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肿瘤预防与治疗实用全书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东成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153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3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肿瘤预防与治疗实用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肿瘤预防3
第一章 烟草相关性肿瘤的预防3
一、肺癌5
二、喉癌6
三、口腔癌6
四、其他肿瘤7
五、“低危”香烟7
六、吸烟与妇女9
七、非自愿(被动)吸烟10
八、唾口烟草10
九、禁烟措施及成果12
十、吸烟者的戒烟方法13
十一、医生诊室中的禁烟策略14
十二、鼓励戒烟的隐喻14
十三、揭穿有关吸烟的流行神话14
十五、青少年戒烟方法15
十六、终止烟草消费的泛滥15
十四、为吸烟者着想在戒烟中的作用15
第二章 饮食和肿瘤减危17
第一节 脂肪17
一、脂肪和乳腺癌18
二、脂肪与结肠癌21
三、脂肪与前列腺癌22
四、其他肿瘤23
五、总结23
第二节 饮食纤维24
一、饮食纤维的来源和种类24
二、饮食纤维和结直肠癌27
三、饮食纤维和乳腺癌29
四、饮食纤维和其他肿瘤31
五、饮食纤维的公共卫生意义31
第三节 微量营养素32
一、流行病学33
二、多阶段肿瘤发病机制和肿瘤形成35
三、作用机制36
四、药理学问题36
五、临床试验37
六、展望38
第四节 饮食致癌物39
一、天然饮食致癌物41
二、真菌毒素41
三、食物制作中产生的致癌物43
四、天然饮食抗癌物45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49
第一章 头颈部肿瘤49
一、细胞遗传学改变49
第二篇 肿瘤诊断与治疗49
三、生长因子50
四、抑癌基因50
二、原癌基因50
五、区段性癌化52
六、分子流行病学53
七、诊断53
第二节 鼻腔、鼻窦、血咽、口腔和口咽肿瘤55
一、解剖学55
二、病理学56
三、分期和筛查57
四、治疗61
五、鼻腔和副鼻窦肿瘤84
六、鼻咽癌88
七、口腔癌96
八、口咽癌108
第三节 喉和下咽肿瘤117
一、喉癌117
二、下咽癌140
第四节 涎腺肿瘤146
一、大涎腺肿瘤146
二、小涎腺肿瘤157
三、副神经节瘤160
第二章 肺癌167
第一节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167
一、主要癌基因168
二、抑癌基因(隐性癌基因)170
三、肺癌的其他遗传学改变173
四、肺癌分子生物学发现潜在的临床应用175
第二节 非小细胞肺癌178
一、流行病学178
二、病理学185
三、临床特征187
四、诊断和分期192
五、隐性疾病200
六、化学预防202
七、治疗202
第三节 小细胞肺癌240
一、流行病学和病因学240
二、病理学241
三、细胞生物学242
四、临床特征243
五、分期评估与预后因素245
六、治疗251
第三章 纵隔肿瘤285
一、解剖学285
二、发病率和病理学286
三、诊断要点290
四、胸腺肿瘤294
五、生殖细胞肿瘤301
六、间质肿瘤305
七、神经源性肿瘤306
第四章 胃肠道肿瘤311
第一节 胃肠道肿瘤的分子生物学311
一、胃肠肿瘤311
二、结直肠癌311
三、结直肠癌等位基因分型312
四、结肠癌家族性倾向314
五、原癌基因活化和过度表达316
六、总结和肿瘤进展的含义318
七、其他胃肠恶性肿瘤318
十、预后标志320
九、早期诊断320
十一、新治疗方法320
八、临床含义320
第二节 食管癌321
一、易感条件322
二、食管罕见肿瘤324
三、解剖学325
四、血液供应326
五、淋巴引流327
六、临床表现328
七、诊断328
八、分期329
九、自然病程和扩散方式330
十、食管癌的治疗331
十一、食管腺癌345
十二、食管癌放射治疗348
十三、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354
十四、化学治疗357
十五、食管癌姑息治疗362
第三节 胃癌368
一、流行病学369
二、病因学和发病机制369
三、解剖学要点372
四、病理学和肿瘤生物学373
五、临床表现377
六、局限性肿瘤的治疗382
七、辅助治疗387
八、晚期胃癌的治疗397
九、结论407
一、流行病学408
二、发病因素408
第四节 胰腺癌408
三、病理学和分子发病机制411
四、临床表现414
五、自然病程和治疗失败的原因414
六、临床和病理学(外科)分期416
七、治疗前诊断检查419
八、可切除肿瘤的治疗425
九、胆道和胃减压姑息治疗方法432
十、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434
十一、转移和复发性肿瘤的治疗436
第五节 肝胆系统肿瘤肝癌442
一、病因学和发病机制442
二、临床特征450
三、患者评估452
四、外科切除和肝移植的原则456
五、化学治疗462
六、患者治疗的实用准则466
七、放射治疗468
八、肝母细胞瘤469
胆系肿瘤473
一、胆囊癌473
二、胆管癌479
三、转移癌、肝门肿瘤和罕见肿瘤486
一、历史488
第六节 小肠肿瘤488
二、发病率488
四、展望488
三、病因学489
四、解剖学490
五、病理学491
六、临床表现492
七、诊断493
八、治疗494
第七节 结肠癌505
一、解剖506
二、流行病学507
三、病因学508
四、一级预防509
五、二级预防511
六、临床危险因素511
七、诊断515
八、筛查516
九、病理学518
十、结肠癌的扩散520
十一、分期和预后因素521
十二、结直肠癌前病变的治疗531
十三、可治愈结肠癌的治疗532
十四、特殊治疗问题538
十五、辅助治疗541
十六、晚期结肠癌的初始治疗554
十七、其他结直肠肿瘤565
第八节 直肠癌567
一、解剖学567
二、诊断568
三、可切除性直肠癌的的治疗570
四、浸润性直肠癌非根治性治疗方法574
五、治疗效果576
六、可切除性直肠癌的单纯放射治疗579
七、辅助治疗和替代经腹切除的肛门括约肌保留手术579
