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蔑视与反抗 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凤才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53669404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霍耐特-哲学思想-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蔑视与反抗 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总序1
导论1
第一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源17
第一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思想渊源19
一、哈贝马斯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影响20
二、福柯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影响22
三、黑格尔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影响23
四、米德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影响26
五、泰勒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影响29
第二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形成发展31
一、《权力批判》: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萌芽32
二、《完整性与蔑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雏形35
三、《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基本框架37
四、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补充、修正与完善39
五、建构承认理论的多元正义构想41
第二章 蔑视的社会动力学——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43
第一节 历史哲学与人类学:社会哲学的两条路径45
一、社会哲学只能被理解为社会病理学45
二、卢梭是现代社会哲学奠基人46
三、经过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直到尼采,现代社会哲学得以形成50
四、历史哲学与人类学是现代社会哲学的必经之路54
五、社会哲学未来发展与形式伦理58
第二节 自然支配批判:早期批判理论的基本模型60
一、自然支配批判的历史哲学模型:霍耐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61
二、早期批判理论与悲观主义历史哲学转向64
三、早期批判理论陷入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功能主义还原论69
四、外围人员的交往理论见解处于早期批判理论历史哲学模型阴影下71
第三节 社会性缺失:早期批判理论的理论困境76
一、霍克海默早期批判理论的社会学匮乏76
二、自然支配批判与《启蒙辩证法》82
三、后期阿多尔诺社会理论与社会性88
第四节 告别劳动范式:早期批判理论困境的解决95
一、福柯知识型历史话语分析停留在通往社会分析的门槛上96
二、福柯从历史话语分析转向社会权力分析100
三、福柯社会理论是对早期批判理论困境的“系统理论解决”103
第五节 交往范式新理解:从语言理论到承认理论119
一、社会发展只能用社会冲突动力学解释120
二、“交往范式只能理解为承认理论”122
三、劳动范畴的重要意义与批判理论发展124
第三章 蔑视与反抗——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127
第一节 为自我保护而斗争与为承认而斗争:社会冲突的两种模式129
一、为自我保护而斗争:从马基雅维里到霍布斯129
二、为承认而斗争:从伦理总体模型到交往理论模型134
三、为承认而斗争:从交往理论模型到意识哲学模型141
第二节 社会化与承认:青年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社会心理学重构151
一、米德著作中包含着重构青年黑格尔承认学说的最有效手段152
二、米德社会发展构想与青年黑格尔承认学说154
三、米德与青年黑格尔承认学说发生的自然主义“经验的转向”160
第三节 承认与蔑视:主体间性承认形式与个体认同的蔑视形式164
一、将社会生活划分为三个互动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164
二、爱、法权、团结与自信、自尊、自豪的对应关系166
三、强暴、剥夺权利、侮辱:个体认同遭遇的三种蔑视形式181
第四节 主体蔑视体验:社会反抗的道德动机186
一、马克思从未系统地把社会阶级斗争理解为具有道德动机的冲突形式187
二、索雷尔的阶级斗争道德理论模型与政治权力斗争190
三、后期萨特不能为资产阶级法权形式的道德价值留有空间193
四、植根于承认期待伤害的蔑视体验是社会反抗的道德动机,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体现着社会进步的现实动力源泉196
第四章 多元正义——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正义构想201
第一节 规范正义:将黑格尔法哲学作为正义理论203
一、所有个体主体的自由是黑格尔规范正义理论的前提204
二、普遍自由意志是黑格尔规范正义理论的核心207
三、自我实现、相互承认、教化之间相互协调是黑格尔规范正义理论的目标209
第二节 分配冲突:承认斗争的特殊形式217
一、分配冲突是“为承认而斗争”的特殊形式217
二、文化承认:第四种承认形式221
三、文化承认实质与社会群体的文化归属224
第三节 一元道德与多元正义226
一、霍耐特基本观点:从多元的社会正义构想出发是正确的227
二、社会承认关系质量应该构成社会正义构想的立足点229
三、社会承认关系质量应该关涉社会道德231
第五章 正义与关怀——霍耐特的“政治伦理学”233
第一节 消极自由与文化归属235
一、消极自由:文化多元主义的可能性条件236
二、积极自由实质与社会群体的文化归属237
三、政治自由主义与消极自由和文化归属238
第二节 作为反思性合作的民主241
一、共和主义与程序主义:当代民主理论的两种规范模型241
二、合作民主模型:当代民主理论的“第三条道路”243
第三节 人权政治的条件与限度248
一、霍布斯范式与康德范式:人权政治的两种范式248
二、人权政治与人权承认251
第四节 后传统共同体254
第五节 平等对待与道德关怀257
一、后现代伦理学与话语伦理学存的某种一致性258
二、平等对待与道德关怀的相互包容265
第六节 承认道德与形式伦理272
一、承认道德与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272
二、形式伦理是人格完整的主体间性条件280
第六章 当代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承认理论289
第一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批判理论三期发展291
一、批判理论建构、工业文明批判与批判理论第一期发展292
二、批判理论重建、现代性批判与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298
三、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与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313
第二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批判理论发展趋势326
第三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336
第七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及其多元正义构想分析评价367
附录391
一、霍耐特学术年表393
二、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成员简介405
三、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研究动向408
四、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学术活动409
参考文献415
后记427
热门推荐
- 3829090.html
- 2672104.html
- 3385701.html
- 2742670.html
- 3638621.html
- 3385325.html
- 709425.html
- 2243624.html
- 2789988.html
- 1802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9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2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4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