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 刘洪涛,孙天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881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1

1.1 嵌入式系统简介1

1.2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1

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特征2

1.4 ARM系列处理器简介5

1.4.1 ARM7处理器系列5

1.4.2 ARM9处理器系列5

1.4.3 ARM9E处理器系列6

1.4.4 ARM10处理器系列6

1.4.5 ARM10E处理器系列6

1.4.6 ARM11处理器系列7

1.4.7 SecureCore处理器系列7

1.4.8 StrongARM和Xscale处理器系列7

1.4.9 Cortex和MPCore处理器系列8

1.4.10 各种处理器系列之间的比较8

1.5 本章小结9

1.6 思考题9

第2章 ARM体系结构与指令集10

2.1 ARM体系结构的特点10

2.2 ARM处理器工作模式10

2.3 寄存器组织11

2.3.1 通用寄存器12

2.3.2 状态寄存器13

2.3.3 程序计数器15

2.4 流水线16

2.4.1 流水线的概念与原理16

2.4.2 流水线的分类16

2.4.3 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18

2.5 ARM存储系统18

2.5.1 协处理器(CP15)19

2.5.2 存储管理单元(MMU)20

2.5.3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20

2.6 异常20

2.6.1 异常的种类21

2.6.2 异常的优先级21

2.6.3 构建异常向量表21

2.6.4 异常响应流程23

2.6.5 从异常处理程序中返回24

2.7 ARM处理器的寻址方式26

2.7.1 数据处理指令寻址方式26

2.7.2 内存访问指令寻址方式27

2.8 ARM处理器的指令集29

2.8.1 数据操作指令29

2.8.2 乘法指令35

2.8.3 Load/Store指令37

2.8.4 单数据交换指令42

2.8.5 跳转指令43

2.8.6 状态操作指令46

2.8.7 协处理器指令47

2.8.8 异常产生指令49

2.9 本章小结51

2.10 思考题51

第3章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2

3.1 ARM/Thumb混合编程52

3.1.1 Thumb指令的特点及实现52

3.1.2 ARM/Thumb交互工作基础53

3.1.3 ARM/Thumb交互子程序55

3.2 ARM汇编器支持的伪操作60

3.2.1 伪操作概述60

3.2.2 符号定义伪操作60

3.2.3 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伪操作63

3.2.4 汇编控制伪操作69

3.2.5 杂项伪操作72

3.3 ARM汇编器支持的伪指令80

3.3.1 ADR伪指令80

3.3.2 ADRL伪指令81

3.3.3 LDR伪指令81

3.4 汇编语言与C/C++的混合编程82

3.4.1 内联汇编83

3.4.2 嵌入型汇编85

3.4.3 汇编代码访问C全局变量87

3.4.4 C++中使用C头文件88

3.4.5 混合编程调用举例89

3.5 本章小结93

3.6 思考题93

第4章 嵌入式软件基础实验94

4.1 Realview MDK简介94

4.2 ULINK2仿真器简介95

4.3 使用Realview MDK创建一个工程96

4.3.1 选择工具集96

4.3.2 创建工程并选择处理器96

4.3.3 建立一个新的源文件97

4.3.4 工程中文件的加入98

4.3.5 工程基本配置98

4.3.6 工程的编译链接105

4.4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105

4.4.1 ARM汇编指令实验一105

4.4.2 ARM汇编指令实验二111

4.4.3 Thumb汇编指令实验113

4.4.4 ARM处理器工作模式实验114

4.4.5 C语言实例一117

4.4.6 C语言实验程序二119

4.4.7 汇编语言与C语言相互调用实例123

4.5 本章小结125

第5章 ARM应用系统设计126

5.1 SoC系统概述126

5.2 S3C2410概述126

5.3 S3C2410系统功能电路设计128

5.3.1 概述128

5.3.2 电源电路129

5.3.3 时钟电路130

5.3.4 复位电路131

5.3.5 JTAG接口电路131

5.3.6 Nor Flash电路132

5.3.7 Nand Flash电路134

5.3.8 SDRAM电路136

5.3.9 串行接口电路138

5.3.10 以太网接口电路140

5.3.11 蜂鸣器电路及其PWM电路140

5.3.12 按键电路140

5.3.13 实时时钟140

5.3.14 A/D转换器电路142

5.3.15 IIS音频接口电路142

5.3.16 SD卡接口电路143

5.3.17 LCD电路144

5.3.18 USB接口电路145

5.3.19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注意事项145