八、可切除性直肠癌的辅助放射治疗584
九、根治性手术和辅助化疗与化放疗598
十、局部晚期肿瘤和不能切除肿瘤的治疗措施602
十一、可能治愈的直肠癌治疗后随访611
十二、复发性肿瘤的治疗611
第九节 肛门区肿瘤613
一、流行病学和病因学613
二、解剖学616
三、病理学617
四、上皮性肿瘤619
五、肛管直肠黑素瘤632
六、腺癌633
七、未来方向633
第一节 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635
一、肾癌635
第五章 生殖泌尿系统肿瘤635
二、膀胱癌639
三、前列腺癌645
第二节 肾癌和输尿管癌651
一、肾癌651
四、总结651
二、转移性肾癌662
三、肾盂和输尿管转移癌的化学治疗670
第三节 膀胱癌676
一、流行病学67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677
三、病理学和自然病程678
四、分期680
五、发病机制683
六、治疗684
七、肌层浸润性肿瘤医疗标准的演变:综合治疗措施690
八、化学治疗692
九、化学治疗对浸润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695
十、膀胱保留:单一治疗措施698
十一、膀胱保留:综合治疗措施699
十二、总结702
第四节 前列腺癌703
一、解剖学:区域性、功能性和病理性解剖学704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学706
三、生物学特征709
四、流行病学713
五、化学预防715
六、扩散方式与分期716
七、早期发现和筛查718
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722
九、临床局限性癌的危险度评价728
十、主要治疗735
十一、晚期肿瘤:转移性和局部区域性755
十二、复发性肿瘤762
十三、总结和未来方向770
第五节 尿道和阴茎肿瘤772
一、男性尿道癌772
二、女性尿道癌776
三、阴茎癌778
第六章 睾丸肿瘤785
一、发病率785
二、流行病学785
三、初始表现和治疗786
四、组织学787
五、分期790
六、临床Ⅰ期肿瘤的治疗796
七、临床Ⅱ期肿瘤(低肿瘤负荷)的治疗799
八、临床Ⅱ期和Ⅲ期肿瘤(高肿瘤负荷)的治疗801
九、化学治疗后复发肿瘤的治疗806
十、治疗后遗症809
十一、不明组织来源的中线肿瘤810
十二、其他睾丸肿瘤811
第一节 妇科肿瘤的分子生物学813
一、子宫内膜癌813
第七章 妇科肿瘤813
二、卵巢癌815
三、宫颈癌和外阴癌817
四、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819
第二节 宫颈癌、阴道癌和外阴癌820
一、宫颈癌820
二、阴道癌851
三、外阴癌859
第三节 子宫体肿瘤868
一、子宫内膜癌868
二、子宫肉瘤887
第四节 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890
二、病理学和生物学891
三、临床诊断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91
一、流行病学891
四、绒毛膜癌892
第五节 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894
一、流行病学894
二、发病机制896
三、上皮性肿瘤的组织分类897
四、卵巢癌的筛查903
五、预后因素905
六、早期卵巢癌的治疗907
七、晚期卵巢癌的治疗912
八、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924
九、实验性治疗929
十、交界性肿瘤932
十一、卵巢外腹膜癌934
十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934
十三、输卵管癌937
第一节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939
一、遗传学939
第八章 乳腺癌939
二、细胞调节的甾类和生长因子途径941
三、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947
四、恶性演变的过程951
五、分子生物学在肿瘤预防、早期发现、预后和治疗反应中的意义954
第二节 乳腺恶性肿瘤957
一、乳腺癌危险因素957
二、高危患者的治疗961
三、乳腺癌的预防963
四、筛检964
五、可疑乳腺病变的活检技术965
六、原位癌967
七、临床评估与分期972
八、浸润性乳腺癌的局部治疗976
九、腋窝淋巴结的处理985
十、手术后放射治疗指征987
十一、乳房保留术后系统治疗和放射治疗的先后次序989
十二、不配合放射治疗的乳房保留手术991
十三、局部复发994
十四、乳房重建术996
十五、特殊治疗问题998
十六、预后因素和预见性因素1005
十七、辅助药物(系统)治疗1008
十八、局部晚期和炎性乳腺癌的治疗1019
十九、主要治疗后的随访1022
二十、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1023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肿瘤1031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031
一、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的遗传学1031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1034
三、甲状旁腺肿瘤的遗传学异常1037
四、肾上腺肿瘤的遗传学异常1039
五、总结1040
第二节 甲状腺肿瘤1040
一、甲状腺包块1042
二、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1044
第三节 甲状旁腺肿瘤1065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亢性症1066
二、病理学1066
三、流行病学1067
四、临床表现1068
