平县旅游发展的文脉243

第二节 金平旅游形象塑造252

第十六章 塑造云南省弥勒县的“佛城”旅游形象——旅游规划中主题思想定位的继承与创新255

第一节 弥勒——龙潭清澈、温泉碧玉的仙境佛国255

第二节 “佛城”名称与地名问题258

第三节 弥勒县旅游总体规划259

第四节 景区详细规划方案266

第十七章 中老边境口岸新镇——磨憨文脉272

第一节 磨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272

第二节 规划目标、城镇结构和整体布局276

第三节 旅游城镇人口及用地规划278

第四节 磨憨镇形象设计284

第十八章 千年福地世界桥城与慈溪市旅游形象288

第一节 慈溪市旅游形象定位288

第二节 旅游形象视觉识别(VⅠ)系统290

第三节 慈溪市旅游分区规划291

第十九章 山东枣庄“冠世榴园”的旅游发展与地方文脉294

第一节 冠世榴园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前景294

第二节 石榴的生态文化及旅游开发296

第三节 冠世榴园与千年青檀林结合的旅游景观意义297

第四节 冠世榴园的主题思想定位与旅游形象策划298

后记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