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
  • 张新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266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基本比较1

一 自然状况和资源比较3

(一)气候的比较3

(二)土地总面积及构成比较3

(三)水资源的比较5

(四)矿产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7

二 国民经济总量比较9

(一)东北三省经济的总体分析10

(二)三次产业状况比较12

三 固定资产投资比较16

(一)辽宁和黑龙江省比较16

(二)黑龙江与吉林的投资比较18

(三)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比较19

(一)东北三省人口及城镇化水平比较20

四 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比较20

(二)东北三省教育文化水平比较22

五 人民生活及实际富裕程度的比较26

(一)东北三省收入水平比较26

(二)东北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城乡储蓄比较29

六 工业经济的比较31

(一)东北三省工业发展史比较32

(二)东北三省国有经济比较35

(三)东北三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国家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比较38

(四)东北三省工业的主要问题43

七 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比较48

(一)三省农业总产值比较48

(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51

(三)主要农产品比较52

(一)三省进出口总额比较54

八 对外经济贸易的比较54

(二)三省外贸依存度56

九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比较57

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比较60

一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的发展战略61

(一)改革开放前,三省的发展思路61

(二)改革开放初期三省的发展战略62

(三)三省发展战略特点65

二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改革阶段三省发展战略69

(一)辽宁省二次创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69

(二)吉林省科教兴省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70

(三)黑龙江省开辟“第二战场”和“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71

(四)三省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72

(一)辽宁关于建成国家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基地,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规划73

三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辽、吉、黑三省的发展战略73

(二)吉林省建成国家重要新型工业基地的战略纲要76

(三)黑龙江省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区域的战略设想77

(四)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特点比较79

四 东北三省发展战略的启示81

(一)发展战略要与时俱进,在一个时期也要有相对的稳定性82

(二)发展战略制定要把“思与行”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做文章83

(三)发展战略要把长远与现实相结合83

(四)发展战略的指标应根据最新的GDP核算指标考虑84

东北三省产业竞争力分析85

一 模型的建立——偏离份额分析法85

(一)模型的数学推导、建立过程86

(二)模型中各分量的经济学含义87

二 模型求解——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竞争力分析结果89

(一)分析时期89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89

(四)三省37个工业部门的分析结果90

(三)分析工具和软件90

(五)各省剔出主导产业后的偏离91

— 份额分析结果91

(六)各省去掉主导产业并按各部门产值占本省比重加权后的分析结果92

三 模型结果——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特征92

(一)辽宁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特征92

(二)吉林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特征94

(三)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竞争力情况95

(四)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结果96

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副省级城市比较研究111

一 自然条件及区位特点的比较112

(一)自然条件比较112

二 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比较114

(一)经济总量比较114

(二)区位特点比较114

(二)增长速度116

三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工业发展现状比较118

(一)产业变动基本情况118

(二)产业结构演进特点比较119

(三)哈尔滨第一产业具有较大优势120

四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比较128

五 对外贸易外贸依存度比较129

六 固定资产投资比较129

七 财政收入比较132

八 居民收入比较132

九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134

振兴东北经济,形成哈尔滨大庆城市经济带139

一 区域经济的理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经济地域性集聚和大的城市经济带的形成141

(一)关于大城市经济带的基本理论141

(三)关于我国大城市经济带的形成状况142

(二)关于国外大城市经济带的发展现状142

二 建立哈大城市经济带是振兴黑龙江经济的首要任务,也是形成东北经济增长极的客观选择144

(一)黑龙江省城市发展状况需要确定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145

(二)黑龙江省大城市与东北三省大城市的比较146

三 哈大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模式149

(一)建立哈大城市经济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149

(二)哈大城市经济带建立的基本设想153

四 哈尔滨在城市经济带的发展作用和发展方向157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许多收益158

(二)总部经济是哈尔滨作为核心城市在功能上的必然选择159

振兴老工业基地,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161

一 关于大城市经济圈的概念和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的必要性161

(一)关于大城市经济圈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161

(二)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势在必行164

(三)我省已经基本具备形成哈尔滨大经济圈的条件166

(一)哈尔滨大经济圈定位和发展方向168

二 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的基本构想168

(二)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的指导思想169

三 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的几项工作170

(一)哈尔滨向总部经济发展的设想171

(二)启动哈尔滨大经济圈的几点建议172

附录177

在调整改造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77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东北经济整体振兴200

东北国企改革的困境与出路209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的难点与对策225

“看不见的手”与“看不见的墙”238

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是实现区域一体化249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东北三省共同振兴261

参考文献271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