五、自然病程1069
六、鉴别诊断1070
七、治疗1070
第四节 肾上腺肿瘤1072
一、肾上腺皮质病理学1072
八、转归1072
二、肾上腺皮肿瘤的临床表现1074
三、肾上腺皮质肿瘤的治疗1082
四、异位性ACTH综合征1087
五、嗜铬细胞瘤1088
第五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1095
一、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1096
二、胃泌素瘤的治疗1107
三、胰岛素瘤1111
四、少见胰腺内分泌肿瘤1115
五、转移性肿瘤的治疗1121
第六节 类癌肿瘤和类癌综合征1126
一、病理学和肿瘤组织学1126
二、临床特征1130
三、类癌综合征和类癌肿瘤的诊断1135
四、肿瘤定位1136
五、预后1137
六、类癌综合征的治疗1139
七、类癌肿瘤的治疗1141
第七节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144
一、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144
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和ⅡA及ⅡB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147
第十章 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1153
第一节 肉瘤的分子生物学1153
一、肉瘤细胞遗传学分析:肿瘤特异性易位的特征1154
二、癌基因:肉瘤的分子和免疫病理学分析1155
三、抑癌基因:肉瘤的分子和免疫病理学分析1157
四、肉瘤肿瘤演变的研究模型1160
一、发病率1161
二、病因学:遗传学1161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1161
三、分布1163
四、病理学分类1163
五、特殊类型良性和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1173
六、平滑肌肿瘤1176
七、临床表现1182
八、鉴别诊断1183
九、放射治疗1192
十、辅助化学治疗1197
十一、非肢体部位肉瘤治疗的特殊要点1202
十二、主要治疗的严重并发症1207
十三、患者转归的预后因素1208
十四、生活质量和功能转归1209
十六、晚期肿瘤的治疗1210
十七、转移肿瘤的切除1210
十五、局部复发的治疗1210
十八、系统治疗1212
十九、晚期肿瘤的治疗建议1222
第三节 骨肉瘤1222
一、骨肿瘤的分类和类型1223
二、放射影像学评估和诊断1224
三、自然病程1226
四、骨肿瘤分期1228
五、手术前评估1230
六、放射影像评估方法的选择1232
七、活检的方法和时机1232
八、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后重新分期1233
九、骨肿瘤的外科治疗1235
十、肢体保留手术的原则和技术1236
十二、冷冻外科1241
十三、骨肉瘤的化学治疗1241
十一、截肢术1241
十四、动脉内化学治疗1249
十五、骨肿瘤的放射治疗1250
十六、良性骨肿瘤1253
十七、恶性骨肿瘤1256
第十一章 良性和恶性间皮瘤1287
一、流行病学1287
二、恶性胸膜间皮瘤1290
三、治疗1295
四、恶性腹膜间皮瘤1310
五、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1312
六、心包恶性间皮瘤1312
七、良性间皮瘤1312
第十二章 皮肤癌1313
第一节 皮肤致癌物1313
一、皮肤致癌物1313
二、遗传学事件1314
三、细胞学事件1315
四、治疗学1316
第二节 皮肤癌的处理1317
一、流行病学1319
二、病因学和发病机制1319
三、皮肤肿瘤的分类1323
四、起源于表皮角质细胞的良性肿瘤1323
五、表皮癌前肿瘤1325
六、恶性表皮肿瘤1331
七、肿瘤相关性遗传性皮肤病1338
八、起源于表皮Merkel细胞的肿瘤1340
九、起源于表皮郎罕细胞的肿瘤1340
十、起源于皮肤附属器的肿瘤1341
十一、毛囊肿瘤1341
十二、皮脂腺肿瘤1343
十三、大汗腺肿瘤1344
十四、小汗腺肿瘤1346
十六、淋巴网状肿瘤及相关疾病1351
十七、皮肤转移肿瘤1351
十五、起源于真皮的肿瘤1351
十八、诊断和治疗原则1352
十九、免疫治疗和实验性治疗方法1358
第一节 皮肤黑素瘤的分子生物学1361
一、黑素瘤发生和演变的模型1361
第十三章 恶性黑素瘤1361
二、遗传学不稳定性:黑素瘤分子演变的第一期1362
三、失调节性增生:黑素瘤分子演变的第二期1365
四、浸润潜能的发生:黑素瘤分子演变的第三期1368
五、转移潜能的发生:黑素瘤分子演变的第四期1370
六、结论1371
第二节 皮肤黑素瘤1371
一、临床特征1372
二、黑素瘤发病机制的生物学与遗传学1375
三、流行病学1377
四、黑素瘤的一级预防和早期发现筛查1378
五、分期方法1383
六、黑素瘤的预后特征1384
七、原发性黑素瘤的治疗1395
八、局部复发及其治疗1396
九、黑素瘤的区域性转移1397
十、转移中途黑素瘤的治疗1400
十一、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1402
十二、高危Ⅱ期和Ⅲ期复发性黑素瘤的辅助治疗1409
十三、远处部位转移黑素瘤(AJCCⅣ期黑素瘤)1415
第三节 眼内黑素瘤1429
一、后葡萄膜黑素瘤1430
二、脉络膜和睫状体大型黑素瘤1442
三、脉络膜和睫状体中型黑素瘤1443
四、侵及巩膜的黑素瘤1445
五、转移性黑素瘤1445
六、虹膜黑素瘤144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449
一、弥散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瘤1449
第十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449
二、其他胶质瘤1453
三、髓母细胞瘤1455
四、脑膜瘤1455
五、神经鞘(Schwann)细胞瘤1456
