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组织学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组织学技术
  • 蔡勇,阿依木古丽·阿不都热依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209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生物组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组织学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组织样本制备技术1

第一节 组织样本采集1

一、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1

二、实验动物的解剖2

三、取样方法及注意事项3

四、细胞样本采集4

第二节 标本的固定4

一、固定的目的4

二、固定的对象5

三、常用的固定剂5

四、组织固定方法9

五、培养细胞的固定方法10

六、固定时应注意的事项10

七、组织固定后的洗涤11

第二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12

第一节 组织固定后的处理12

一、组织块修整12

二、洗涤12

三、脱水13

四、透明15

五、透蜡(浸蜡)与包埋16

第二节 石蜡切片18

一、石蜡切片前的准备18

二、切片方法19

三、切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21

第三章 冰冻切片制作技术22

第一节 冰冻切片的取样及处理22

一、样品的处理22

二、组织的速冻22

第二节 冰冻切片23

一、恒温冷冻切片机23

二、切片方法及步骤24

三、冰冻切片固定液选择25

四、冰冻切片染色方法25

五、冰冻切片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25

第四章 组织染色技术28

第一节 染色的原理28

一、染色的发展28

二、染料28

三、染色的原理30

第二节 染色方法32

一、整体染色法32

二、组织块染色法32

三、蜡带染色法32

四、切片染色法32

五、涂片染色法32

六、活体染色法33

第三节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33

一、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基本原理33

二、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基本方法33

三、二甲苯在H-E染色中的作用35

四、乙醇在H-E染色中的作用36

五、水洗的作用36

六、分化和蓝化37

七、切片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37

第四节 特殊染色方法38

一、瑞特染色法38

二、巴氏染色法38

三、迈-格-吉染色方法39

第五章 组织化学技术40

第一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织化学技术40

一、蛋白质的组成及分类40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染色方法41

第二节 脂类(脂质)的组织化学技术43

一、锇酸法显示非饱和脂质43

二、苏丹黑B染色法显示脂类44

三、Fischler脂肪酸染色法44

四、Daddi酒精性苏丹Ⅲ法44

五、高氯酸-萘醌(PAN)法显示胆固醇45

六、酸性苏木红法显示磷脂45

第三节 酶组织化学技术46

一、酶的分类46

二、酶的组织化学反应法47

三、影响显示酶的因素47

四、水解酶的显示48

五、胆碱酯酶的显示49

六、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51

七、Sato显示骨髓、血液涂片的过氧化物酶法52

八、琥珀酸脱氢酶52

第四节 多糖组织化学技术52

一、过碘酸-Schiff反应52

二、阿尔辛蓝-PAS法53

第五节 核酸组织化学技术54

一、Feulgen反应显示脱氧核糖核酸54

二、甲基绿-派洛宁显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54

三、核酸荧光染色55

第六节 凝集素组织化学技术59

一、凝集素的标记物59

二、染色步骤59

第七节 生物胺荧光组织化学技术61

一、Falck-Hillarp甲醛诱发荧光法61

二、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荧光法62

三、邻苯二醛显示组胺荧光法62

第六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64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发展64

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64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分类65

三、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65

四、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66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标本制备68

