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 1949-195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冬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067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研究-1949~1956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 1949-195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1949—1956年中国弱势群体概况及特征1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灾民面临的生存危机2
一、1949—1956年的自然灾害2
二、灾民面临的生存危机4
第二节 严重的失业现象和失业群体的生活与心理问题10
一、1949—1956年中国的失业现象10
二、失业群体的生活与心理问题12
第三节 近代中国遗留的社会问题与妓女、乞丐等群体的生活困境15
一、娼妓的渊源与悲惨遭遇15
二、乞丐现象及其游堕生涯20
三、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22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特征24
一、相对于当时其他群体而言的特征24
二、与其他时期相比,1949—1956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特点与影响25
小结2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及社会救助诸问题的认识29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的历史考察30
一、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30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33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3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思想38
一、关于弱势群体成因的思想39
二、对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工作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43
三、对社会救助内涵与外延的认识47
四、对社会救助中主、客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5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所体现的原则55
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55
二、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原则56
三、积极救助原则57
小结58
第三章 社会救助制度61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61
一、各类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过程62
二、对社会救助制度确立原因及其特点的评析68
第二节 社会救助制度结构71
一、社会救助目标系统71
二、社会救助规则系统73
三、社会救助组织系统82
四、社会救助设备系统88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中的管理与动员94
一、资金的筹集与发放94
二、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管理102
三、社会救助中的社会动员108
小结121
第四章 政府救助125
第一节 灾民救助实践——以河北省为例126
一、救灾的背景126
二、救助工作的开启与发展过程130
三、具体做法及其得失134
四、救助绩效与特点144
第二节 失业者的救助——以北京市为例149
一、救助工作的演进149
二、具体做法154
三、救助绩效160
第三节 妓女群体的救助——以北京市为例165
一、管制妓院,遏制娼业166
二、封闭妓院,断然禁娼167
三、教育、救助妓女169
四、娼妓问题成功解决的原因173
第四节 乞丐群体的改造与救助——以北京市为例175
一、强制收容方针的实施175
二、收容所内的教育和改造178
三、乞丐们的去向和救助绩效182
四、乞丐救助与妓女救助之异同184
第五节 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救助185
一、对无家可归、无依无靠及无生活来源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救助185
二、孤儿、弃婴等特殊儿童的救助191
小结195
第五章 民间社会互助205
第一节 家庭的互助保障206
一、家庭依然是育儿养老的主要责任者206
二、家庭互助保障观念和方式的变化208
第二节 慈善团体的慈善事业214
一、历史的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慈善团体215
二、慈善团体的走向与慈善事业的开展218
三、慈善事业的特点及其式微的原因224
第三节 国家主导下的民间互助共济228
一、节约与募捐228
二、自由借贷233
三、互助合作生产236
小结239
结束语245
一、基本评价245
(一)基于一般社会政策原则的评估245
(二)宏观历史视野下的考察247
二、社会救助与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249
(一)社会救助与政治250
(二)社会救助与经济254
(三)社会救助与社会、文化260
参考文献267
热门推荐
- 3419492.html
- 1993776.html
- 566505.html
- 3483228.html
- 1085671.html
- 440260.html
- 40513.html
- 2460436.html
- 1072488.html
- 3285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8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1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7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8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5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