六、其他肿瘤1456
七、神经肿瘤综合征1457
八、总结145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458
一、发病率和分类1458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关的遗传学、分子学、环境、病毒及其他因素1460
三、解剖学和临床要点1461
四、神经学诊断性检查1468
五、外科治疗1473
六、放射治疗1475
七、化学治疗1481
八、大脑星形细胞瘤1482
九、脑干胶质瘤1493
十、小脑星形细胞瘤1495
十、视神经、视交叉和下丘脑胶质瘤1496
十二、少枝胶质细胞瘤1498
十三、室管膜瘤1501
十四、脑膜瘤1504
十五、原始神经上皮肿瘤1508
十六、髓母细胞瘤1509
十七、松果体区肿瘤1515
十八、垂体腺瘤1519
十九、颅咽管瘤1521
二十、小脑脑桥角神经鞘瘤1522
二十一、颈静脉球肿瘤1523
二十二、脊索瘤1524
二十三、血管母细胞瘤和血管瘤1526
二十四、脉络丛乳头状瘤和癌1527
二十五、脊髓肿瘤1529
第十五章 儿童肿瘤1533
第一节 儿童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533
一、抑癌基因1534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范例1536
三、肾母细胞(Wilms)瘤1537
四、神经纤维瘤病1538
五、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周围神经系统肿瘤1539
六、横纹肌肉瘤1540
七、儿童肿瘤相关遗传性综合征1541
八、胚系突变的预测性检查与儿童肿瘤1542
第二节 儿童实体瘤1543
一、流行病学1543
二、儿童肿瘤的治疗1545
三、肾母细胞(Wilms)瘤1546
四、神经母细胞瘤1554
五、视网膜母细胞瘤1560
六、横纹肌肉瘤1566
七、尤文(Ewing)肉瘤和周围神经外胚层肿瘤1574
八、原发性肝肿瘤1578
九、生殖细胞肿瘤1582
十、恶性性腺和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1584
第一节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1591
一、淋巴瘤遗传学损伤的一般机制1591
第十六章 淋巴瘤1591
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发病机制1595
三、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发病机制1602
四、霍奇金病的分子发病机制1603
第二节 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1604
一、白血病1604
五、淋巴瘤遗传学损伤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1604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1617
三、霍奇金病1623
第三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1626
一、流行病学1626
二、病因学1628
三、淋巴细胞分化的解剖学和生物学1631
四、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1639
五、分期方法1664
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1669
一、病理生物学1689
二、流行病学1689
第四节 皮肤T细胞淋巴瘤1689
三、病因学1690
四、临床表现1690
五、蕈样霉菌病患者的诊断措施1691
六、患者评估1695
七、治疗原则1695
第五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703
一、临床特点1704
二、诊断检查1705
三、病理学1706
四、治疗1707
五、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1708
六、免疫功能损伤的患者1712
第六节 霍奇金病1713
一、历史1713
二、病因学和流行病学1714
三、病理学和生物学特征1715
四、诊断和分期1724
五、临床表现特征1728
六、免疫学异常1730
七、治疗1731
八、HIV阳性患者的霍奇金病1757
九、治疗并发症1758
十、霍奇金病治疗的新药物及生物学1758
第一节 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1761
一、慢性髓性白血病1761
第十七章 白血病1761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1763
三、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变化1766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改变:白血病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1766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嵌合性转录调节蛋白1767
六、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转录调节蛋白素列特异性表达方式1767
七、染色体改变引起的白血病综合征1769
九、总结1770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1770
八、染色体易位研究资料在白血病和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1770
一、流行病学和病因学1771
二、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1774