一、取样69

二、固定69

三、脱水、浸蜡及包埋70

四、切片70

五、烤片71

六、标本防脱落技术71

七、对照试验71

八、抗原修复71

九、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判断73

第三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74

一、直接法74

二、间接法74

三、补体法75

四、双重标记法75

五、非特异性荧光染色的抑制或消除76

第四节 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77

一、酶标记抗体法(酶标法)77

二、非标记抗体酶法77

三、免疫酶双标记法80

第五节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80

一、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81

二、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81

三、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操作步骤82

第六节 免疫金组织化学技术83

一、免疫胶体金技术83

二、蛋白A胶体金技术84

三、免疫金银染色85

第七节 免疫组织化学增敏方法86

一、多聚螯合物酶法86

二、催化信号放大系统87

第八节 双重或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88

一、基本染色形式89

二、阻断法单酶或双重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90

三、阻断法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91

四、非阻断法单酶或双酶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91

五、非阻断法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92

六、其他类型组合的双重免疫染色92

七、三重免疫染色93

第九节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93

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断原则93

二、非特异性染色94

三、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94

第七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99

第一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99

一、核酸的分子结构99

二、核酸的理化性质100

三、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101

四、核酸探针的种类101

五、核酸分子杂交的类型102

第二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102

一、杂交前准备102

二、杂交104

三、杂交后处理105

四、检测105

五、对照试验105

第三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05

一、荧光原位杂交探针106

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类型106

三、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07

第四节 原位PCR技术107

一、原位PCR的基本原理107

二、原位PCR的技术类型108

三、原位PCR的技术特点109

第五节 双重和多重原位杂交技术110

一、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110

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111

三、两种放射性核素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111

第六节 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11

一、原位杂交在先112

二、免疫组织化学在先112

第八章 光学显微镜技术114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114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114

二、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115

三、光学显微镜技术指标117

四、光学显微镜照明技术119

五、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120

第二节 倒置显微镜121

第三节 相差显微镜121

一、相差显微镜成像原理122

二、相差显微镜装置123

第四节 荧光显微镜123

一、荧光的产生123

二、荧光显微镜的组成124

三、荧光素125

四、荧光显微镜主要用途126

五、荧光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注意事项127

第五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127

一、基本原理128

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29

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特点130

四、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模式130

五、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应用133

六、双光子(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34

第六节 其他光学显微镜技术135

一、暗视野显微镜135

二、近场光学显微镜136

三、原子力显微镜138

第九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141

第一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141

一、透射电镜术的基本原理141

二、超薄切片技术143

三、观察与记录149

四、冷冻超薄切片技术150

五、冷冻断裂技术151

第二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152

一、扫描电镜术的基本原理152

二、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的基本方法154

三、特殊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方法157

第十章 显微图像分析技术159

第一节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159

第二节 生物显微图像分析系统160

一、生物显微图像分析系统的组成160

二、生物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软件组成162

第三节 显微图像处理164

一、数字图像处理原理164

二、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164

第四节 生物显微图像分析170

一、二维几何参数测量170

二、体视学参数测量172

三、光度学参数测量175

第五节 显微图像分析质量控制177

一、图像分析的误差因素177

二、图像分析误差的计算178

三、图像分析的误差控制179

第六节 国内外图像分析仪180

一、国产图像分析仪的情况简介180

二、国外图像分析仪的情况简介181

第十一章 流式细胞术183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原理和组成183

一、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基本原理183

二、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184

第二节 荧光素186

一、荧光186

二、荧光素的特性186

三、常用的荧光素188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样本制备和标记方法189

一、实验准备阶段189

二、样本处理189

三、荧光染色190

四、细胞分选190

第四节 流式细胞仪的数据处理190

一、数据的显示190

二、数据的分析191

第五节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191

一、细胞周期检测191

二、细胞凋亡检测192

三、细胞增殖检测192

四、细胞膜标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192

五、细胞质标记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192

六、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192

七、染色体分析194

第十二章 组织芯片技术195

第一节 生物芯片195

一、生物芯片简介195

二、生物芯片的种类196

第二节 组织芯片技术197

一、组织芯片的制备197

二、组织芯片结果分析199

三、组织芯片的优点与问题200

第十三章 细胞凋亡检测技术202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202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法203

二、荧光显微镜检测法203

三、电子显微镜观察法204

第二节 凋亡的细胞膜结构改变检测205

第三节 凋亡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206

一、PI染色法206

二、Hoechst-PI染色法206

三、Annexin法206

第四节 细胞凋亡的TUNEL法检测207

一、过氧化物酶标记测定法207

二、荧光素标记测定法207

三、生物素-dUTP/酶标亲和素测定法208

第五节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和酶的检测208

一、Fas抗原的检测208

二、Bcl-2蛋白的检测208

三、P53蛋白的检测208

四、caspase3活性的检测209

五、PARP活性的测定209

第六节 细胞凋亡DNA裂解的检测209

一、凋亡细胞DNA裂解的电泳检测法209

二、细胞凋亡DNA裂解的免疫化学检测法210

三、细胞凋DNA裂解的原位末端标记法210

四、彗星分析技术211

主要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