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制度研究
  • 陈理娟著;赵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238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文物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意义5

一、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探索理论依据5

二、为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对策6

三、解决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具体实践问题6

第三节 研究内容7

一、中国当前大遗址保护制度需求分析7

二、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构架7

三、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安排8

第四节 研究方法10

一、制度分析方法10

二、文献研究法10

三、比较分析法11

四、案例分析法11

第五节 研究思路11

第六节 创新之处12

一、构建出“三位一体”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制度理论体系12

二、提出“五权分立”的大遗址产权制度12

三、提出“两个原则一个机制”的大遗址激励制度12

四、多学科交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引入13

第二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现状概述14

第一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实践概述15

一、大遗址基本情况15

(一)大遗址的数量15

(二)大遗址的分类16

(三)大遗址的分布16

(四)大遗址特征17

(五)大遗址资源属性17

二、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基本方式18

第二节 大遗址保护实践取得阶段性成就18

一、文物保护法制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18

二、各项文物保护基础调查工作全面展开19

三、遗产地保护意识逐步普及20

四、初步建立了国家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20

五、日益拓展了遗产地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1

六、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1

七、遗产地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日渐提高22

第三节 大遗址理论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国内研究文献述评22

一、对大遗址保护原则的研究22

二、对具体大遗址保护方法的研究23

三、对大遗址管理和经营模式的研究23

四、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4

五、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研究25

六、遗址保护中高新技术应用研究25

第三章 中外大遗址保护活动比较研究27

第一节 国外大遗址保护现状文献述评27

一、大遗址保护与其他经济产业27

二、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地居民生活关系28

三、遗产廊道、水下文化遗产专题研究28

(一)遗产廊道28

(二)水下文化遗产28

四、遗址保护高新技术应用研究29

第二节 中外大遗址保护比较研究30

一、中外大遗址保护意识比较30

二、中外大遗址立法保护的比较30

三、中外大遗址资金保障制度的比较32

四、中外大遗址资源价值定位比较32

第四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体系34

第一节 大遗址保护正式制度体系35

一、正式制度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35

二、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正式制度体系构建36

(一)国家层次正式制度39

(二)地方层次正式制度76

第二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非正式制度体系78

一、非正式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与正式制度的差异78

二、非正式制度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80

三、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非正式制度体系81

(一)惯例82

(二)民间意志84

第三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制度环境体系86

一、制度环境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86

(一)大遗址保护宏观制度环境88

(二)大遗址保护中观制度环境88

二、中国大遗址保护中制度环境体系的优化路径89

(一)加快依法治国的法制化进程89

(二)加速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家园建设90

(三)树立“文化幸福感”价值观90

(四)提升综合国力,确保政治制度大环境的稳定健康91

(五)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的国际影响力91

第五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需求分析92

第一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93

一、土地矛盾日益突出93

二、对大遗址进行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94

三、大遗址保护法制建设薄弱,法律缺失严重,文物执法力不强94

四、大遗址保护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95

五、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匮乏96

六、全民参与程度很低97

第二节 制度在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功能分析98

一、为大遗址利用提供约束99

二、为大遗址保护提供激励100

三、降低大遗址保护的成本102

第三节 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制度需求的集中体现103

第六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产权制度安排105

第一节 中国大遗址外部性问题表现及剖析105

第二节 大遗址资源产权相关概念阐释108

第三节 大遗址产权制度的作用分析109

一、大遗址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110

二、大遗址产权制度的外部性内在化作用110

三、大遗址产权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110

第四节 中国大遗址产权制度安排111

一、大遗址资源所有权112

二、大遗址资源使用权113

三、大遗址资源管理权114

四、大遗址用益权116

五、大遗址让渡权117

第七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激励机制安排119

第一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宏观激励机制120

一、中国大遗址资源“综合利用奖励原则” “三同时评估原则”121

(一)大遗址资源“综合利用奖励原则”121

(二)大遗址资源“三同时评估原则”121

二、全面推行“大遗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121

第二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中观激励机制安排123

一、大遗址交易成本理论分析123

二、大遗址交易成本降低的路径选择125

(一)大遗址资源价值信息采集评估成本的降低125

(二)大遗址制度安排和实施成本的减少125

(三)大遗址组织管理运行成本的降低126

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案例分析127

第三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微观激励机制路径选择131

第八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人才战略制度安排134

第一节 中国大遗址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分析135

一、建立文化遗产学科体系的现实需求135

(一)文化遗产学科的发展是国际和国内文化遗产事业飞速发展大环境的客观需要135

(二)建立文化遗产学科体系,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136

二、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家人才制度启示137

第二节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制度安排138

一、人才队伍培养畅通工程139

二、咨询服务畅通工程139

三、科学研究合作畅通工程139

第九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国家监管机制的完善141

第一节 大遗址国家监管机制制度需求理论分析141

一、国家功能经济学分析模型阐释142

二、有关大遗址保护集体行为困境143

(一)大遗址破坏性开发、经费不足问题是集体行动制度不完备的结果143

(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属于大遗址集体困境的突出问题145

第二节 加强国家监管协调机制的实施路径146

一、大遗址保护制度最大的设计者和配给者146

二、国家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利益集团不同利益诉求的协调者147

第三节 案例分析——以大明宫遗址保护为例149

第十章 中国大遗址保护“文化信仰”“可持续发展观”非正式制度的构建151

第一节 大遗址保护“文化信仰”非正式制度的形成151

一、大遗址保护“文化信仰”非正式制度的构建152

(一)大遗址资源“共同财富论”152

(二)大遗址保护事业是公益性事业152

(三)大遗址保护活动平等参与权152

(四)保护理念的传递153

二、大遗址保护“文化信仰”非正式制度传播中的几个关键问题153

(一)保护为主不代表大遗址“合理利用”工作属于从属地位154

(二)大遗址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鲜活的“生命体”154

(三)大遗址保护“文化信仰”的构建需要通过广泛的文化传播来实现155

第二节 大遗址资源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155

一、大遗址资源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155

二、利益统筹是大遗址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156

第十一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58

第一节 结论158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60

主要参考目录162

Abstract184

后记186

编后记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