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生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生生物学
  • 孙成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018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水生生物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生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

编写说明1

绪论1

一、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1

二、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1

复习思考题3

第一篇 水生生物形态分类7

第1章 浮游植物7

第一节 藻类概述7

一、藻类的主要特征7

二、藻类的形态构造7

三、藻类的繁殖方式9

四、藻类的分类10

五、藻类的生态分布和作用11

第二节 蓝藻门12

一、形态构造13

二、繁殖14

三、分类14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22

第三节 隐藻门22

一、形态构造22

二、繁殖23

三、分类23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24

第四节 甲藻门24

一、形态构造24

二、繁殖24

三、分类24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30

第五节 金藻门30

一、形态构造30

二、繁殖30

三、分类30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34

第六节 黄藻门34

一、形态构造34

二、繁殖35

三、分类35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36

第七节 硅藻门37

一、形态构造37

二、繁殖38

三、分类39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52

第八节 裸藻门52

一、形态构造52

二、繁殖53

三、分类53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56

第九节 绿藻门56

一、形态构造56

二、繁殖57

三、分类57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73

复习思考题73

第2章 浮游动物75

第一节 原生动物75

一、形态构造75

二、营养和繁殖方式78

三、分类79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86

第二节 轮虫88

一、形态构造88

二、生殖与发育93

三、分类94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107

第三节 枝角类111

一、形态构造111

二、生殖与发育114

三、分类117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127

第四节 桡足类130

一、形态构造130

二、生殖与发育134

三、分类136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150

复习思考题152

第3章 底栖动物154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154

一、多毛纲154

二、寡毛纲160

三、蛭纲162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165

一、腹足纲166

二、瓣鳃纲170

三、头足纲177

第三节 节肢动物门181

一、甲壳纲181

二、昆虫纲201

第四节 棘皮动物门208

一、海百合纲208

二、海参纲210

三、海星纲212

四、海胆纲216

五、蛇尾纲222

复习思考题223

第4章 大型水生植物224

第一节 红藻门224

一、形态构造224

二、繁殖225

三、分类225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228

第二节 褐藻门228

一、形态构造228

二、繁殖229

三、分类229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232

第三节 轮藻门233

一、形态构造233

二、繁殖233

三、分类234

四、生态分布和作用235

第四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235

一、主要生态学特点235

二、种类概述236

三、生态分布和作用253

复习思考题253

第5章 其他水生生物254

第一节 腔肠动物254

一、形态构造254

二、分类255

第二节 毛颚动物261

一、形态构造262

二、分类263

复习思考题264

第二篇 水生生物生态学267

第1章 水生生物生态学概述267

第一节 生态学的概念和内容267

一、生态学的概念267

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268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268

一、环境的定义268

二、生态幅、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性268

三、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269

第三节 水环境的分区和水体类型270

一、水体的类型270

二、水体的生物分区271

复习思考题272

第2章 非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273

第一节 光的生态作用273

一、天然水体中的光照条件273

二、透明度274

三、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的关系274

四、光谱成分与植物的色素适应275

五、光与水生动物的行为276

六、光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277

七、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277

第二节 温度的生态作用278

一、天然水体的热学特征278

二、温度对水生生物的影响279

三、水生生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280

第三节 溶解盐的生态作用282

一、天然水体的盐度划分282

二、渗透作用和水生生物的渗透调节282

三、水生生物的盐代谢283

四、盐类成分对水生生物的意义284

五、盐度对水生生物的影响285

第四节 溶解气体的生态作用286

一、溶解氧286

二、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289

第五节 其他非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290

一、pH290

二、有机物290

三、底员291

四、水体的形态和水的运动292

复习思考题293

第3章 种群和群落294

第一节 种群294

一、种群结构294

二、种群的增长296

三、种群的生态对策和数量变动298

第二节 群落299

一、群落的结构299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301

复习思考题303

第4章 生态系统304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304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研究内容304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304

三、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304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05

一、有机物的生产和分解306

二、水生态系统中几种主要物质的循环306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308

一、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308

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310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和生态平衡311

一、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311

二、生态平衡312

复习思考题314

第5章 水体生物生产力和鱼产力315

第一节 生物生产力的若干概念315

一、生物生产315

二、生物量、现存量与收获量315

第二节 初级生产力316

一、毛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316

二、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317

三、初级生产力的测定318

四、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319

第三节 次级生产力320

一、次级生产的基本特点320

二、动物生产所需能量321

三、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力321

第四节 鱼产力322

一、鱼产力的影响因素322

二、鱼产力的估算323

三、水体鱼产力的合理利用324

复习思考题325

第6章 水污染的生物学问题326

第一节 水污染的类型及其对水生生物的作用326

一、典型水污染326

二、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作用327

第二节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327

一、指示种和污水生物系统327

二、生物指数333

三、数量和生物量指标334

四、毒性试验334

第三节 水污染的生物治理336

一、生物净化作用336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336

第四节 水体富营养化337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337

二、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评价338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339

四、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340

复习思考题341

第三篇 实验 实习345

第1章 浮游植物调查345

第一节 浮游植物调查方法概述345

第二节 浮游植物的定性348

实验一 蓝藻门348

实验二 隐藻门、甲藻门350

实验三 金藻门、黄藻门、裸藻门351

实验四 硅藻门353

实验五 绿藻门356

实验六 浮游植物定量359

第三节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调查363

实验一 黑白瓶法363

实验二 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法367

第2章 浮游动物调查372

第一节 浮游动物调查概述372

第二节 浮游动物定性373

实验一 原生动物373

实验二 轮虫374

实验三 枝角类377

实验四 桡足类380

第三节 浮游动物定量382

第3章 底栖动物调查388

第一节 底栖动物调查概述388

第二节 底栖动物定性390

实验一 环节动物390

实验二 软体动物391

实验三 底栖甲壳动物392

实验四 水生昆虫393

第4章 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395

第一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概述395

第二节 种类鉴别397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