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位·针灸·拔罐疗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位·针灸·拔罐疗法
  • 路宝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ISBN:78069855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位·针灸·拔罐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理论与穴位治病15

一、经络和穴位的基本知识15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15

(一)督脉16

(二)任脉16

(三)手太阴肺经16

(四)手阳明大肠经16

(五)足阳明胃经16

(六)足太阴脾经17

(七)手少阴心经17

(八)手太阳小肠经17

(九)足太阳膀胱经17

(十)足少阴肾经17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18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18

(十三)足少阳胆经18

(十四)足厥阴肝经18

三、穴位在治疗中的作用20

(一)近治作用20

(二)远治作用20

(三)特殊作用20

四、穴位治病配方原则与方法21

(一)穴位疗法应遵循的原则21

(二)穴位配方的选择方法21

五、常用穴位的定位22

(一)按自然标志取穴22

(二)按同身寸取穴22

(三)按骨度法取穴23

六、穴位治病的基本要求23

(一)以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24

(二)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24

(三)选穴处方要科学24

(四)治疗手法要适宜24

第二章 常用穴位疗法25

一、皮肤针疗法25

二、皮内针疗法26

三、三棱针疗法27

四、粗针疗法29

五、小宽针疗法31

六、火针疗法32

七、水针疗法34

八、气针疗法36

九、鍉针疗法37

十、指针疗法38

十一、芒针疗法39

十二、耳针疗法43

十三、头皮针疗法52

十四、面针疗法57

十五、眼针疗法59

十六、鼻针疗法62

十七、人中针疗法65

十八、口针疗法66

十九、舌针疗法67

二十、颈针疗法70

二十一、背俞针疗法71

二十二、脊针疗法72

二十三、胸穴指压疗法73

二十四、腹针疗法77

二十五、手针疗法77

二十六、足针疗法80

二十七、手象针与足象针疗法84

二十八、七星针疗法88

二十九、暖针疗法92

三十、针挑疗法92

三十一、陶针疗法97

三十二、椎针疗法99

三十三、猪鬃针疗法100

三十四、点刺疗法101

三十五、抓火疗法103

三十六、结扎疗法104

三十七、燎灸法105

三十八、割治疗法107

三十九、铁落疗法110

四十、穴位埋线疗法111

四十一、割烙疗法113

四十二、放血疗法114

四十三、针刺疗法120

四十四、叩刺疗法120

四十五、“刺咽”疗法120

四十六、蜡纸疗法121

四十七、传统时间针灸法121

四十八、瘢痕灸疗法131

四十九、骑竹马灸疗法132

五十、无瘢痕灸疗法133

五十一、三角灸疗法134

五十二、麦粒灸疗法134

五十三、间接灸疗法135

五十四、大灸疗法141

五十五、艾条灸疗法143

五十六、隔药艾条灸疗法144

五十七、雷火针疗法145

五十八、太乙神针疗法145

五十九、苇管器灸疗法148

六十、肛灸疗法148

六十一、温筒灸疗法149

六十二、盒灸疗法150

六十三、敷药灸疗法152

六十四、发泡疗法155

六十五、药熏蒸气灸疗法157

六十六、阳燧锭灸疗法159

六十七、硫姜灸疗法159

六十八、硫朱灸疗法160

六十九、麝火疗法161

七十、火柴头灸疗法162

七十一、打灯草疗法163

七十二、拔罐疗法165

七十三、经络综合疗法169

第三章 常用经络辨证理论172

一、八纲辨证172

(一)表里辨证172

(二)寒热辨证172

(三)虚实辨证173

(四)阴阳辨证173

二、气血辨证173

(一)气病辨证173

(二)血病辨证174

三、病因辨证174

(一)六淫辨证174

(二)七情辨证175

(三)饮食劳伤辨证175

四、经络辨证176

(一)十二经脉病辨证176

(二)奇经八脉病辨证177

五、脏腑常见疾病辨证178

(一)肺与大肠疾病辨证178

(二)脾与胃常见疾病辨证179

(三)心与小肠疾病辨证180

(四)肾与膀胱疾病辨证181

(五)肝与胆疾病辨证181

(六)心包与三焦疾病辨证182

(七)脏腑兼病辨证183

六、治疗总则184

(一)调整阴阳184

(二)扶正祛邪184

(三)调整气机185

(四)治病求本185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86

七、常用治法186

(一)补法186

(二)泻法186

(三)温法186

(四)清法187

(五)升法187

(六)降法187

八、处方内容及选穴原则187

(一)处方内容187

(二)处方选穴原则则187

九、常用配穴法188

(一)本经配穴法188

(二)表里配穴法188

(三)前后配穴法188

(四)上下配穴法188

(五)左右配穴法189

十、特定腧穴的应用189

(一)五腧穴的应用189

(二)原络穴的应用190

(三)俞募穴的应用190

(四)八会穴的应用190

(五)八脉交会穴的应用190

(六)郄穴的应用191

(七)下合穴的应用191

(八)交会穴的应用191

第四章 腧穴各论192

一、手太阴肺经腧穴192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194

三、足阳明胃经腧穴197

四、足太阴脾经腧穴203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206

六、手太阳小肠经腧穴207

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211

八、足少阴肾经腧穴221

九、手厥阴心包经腧穴225

十、手少阳三焦经腧穴227

十一、足少阳胆经腧穴231

十二、足厥阴肝经腧穴238

十三、督脉腧穴241

十四、任脉腧穴246

十五、经外奇穴251

(一)头、面、颈部奇穴251

(二)躯干部奇穴254

(三)四肢部奇穴256

第五章 拔罐疗法261

一、拔罐疗法简介261

二、拔罐的治疗原理261

三、拔罐与经络262

(一)经络的组成262

(二)经络系统的形成262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263

(四)经络与脏腑的联系264

(五)经络治病的原理264

(六)经络与治疗的关系265

四、拔罐器具的类型265

(一)竹罐265

(二)玻璃罐265

(三)陶土罐265

(四)抽气罐266

五、拔罐形式的三大类型266

(一)按排气方法分类266

(二)按拔罐形式分类266

(三)综合运用分类267

六、拔罐材料的种类267

(一)燃料267

(二)消毒清洁用品267

(三)针具267

(四)润滑剂267

七、拔罐前的准备267

(一)拔罐常用体位268

(二)拔罐部位的清理269

(三)罐具的选择和使用269

八、拔罐注意事项269

(一)严格掌握禁忌证269

(二)熟练操作技巧270

(三)掌握拔罐的部位宜与不宜270

(四)按患者状况正确操作270

(五)注意掌握患者治疗状况及时调整处理270

九、火罐法270

(一)排气方法270

(二)拔罐方式272

十、抽气罐法273

(一)排气方法273

(二)拔罐方式274

十一、针罐法274

(一)排气方法274

(二)拔罐方式274

十二、走罐法275

(一)排气方法275

(二)拔罐方式275

十三、水罐法276

(一)排气方法276

(二)拔罐方式276

十四、药罐法277

(一)排气方法277

(二)拔罐方式278

十五、起罐的方法278

十六、皮肤变化的临床意义279

第六章 常见疾病与拔罐疗法280

一、内科疾病280

二、外科疾病307

三、妇科疾病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