三、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分类1775
四、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1783
五、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处理原则1785
六、急性髓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治疗1786
七、急性髓性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1792
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794
九、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般治疗原则1795
十、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特点1796
十一、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者的治疗1797
十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和难治性患者的治疗1799
十三、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800
十四、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移植1800
十五、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1801
十六、粒细胞肉瘤、白血病皮肤浸润和其他髓外侵犯1801
十七、急性白血病的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1802
十八、结论1803
第三节 慢性白血病1803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03
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811
三、毛细胞白血病1811
四、慢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1813
五、慢性髓性白血病1813
六、总结1826
第四节 浆细胞肿瘤1827
一、历史1829
二、发病率和死亡率1830
三、发病机制1831
四、病理学1833
五、骨髓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1836
六、治疗1841
七、并发症和特殊的问题1861
八、其他浆细胞肿瘤1868
九、瞻望1873
第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874
一、发病率、病因和分类1874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生物学1875
三、诊断1877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预后1878
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特殊类型1879
六、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879
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1880
八、造血生长因子1880
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1882
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异基因骨髓移植1883
第十八章 傍癌综合征1885
一、肿瘤的内分泌表现1885
二、肿瘤的血液学表现1895
三、肿瘤的胃肠道表现1897
四、非肾癌的肾脏表现1900
五、皮肤傍癌综合征1901
六、肿瘤的神经系统表现1907
七、傍癌综合征其他表现1912
第十九章 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1915
一、原发部位不明的分化不良性肿瘤1915
二、原发部位不明的腺癌1918
三、原发部位不明的鳞状细胞癌1922
四、原发部位不明的分化不良癌1924
五、原发部位不明的神经内分沁癌1931
六、分化不良性肿瘤概要1934
七、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特殊问题1935
八、总结1938
第二十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性恶性肿瘤1939
一、卡波济(Kaposi)肉瘤1939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1945
三、AIDS患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956
四、霍奇金病1957
五、宫颈癌1958
第一节 转移性脑肿瘤1963
一、发病率1963
第二十一章 转移性肿瘤的治疗1963
二、播散方式和分布1964
三、临床表现1964
四、诊断1966
五、抗惊厥药物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少见并发症1967
六、治疗1967
七、化学治疗1977
八、总结1978
第二节 转移性肺肿瘤1978
一、历史1979
二、病理生理学1979
四、病理学分布和表现1980
五、放射影像学表现1980
三、症状和体征1980
六、放射影像学检查1981
七、放射影像学新技术1982
八、创伤性诊断技术1983
九、手术适应证1983
十、手术前评估1984
十一、预后因素1984
十二、肺切除技术1986
十三、外科术式1987
十四、转移肿瘤再切除术1988
十五、特殊组织类型肿瘤转移瘤的切除术1989
第三节 转移性肝肿瘤1996
一、自然病程1996
十六、结论1996
二、分期1997
三、诊断1998