5.4 本章小结146

5.5 思考题146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147

6.1 I/O接口实验147

6.1.1 实验目的147

6.1.2 实验设备147

6.1.3 实验内容147

6.1.4 实验原理148

6.1.5 实验操作步骤149

6.1.6 实验参考程序150

6.2 串口通信实验151

6.2.1 实验目的151

6.2.2 实验设备151

6.2.3 实验内容151

6.2.4 实验原理152

6.2.5 实验操作步骤156

6.2.6 实验参考程序157

6.3 中断实验158

6.3.1 实验目的158

6.3.2 实验设备158

6.3.3 实验内容158

6.3.4 实验原理158

6.3.5 实验操作步骤163

6.3.6 实验参考程序165

6.4 键盘控制实验167

6.4.1 实验目的167

6.4.2 实验设备167

6.4.3 实验内容167

6.4.4 实验原理167

6.4.5 实验设计169

6.4.6 实验操作步骤169

6.4.7 实验参考程序170

6.5 实时时钟实验172

6.5.1 实验目的172

6.5.2 实验设备172

6.5.3 实验内容172

6.5.4 实验原理172

6.5.5 实验设计174

6.5.6 实验操作步骤175

6.5.7 实验参考程序176

6.6 看门狗实验177

6.6.1 实验目的177

6.6.2 实验设备177

6.6.3 实验内容177

6.6.4 实验原理177

6.6.5 实验设计179

6.6.6 实验操作步骤180

6.6.7 实验参考程序181

6.7 IIC串行通信实验182

6.7.1 实验目的182

6.7.2 实验设备182

6.7.3 实验内容182

6.7.4 实验原理182

6.7.5 实验设计187

6.7.6 实验操作步骤187

6.7.7 实验参考程序189

6.8 A/D转换实验191

6.8.1 实验目的191

6.8.2 实验设备191

6.8.3 实验内容191

6.8.4 实验原理191

6.8.5 实验设计193

6.8.6 实验操作步骤194

6.8.7 实验参考程序194

6.9 Nand Flash读写实验195

6.9.1 实验目的195

6.9.2 实验设备195

6.9.3 实验内容196

6.9.4 实验原理196

6.9.5 实验设计199

6.9.6 实验操作步骤199

6.9.7 实验参考程序200

6.10 本章小结202

第7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简述203

7.1 嵌入式Linux简介203

7.2 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203

7.2.1 交叉开发环境介绍204

7.2.2 安装交叉开发工具204

7.2.3 主机交叉开发环境配置206

7.3 Bootloader208

7.3.1 Bootloader的种类209

7.3.2 U-Boot工程简介210

7.3.3 U-Boot编译210

7.3.4 U-Boot的移植思路213

7.3.5 U-Boot的烧写214

7.3.6 U-Boot的常用命令215

7.4 Linux内核与移植221

7.4.1 Linux内核结构221

7.4.2 Linux内核配置系统222

7.4.3 Linux内核编译选项228

7.5 移植Linux2.6内核到S3C2410平台简述232

7.5.1 移植的概念232

7.5.2 设备驱动移植236

7.5.3 Nand Flash移植238

7.6 嵌入式文件系统构建239

7.6.1 文件系统简介239

7.6.2 嵌入式文件系统的特点和种类240

7.6.3 文件系统的组成246

7.6.4 利用BusyBox构建文件系统249

7.6.5 利用NFS调试新建的文件系统253

7.7 本章小结255

7.8 思考题255

第8章 嵌入式Linux实验256

8.1 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256

8.1.1 实验目的256

8.1.2 实验环境256

8.1.3 实验步骤256

8.2 移植U-Boot实验259

8.2.1 实验目的259

8.2.2 实验环境259

8.2.3 实验步骤259

8.3 烧写U-Boot实验269

8.3.1 实验目的269

8.3.2 实验环境269

8.3.3 实验步骤269

8.4 Linux内核编译与下载实验270

8.4.1 实验目的270

8.4.2 实验环境270

8.4.3 实验步骤271

8.5 Linux内核移植实验273

8.5.1 CS8900A网卡驱动移植273

8.5.2 Nand Flash驱动移植275

8.5.3 Yaffs2文件系统移植277

8.6 文件系统制作实验279

8.6.1 实验目的279

8.6.2 实验环境279

8.6.3 实验步骤279

8.7 编写Linux内核模块实验284

8.7.1 实验目的284

8.7.2 实验环境285

8.7.3 实验步骤285

8.8 编写带参数的Linux内核模块实验285

8.8.1 实验目的285

8.8.2 实验环境285

8.8.3 实验步骤285

8.9 编写Linux字符驱动程序实验286

8.9.1 实验目的286

8.9.2 实验环境286

8.9.3 实验步骤286

8.10 本章小结289

参考文献290

本书配套资料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