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卷中小立亦百年 明清女性画像文本探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卷中小立亦百年 明清女性画像文本探论
  • 毛文芳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57151575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卷中小立亦百年 明清女性画像文本探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编1

女子写真:视觉化的魅影流动1

一、女性画像的历程1

(一)晋唐的画迹与文献1

(二)宋元以降的载录7

二、明清时期女性画像的盛况11

(一)人物画沈寂后复兴11

(二)传神理论的成熟13

(三)为女子传神17

三、男造的审美景观与迷魅梦境19

(一)审美景观20

(二)迷魅梦境25

四、女性画像的权力映照27

(一)镜中影像27

(二)侧面性取角30

(三)装框意识34

(四)权力的映照39

五、女性画像的范畴思考41

(一)女性文化的研究风潮41

(二)视觉化的文本43

1图像类44

2题咏类47

(三)论题意涵49

六、本书的篇章架构53

(一)女主角:崔莺莺、杜丽娘53

(二)姬妾:柳如是、张忆娘54

(三)闺秀:顾太清56

(四)本书概说57

尾声无尽的阅读与诠释60

第一编 女主角63

遗照与小像:莺莺画像的文化意涵63

一、引论63

(一)缘起63

(二)回到历史现场:普救寺的一幅画像65

二、三种重要的莺莺画像72

(一)陈居中的「崔孃遗照」72

(二)唐寅的「莺莺遗照」75

(三)陈洪绶的莺莺像78

三、明代愁郁幽邃的莺莺气质82

(一)「遗照」的图像语汇82

(二)凝睇怨绝的画像84

(三)文学女子忧郁寡欢86

(四)《西厢记》改编的悲剧意识88

四、清代端庄秉礼的莺莺魅力90

(一)唐寅传奇90

(二)金批西厢与道德回归意涵92

(三)几种清刊本的「双文小像」94

(四)「小像」的新图像语汇96

五、结论:画像的视觉文化意涵99

以幻为真:杜丽娘与画中人103

一、引论103

(一)《牡丹亭》风潮103

(二)形塑杜丽娘106

(三)本文的论题108

二、杜丽娘写真109

(一)戏文中的丽娘109

(二)版画中的丽娘113

三、杜丽娘的闺阁知音122

(一)《牡丹亭》的女性读者122

(二)丽娘如镜:女性自我影像的投射126

1.俞娘:杜丽娘的宿命126

2.小青:杜丽娘的悲影127

3.叶小鸾:杜丽娘隔世再现133

4.钱宜:与杜丽娘梦遇135

四、「画中人」与魂旦形象及审美意识139

(一)「画中人」故事系列139

(二)吴炳《画中人》及魂旦形象145

1.情节梗介148

2.形塑郑琼枝150

(三)「因病生妍」的审美意识154

五、「画中人」的多重性别意涵158

(一)男性的凝视158

(二)阴柔气质160

(三)女性的自我意识162

(四)虚构的真实166

(五)结语169

六、余想169

第二编 姬妾173

幅巾、红粧与道服:观看柳如是(1618-1664)画像173

一、引论173

(一)一首陈文述的题画诗173

(二)本文论题的成立175

二、幅巾男像177

(一)顾苓〈河东君传〉177

(二)〈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179

三、粉黛红粧184

(一)词体书写184

(二)即景写真186

(三)粉黛造像188

四、对照性观看191

(一)性别阅读191

(二)秦淮诸艳195

五、蘼芜香影199

(一)陈文述修墓200

(二)绘图征诗202

(三)蘼芜意象205

六、道服像与仙魅206

(一)河东君入道206

(二)道服像208

(三)仙魅211

七、结论215

(一)隐喻的物件215

(二)弔故217

(三)复叠的影像217

拂拭零缣读艳歌:〈张忆娘簪华图〉的百年阅读221

一、引论221

(一)两首题画诗221

(二)一幅歌姬画像224

(三)本文论题的成立226

二、本事与画面意涵228

(一)本事228

(二)画面230