四、切除治疗2000
五、系统化学治疗2003
六、肝动脉化学治疗2003
七、其他肿瘤的区域性治疗2015
八、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治疗2016
九、化学栓塞治疗2017
十、放射治疗2019
十一、乙醇注射治疗2020
第四节 转移性骨肿瘤2021
十三、总结2021
一、临床特征2021
十二、冷冻外科2021
二、诊断2022
三、治疗目的2022
四、转移肿瘤的放射影像学2023
五、骨机械力学2025
六、骨愈合2025
七、骨折的治疗2026
八、骨折内固定2028
九、骨转移瘤的放射治疗2029
十、双磷酸盐类药物2033
十一、迫监性骨折:预防性固定2033
十二、特殊解剖部位2035
第五节 恶性胸腔和心包积液2039
一、胸腔积液2040
二、心包积液2045
第六节 恶性腹水2050
一、诊断和检查2051
二、治疗2054
第二十二章 肿瘤患者的骨髓功能异常2061
第一节 输血治疗2061
一、成分输血2061
二、输血反应2068
三、血液成分单采术2073
四、肿瘤患者输血治疗的方式2074
五、展望2076
第二节 干细胞移植2076
一、干细胞移植的生物学和基本原理2076
二、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2082
三、干细胞的采集及回输2082
四、移植前预处理2085
五、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2087
六、未来方向2093
第三节 造血生长因子2093
一、造血生长因子2094
二、临床应用的主要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特征2097
三、肿瘤治疗中造血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2099
四、肿瘤治疗中细胞因子的临床进展2109
五、结论2111
第二十三章 肿瘤患者的感染2113
一、肿瘤患者的宿主防御功能损伤2113
二、肿瘤患者的病原微生物2116
三、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2119
四、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124
五、感染并发症的治疗2130
六、肿瘤患者感染的预防2154
七、集落刺激因子2159
八、未来方向2161
一、问题的性质2163
第一节 恶心与呕吐2163
二、恶心和呕吐的病理生理学2163
第二十四章 治疗的副作用2163
三、呕吐综合征2165
四、呕吐控制和患者特征2166
五、抗呕吐药物2168
六、迟发性呕吐2170
七、先期呕吐2171
八、放射诱发性恶心与呕吐2172
九、抗呕吐治疗的费用和效果2172
十、抗呕吐治疗的费用和效果2173
第二节 口腔并发症2173
一、直接口腔毒性2175
二、粘膜炎的预防与治疗2175
三、直接性细胞保护剂2176
五、皮质甾类药物2177
六、维生素及其他毒性拮抗剂2177
四、前列腺素类、抗前列腺素类和非甾类药物2177
八、其他细胞保护剂2178
九、间接性细胞保护剂2178
七、硝酸银2178
十、放射治疗的口腔并发症2183
第三节 膀胱炎2185
一、化学性膀胱炎2186
二、膀胱腔内光疗2189
三、放射2189
第四节 肺毒性2190
一、放射诱发肺毒性2190
四、抗生素2190
二、化学治疗诱发肺毒性2194
第五节 心脏毒性2199
一、化学治疗2199
二、放射诱发性心脏病2210
三、前景2214
第六节 脱发2215
二、脱发的预防2216
第七节 性腺功能障碍2216
一、头饰物2216
一、细胞毒性药物对成年男性的影响2217
二、细胞毒性药物对成年女性的影响2222
三、细胞毒性药物对儿童的影响2225
四、颅脑放射后性腺功能异常2227
五、保护生育功能的技术2227
六、遗传学顾虑2231
七、咨询2234
第八节 第二肿瘤2235
一、第二肿瘤危险度评估方法2236
二、各种治疗方法的致癌性2237
三、不同原发性肿瘤患者发生第二肿瘤的危险度2242
第九节 其他毒性2260
一、肾毒性2260
四、结论2260
二、神经毒性2264
三、肝毒性2269
四、过敏反应2271
五、血管毒性2273
第二十五章 肿瘤护理2275
一、肿瘤护理实践的范围2275
二、肿瘤学护理专业的要求条件2276
三、肿瘤护理的功能和责任2279
四、未来的挑战和机遇2282
第二十六章 肿瘤患者的康复2283
一、肿瘤康复人员2284
二、功能评估2287
三、肿瘤常见功能损伤2288
四、肿瘤康复的社会心理问题2301
五、特殊肿瘤的康复和治疗2302
第二十七章 肿瘤的基因治疗2321
一、基因转移的方法2321
二、基因标记研究2327
三、免疫反应的遗传学修饰2329
四、用直接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对肿瘤进行修饰2338
六、结论2340
五、造血干细胞基因导入以减少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2340
第二十八章 肿瘤疫苗2341
一、抗肿瘤疫苗应用方法2342
二、临床试验2349
三、疫苗治疗成功的障碍2363
一、针对某一靶向集团的免疫毒素制备2365
第二十九章 免疫毒素治疗2365
二、制备免疫毒素常用的毒素2366
三、临床试验2368
五、免疫原性2378
四、存在的问题2378
六、展望与前景2379
一、生物学基础2381
第三十章 抗血管生成治疗2381
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2384
三、目前临床试验中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2387
一、氨磷啶2393
第三十一章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保护剂2393
二、地拉佐生2395
三、集落刺激因子和细胞因子2396
四、其他保护剂2397
五、肿瘤保护的问题2398
第三十二章 放射强度调整2399
一、调强治疗的计划制定2400
二、调强治疗的实施2403
三、影响调强的治疗最佳计划制定的因素2405
