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
  • 裴安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94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聚落环境-考古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聚落群聚形态研究提出的历史背景1

二、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现实意义5

三、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科学依据8

四、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0

五、关于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可行性22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群聚形态26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群聚现象与特点26

一、各地旧石器遗址的群聚现象26

二、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聚现象的基本特点47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聚形态的基本属性53

一、以往研究的简要回顾53

二、有关问题的讨论57

本章小结66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群聚形态68

第一节 各地的聚落组织与群聚现象68

一、长江中游澧阳平原68

二、长江下游钱塘江以南地区76

三、黄河中游环嵩山地区79

四、黄河下游地区87

五、北方地区90

第二节 聚落群聚与组织形态的基本属性96

一、国内外有关民族学资料96

二、关于聚落群聚与组织形态基本属性的认识106

本章小结112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中游的聚落群聚形态115

第一节 大溪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115

一、聚落自然群落的新变化115

二、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新变化118

第二节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137

一、聚落自然群落的新变化137

二、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新变化138

第三节 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159

一、时代背景159

二、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新变化162

三、聚落自然群落的新变化172

本章小结173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聚落群聚形态176

第一节 以往研究的检讨176

一、已有的研究模式176

二、值得商榷的问题180

第二节 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186

一、聚落自然群落的新变化186

二、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新变化191

第三节 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227

一、聚落自然群落的新变化227

二、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新变化228

本章小结274

第五章 新石器晚期黄河下游的聚落群聚形态279

第一节 聚落的自然群落279

一、大型地理单元与聚落自然群落279

二、中、小型自然地理单元与聚落自然群落283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285

一、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普遍性286

二、大汶口时期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主要特点292

三、有关问题的讨论293

第三节 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302

一、鲁西北的城址302

二、鲁北的城址310

三、鲁南的城址322

四、龙山时期聚落群聚形态与城址的主要特点339

本章小结344

第六章 史前与殷墟聚落群聚形态有关个案的研究347

第一节 南方洞穴遗址的群聚形态347

一、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347

二、贵州贵阳金阳新区洞穴遗址350

三、湖南道县洞穴遗址351

四、广东英德青塘洞穴遗址352

第二节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354

一、三个聚落群团同时并存354

二、三个群团很可能共同构成一个早期国家358

三、瓶窑古城特色独具366

第三节 山西临汾盆地龙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374

一、西王村三期的聚落群聚形态374

二、陶寺文化时期的聚落群聚形态378

三、陶寺城址崛起的意义与属性380

四、陶寺城内的聚落群聚形态383

五、陶寺城址毁于血族复仇387

第四节 商代安阳殷墟的聚落群聚形态389

一、殷墟的聚落群聚形态及其特点389

二、核心区的建筑与组织模式就是“宫殿+族邑”404

三、殷墟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启示412

本章小结417

结语420

一、史前聚落自然群落的发展与演变420

二、史前聚落组织与群聚形态的发展与演变421

三、中国早期城址的发展与演变425

四、国家的起源428

参考文献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