(三)簪花图式与意涵232

三、画像流传235

(一)江标题记的本子236

(二)许汉卿题记的本子237

(三)江、许二本的比对238

(四)流传241

(五)「复本」:芥园藏本242

1.绘作动机与所有权人243

2.画面244

3.题识概况及流传246

四、题咏的时段与社群248

(一)第一波:绘像当代248

(二)第二波:半世纪后250

(三)第三波:一世纪后254

(四)零星题咏:百二十年后以迄民国255

(五)小结257

五、当代的观看258

(一)缔结文谊与建构声誉258

(二)奔驰的绮思遐想262

1.当年姜老妒偏愁:姜实节262

2.痴心愿作鹣鹣鸟:惠士奇263

3.其他文人的妒羡之情265

六、后世的阅读266

(一)创造言说的位置267

(二)强烈的书写企图270

(三)穿梭典故的视线274

1.薛涛274

2.赵颜的画中人276

3.崔徽277

4.苏小小278

5.神女279

(四)拟设迷幻式传奇280

1.射覆的游戏280

2.宗教性观想282

3.性感的图像284

七、「真迹」与「复本」的互文286

(一)一座人物桥梁:袁枚286

1.首题杨晋画卷288

2.二题方婉仪画卷291

(二)与尽开放的互文291

1.隔代对话:师生、祖孙、父子292

2.和咏团体293

3.异时异地的题家295

八、结论298

(一)具有文化再生力的流传298

(二)互文性强的题咏诗学299

尾声 一座献给文学史的永恒纪念碑301

〔附录〕:〈张忆娘簪华图〉名士题咏系年表303

第三编 闺秀309

一个闺阁的视角:顾太清(1799-1877)的画像题咏309

一、引论309

(一)一幅闺阁小照310

(二)顾太清画像的书写意涵312

二、夫妻画像的自题与互题315

(一)奕绘的画像315

(二)夫妻的道装像320

1.太清的〈道装像〉320

2.奕绘的〈黄冠小照〉322

(三)太清的〈听雪小照〉323

1.自题与他题323

2.画像观看的性别角度326

3.传世欲望328

三、两幅歌妓画像332

四、一幅少女遗像336

五、两幅男性画像338

六、太清生命历程的转折341

七、嘱题画像、雅会图与女性社群345

(一)缔结交游圈345

(二)汉满之间的交谊346

(三)仕女画嘱题348

(四)女性诗社349

(五)诗会图350

八、闺阁画像与来世盟约的姐妹情谊354

(一)三幅知己的闺阁画像354

1.李纫兰/〈兰风展卷小照〉354

2.许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355

3.沈湘佩/〈梅林觅句小照〉356

(二)姐妹情谊/与君世世为弟兄358

九、余论:冬闺刺绣图与才女的自我定位362

(一)冬闺刺绣图与才女教育362

(二)女性的文学声誉364

(三)步向终曲365

〔附录〕:顾太清画像题咏年表368

附编371

书写才女:烟水散人的《女才子书》371

一、引论:小青开场371

二、烟水散人与《女才子书》375

三、塑造「女才子」的典型377

(一)叙述环节377

(二)形塑才女的基调:德、色与才378

(三)传统女行意涵的扩充381

四、两重笔调:欲望与历史383

(一)遐想、福薄与情痴383

(二)焚余、补阙与史才386

五、绣像:文本的视像展演392

六、读者的声音395

(一)与作者同调的文本造访者395

(二)穿梭于字里行间的对话者398

七、余论402

(一)自我投射与自恋的书写倾向402

(二)一名专业作家与一个通俗的合成视野404

细读与嘲谑:《柳如是别传》读后隅记409

一、引论409

(一)为沈埋者昭雪409

(二)陈寅恪的心史411

(三)诠释的迷雾412

(四)本文论题的说明415

二、细读416

(一)不避琐细417

(二)作者亦读者420

(三)填补空隙423

(四)心理分析425

(五)创造性的诠释429

三、嘲谑434

(一)讪笑俗陋435

(二)调侃窘态437

(三)洞穿心机440

(四)同情悲悯442

(五)深沈感慨445

四、结论447

(一)孤怀遗恨447

(二)游戏试验449

(三)眼口耳心450

参考文献453

附图目录465

因缘·细节·声光·涟漪(后记)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