四、质量保证和安全性2414
五、结论2415
二、技术2417
一、背景2417
第三十三章 分割立体定位放射治疗2417
三、临床应用2420
四、未来方向2424
一、心理学概述2427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2427
第三篇 肿瘤心理治疗2427
第一章 绪论2427
二、心理治疗概述2430
二、肿瘤心理治疗的历史、现状与未来2433
一、肿瘤心理治疗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433
第二节 肿瘤心理治疗概述2433
三、肿瘤心理治疗的研究方法2437
一、肿瘤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反应2441
第一节 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和精神障碍概述2441
第二章 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和精神障碍及处理2441
二、影肿瘤病人疾病适应的相关因素2442
三、不同告知病情方式的心理反应2443
四、肿瘤病人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2444
第二节 肿瘤病人常见的正常心理反应2445
第三节 肿瘤病人常见的精神障碍及处理2447
一、适应障碍2448
二、抑郁障碍2449
三、自杀2453
四、焦虑性精神障碍2455
五、躯体形式障碍2459
六、精神分裂症2460
七、谵妄2461
八、人格障碍2463
二、肿瘤外科手术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65
一、肿瘤外科手术的心理行为研究概况2465
第三章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65
第一节 肿瘤外科手术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65
一、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其毒副作用2471
第二节 放射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71
二、放射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72
一、全身性治疗的基本概念2475
第三节 全身性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75
二、化学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76
三、激素、内分泌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80
四、生物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81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癌症病人心理行为的影响2483
第四节 中医中药治疗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83
二、中医药心理学2484
三、中医药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2486
二、自体骨髓移植与外周血造备干细胞移植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87
一、骨髓移植与外周血造备血细胞移植的概况2487
第五节 骨髓移植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87
三、隔离环境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1
一、癌症治疗新方法使用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3
第六节 几种特殊治疗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3
二、未经验证的癌症治疗方法使用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4
第四章 特殊疾病阶段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7
一、终末期癌症患者对疾病和死亡的适应2498
第一节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498
二、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常见躯体症状及处理2500
三、终末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01
四、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2502
一、躯体问题2507
第二节 长期存活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07
二、性问题2508
三、智力受损与学习困难2509
四、心理适应问题2510
六、促进癌症存活者适应的干预2512
五、社会适应问题2512
第一节 儿童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15
第五章 特殊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15
一、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癌症患者的适应问题及处理2516
二、儿童癌症患者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24
三、儿童癌症治疗中常用的心理行为干预2526
