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袁传璋史记研究论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袁传璋著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2034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史记》-研究-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袁传璋史记研究论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司马迁与中华文明述论1
一、引言1
二、司马迁的生平与著作1
三、《史记》编纂历程与主旨的演变19
四、司马迁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38
五、结论44
司马迁与《史记》疑案研究49
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新证49
一、《索隐》注引《博物志》、《正义》按语在证明自身准确无讹前不能作为推算司马迁生年的“直接证据”49
二、太史公自叙提供了推算其生年的基本线索,《报任安书》的作年乃是推算其生年的基准点51
三、司马迁的入仕为郎与壮游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南游归来后即因父荫仕为郎中56
四、据太史公自叙考定其生年为建元六年60
五、从书法史的角度看《正义》“按迁年四十二岁”系“按迁年?二岁”之讹65
从书体演变角度论《索隐》《正义》的十年之差——兼为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说补证70
一、王国维关于司马迁生年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商榷70
二、所谓日本“南化本”《索隐》作“年三十八”的“铁证”实为伪证73
三、今本《史》、《汉》中“二十”与“三十”罕见相讹74
四、今本《史》、《汉》中“三十”与“四十”经常相讹77
五、从以上考证得出两点基本认识79
六、从由唐至宋“三十”、“四十”及“世”字书体演变考察《索隐》、《正义》十年之差的成因80
太史公“二十岁前在故乡耕读说”商酌85
一、引言85
二、从史公自叙推断他二十岁前不可能在故乡耕读86
三、司马迁见大侠郭解只能在长安和茂陵89
四、司马迁“问故”孔安国必在京师93
五、夏阳不具备培养司马迁“古文”英才的条件96
王国维之司马迁“卒年与武帝相终始说”商兑102
一、引言102
二、王国维考证司马迁卒年的三段论式103
三、王国维的大前提——郭穰在后元二年担任内谒者令,事实上并不存在104
四、王国维的小前提——内谒者令亦即中书谒者令,纯属凿空为说107
五、结论:司马迁“卒年与武帝相终始说”不能成立111
郭沫若之司马迁“卒于太始四年说”质疑——兼论《报任安书》的作年112
一、司马迁“卒于太始四年说”合理的内核及其定年的误区112
二、任安行迹与仕历考索117
三、任安赐书与司马迁“会东从上来”119
四、《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考127
五、结论:司马迁骤死于征和二年尾133
司马迁“卒于武帝之后说”斠误135
一、民国以前学者关于史公卒年的诸种说法均属臆测而无实证135
二、程金造提出司马迁“卒于武帝之后说”的四项“具体证据”136
三、褚少孙“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并无记事及于武帝之崩的含义137
四、今本《史记》称“今上”为“武帝”悉为后人妄改140
五、《史记》成书在“征和以后说”平议142
《史记·三王世家》“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为刘安国考146
一、《索隐》注“臣安”为“任安”搅起的大波146
二、论“行宗正事”的“臣安”绝非任安148
三、以太子少傅的本职暂“行宗正事”的“臣安”为刘安国考153
为卫宏之司马迁“下狱死说”辨诬补证155
一、卫宏提出司马迁“下狱死说”所遭遇的困境155
二、程金造指摘卫宏所说“不实”三事从司马迁本人的文字均得到证实157
三、太史公建置及职守考索161
四、卫宏谙熟西京旧事学术渊源有自166
五、自汉讫唐之史学名家均称司马迁作《史记》刑诛168
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173
一、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173
二、扑朔迷离话西河180
三、子夏退教西河当在卫境187
四、余论:《礼记·檀弓》“子夏退老西河”郑《注》辨惑191
史记三家注研究197
程金造之“《史记正义佚存》伪托说”平议197
一、前言197
二、一分本先入之见剪辑而成的文本199
三、“疑非中国学人所为说”平议206
四、“杂抄群书又多可疑者说”商略219
五、余论234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佚存》手稿之文献价值238
一、引言238
二、对读札记240
三、文献价值286
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讨论300
一、《史记》三家注简说与张守节事历钩沉300
二、合刻本对《正义》的删削与日本学者的辑佚303
三、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概述305
四、《括地志》与《史记正义》关系之探究310
五、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之文献价值313
《玉海》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之一325
一、引言325
二、《玉海》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330
三、《玉海》征引《史记正义》佚文的价值364
后记374
热门推荐
- 100818.html
- 510251.html
- 2293864.html
- 2599440.html
- 416781.html
- 1316509.html
- 2309635.html
- 1210255.html
- 1297414.html
- 969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9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1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