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 天文学的足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 天文学的足迹
  • 王元主编;卞毓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286213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天文学-青少年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 天文学的足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约公元前30—前16世纪 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天文学1

约公元前27世纪 古埃及的旬星体系和历法3

约公元前2000年 巨石阵和陶寺古观象台4

公元前14世纪 中国留存最早的新星记录6

约公元前13世纪 殷商阴阳历开始使用7

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发现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9

公元前613年 中国对哈雷彗星的首次确切记载10

公元前3世纪 阿里斯塔克测量日月距离和大小比例11

公元前3世纪末 埃拉托色尼估测地球周长13

公元前2世纪 依巴谷测定月地距离、编制星表等14

公元前46年 罗马颁行儒略历16

公元前28年 中国留存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17

公元2世纪 张衡发明漏水转浑天仪18

公元2世纪 托勒玫地心说和《天文学大成》20

约公元270年 陈卓整合中国古代星官体系23

公元724年 一行等首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25

公元10世纪中期 苏菲著《恒星图象》27

1054年 中国记录天关客星28

1092年 苏颂等建成水运仪象台30

1259年 伊尔汗国建造马拉盖天文台32

13世纪后期 郭守敬取得巨大天文成就33

1420年 乌鲁伯格建造撒马尔罕天文台36

1543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38

1576年 第谷在汶岛始建“天堡”40

1582年 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颁布格里历42

1609—1619年 开普勒发表行星运动定律43

1609年 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46

1632年 伽利略《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49

约1638年 加斯科因发明测微器51

1656年 惠更斯发现土星光环52

1668年 牛顿制成反射望远镜55

17世纪中期 格林尼治天文台等相继建成57

1676年 罗默测定光速59

1687年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61

1705年 哈雷发现周期彗星63

1717年 哈雷发现恒星自行65

1725—1747年 布拉德雷发现光行差和地轴章动66

1728年 哈里森制成航海钟68

1755年 康德《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出版70

1781年 威廉·赫歇尔发现天王星71

1782年 古德里克测定英仙座β的光变周期73

1783年 威廉·赫歇尔发现太阳本动75

1785年 威廉·赫歇尔由恒星计数推断银河系结构77

1789年 威廉·赫歇尔建成口径1.22米反射望远镜79

1796年 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出版81

1799—1825年 拉普拉斯《天体力学》出版83

1801年 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85

1814年 夫琅禾费发现太阳光谱中的暗线87

1824年 夫琅禾费创制带转仪钟的折射望远镜88

1838年 贝塞尔成功测出恒星视差89

1840年 德雷珀拍摄成功第一张天文照片91

1843年 施瓦贝发现太阳黑子周期92

1844年 贝塞尔预言天狼星有一颗暗伴星94

1846年 发现海王星的曲折历程96

1859年 基尔霍夫发现光谱学基本定律99

1864年 哈金斯发现气体星云101

1868年 让桑和洛克耶发现“太阳元素”氦103

1877年 斯基亚帕雷利宣称火星表面有沟道特征105

1888年 德雷耶尔《星云星团新总表》出版108

1890年 《亨利·德雷珀恒星光谱表》问世109

1897年 叶凯士望远镜落成112

1904年 海尔创建威尔逊山天文台114

1912年 莱维持发现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115

1913年 罗素刊布恒星光谱—光度图117

1914年 沃尔特·亚当斯等发现分光视差120

1915年 卡尔·施瓦西解出球对称引力场方程121

1917年 爱因斯坦创立静态宇宙模型123

1918年 沙普利发现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125

1919年 日全食观测证实光线的引力偏折127

1924年 哈勃确认M31和M33是河外星系129

1926年 哈勃创建河外星云形态分类序列132

1926年 爱丁顿《恒星内部结构》出版134

1927年 奥尔特建立银河系较差自转理论135

1929年 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速度—距离关系137

1930年 汤博发现冥王星139

1931年 施密特发明折反射望远镜141

1932年 央斯基发现宇宙射电144

1934年 中国建成紫金山天文台146

1938年 贝特和魏茨泽克建立恒星能源理论147

1939年 导出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质量上限149

1942年 海伊发现太阳射电辐射151

1944年 巴德发现两类星族153

1947年 安巴楚米扬发现星协156

1948年 大爆炸宇宙论和稳恒态宇宙论之争157

1948年 帕洛玛山天文台5米海尔望远镜建成160

1950年 奥尔特提出彗星云假说162

1951年 用新方法探测银河系旋涡结构164

1955年 席泽宗发表《古新星新表》166

1957年 威廉·福勒等建立化学元素合成理论168

1959年 苏联探测月球获得成功170

1960年代 赖尔研制成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72

1962年 贾科尼等发现宇宙X射线源174

1963年 马丁·施密特等发现类星体175

1963年 温雷布等在射电波段发现星际分子178

1965年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微波背景辐射180

1967年 休伊什等发现脉冲星182

1968年 美国开展系统的紫外巡天185

1969年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188

1970年 X射线卫星“自由号”升空190

1970年代 太阳系行星空间探测进入高潮193

1971年 林登-贝尔等提出银心存在大质量黑洞196

1973年 美国宣布发现宇宙γ射线暴198

1974年 赫尔斯和泰勒发现脉冲双星200

1977年 掩星观测发现天王星环202

1979年 发现首例引力透镜成像双类星体204

1980年代 赫克拉等完成大天区中等深度星系红移巡天207

1981年 古思提出暴胀宇宙模型210

1983年 “红外天文卫星”升空213

1986年 哈雷彗星的空间探测215

1987年 观测大麦云超新星1987A217

1990年 COBE卫星测得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219

1990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222

1990年代 美国建成口径10米的凯克望远镜227

1991年 美国发射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230

1992年 首次发现柯伊伯带天体233

1994年 观测彗星—木星相撞235

1995年 发现太阳系外主序星的行星237

1997年 “火星探路者号”携火星车考察火星240

1998年 观测Ⅰa型超新星发现存在暗能量242

图片来源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