第二节 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27
一、老年癌症患者中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处理2528
二、老年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30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概述2533
第一节 头颈部恶性肿瘤2533
第六章 常见肿瘤病人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33
二、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34
一、肺癌概述2535
第二节 肺癌2535
二、肺癌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36
一、胃肠道恶性肿瘤概述2538
第三节 胃肠道恶性肿瘤2538
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39
一、乳腺癌概述2540
第四节 乳腺癌2540
二、乳腺癌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41
一、妇科恶性肿瘤概述2544
第五节 妇科恶性肿瘤2544
二、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46
一、血液及淋巴系统肿瘤概述2547
第六节 血液及淋巴系统肿瘤2547
二、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49
一、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概述2552
第七节 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2552
二、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53
一、恶性骨肿瘤概述2554
第八节 恶性骨肿瘤2554
二、恶性骨肿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55
一、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概述2557
第九节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2557
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人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58
第七章 癌症病人特殊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2561
第一节 癌症病人的恶心与呕吐2561
一、癌症病人恶心与呕吐的概述2561
二、化疗引起的恶心与呕吐2562
三、预期性恶心与呕吐2563
四、恶心与呕吐的心理行为干预2565
第二节 癌症病人的性功能障碍2568
一、性功能及其障碍2568
二、癌症病人的性功能障碍2569
三、癌症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572
四、癌症病人性功能障碍的评估2573
五、癌症病人的性康复2577
第三节 癌症病人的疼痛2579
一、疼痛的生理与心理机制2579
二、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及原因2583
三、癌症疼痛的心理学评估2584
四、癌症疼痛的治疗策略2587
第四节 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2589
一、生活质量的概念2589
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及临床意义2591
三、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评定2592
第一章 卫生保健改革2601
第一节 美国卫生保健历史2601
第四篇 肿瘤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601
第二节 肿瘤保健历史2605
第三节 肿瘤保健管理2607
一、新的组织关系和策略2607
二、缩减费用2608
四、癌症筛检2609
五、临床操作规程2609
三、守门员2609
六、结果评价2610
七、NCI指定的及大学的癌症中心2611
八、临床研究资助2612
九、化疗的支付问题2612
十、肿瘤学职业训练2613
第四节 未来的挑战2613
第二章 规章制度问题2615
第一节 联邦药物法规的历史2615
第二节 保护受试者的联邦法规2617
第三节 观察性新药的前期开发2618
第四节 临床研究的规划和实施2619
一、Ⅰ期临床试验2619
二、Ⅱ期临床试验2621
三、Ⅲ期临床试验2621
四、Ⅳ期临床试验2622
第五节 管理改革2622
第二节 告知真相2625
第一节 肿瘤对于患者、家庭和医生的含义2625
一、诊断2625
第三章 伦理学问题2625
二、预后2626
三、充满希望2626
第三节 知情同意书2628
第四节 生命终结问题2630
第五节 肿瘤与遗传学2634
第六节 伦理学与非常规治疗2635
第七节 双向忠诚问题2635
第八节 结论2636
热门推荐
- 1962803.html
- 1944879.html
- 1663796.html
- 3627350.html
- 2998133.html
- 1896829.html
- 1972055.html
- 565754.html
- 3388759.html
- 1179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2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6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