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事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
  • 许少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9512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问题意识与主要观点1

一 诉前证据收集的问题意识1

二 诉前证据收集的研究价值5

三 诉前证据收集研究述评7

四 本书的理论线路及可能的突破10

五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12

第一章 诉前证据收集的概念意涵15

引言15

第一节 证据收集与证据调查16

一 证据调查的内涵16

二 证据收集与证据调查的分离19

三 立法和司法的称谓21

第二节 证据收集与证据提供23

一 证据收集在传统证明责任理论中的地位23

二 证据收集与证据提供的区别26

第三节 诉前证据收集与诉后证据收集29

一 诉前证据收集的制度性特征29

二 诉前证据收集与诉后证据收集的区别31

结语:诉前证据收集的概念32

第二章 诉前证据收集的根据34

引言34

第一节 诉前证据收集的理论根据34

一 诉讼模式和诉讼理念的转变34

二 诉讼程序一体论36

三 诚实信用原则37

四 预防诉讼和避免诉讼43

五 准备诉讼和促进诉讼49

第二节 诉前证据收集的法律根据51

一 当事人起诉的条件51

二 先行调解的规定52

三 证明责任的规定55

四 举证时限57

五 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60

第三节 诉前证据收集的实践根据61

一 诉讼迟延61

二 现代型诉讼的出现64

三 中国的司法改革71

结语76

第三章 域外诉前证据收集的两种模式79

引言79

第一节 当事人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80

一 形式、手段相对多元80

二 当事人是运作程序的中心82

三 有严格的条件要求84

四 诉前证据收集的范围相对宽泛85

五 法律后果明确87

第二节 法院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88

一 诉前证据收集的形式88

二 法院是程序运作的中心90

三 条件要求更加严苛91

四 诉前证据收集的范围相对较窄93

五 具有相应的法律效果93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异同及成因94

一 两种模式的共同点95

二 两种模式的不同点96

三 两种模式相异的成因98

第四节 两种模式的优势与局限101

一 当事人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的优劣101

二 法院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的利弊104

结语105

第四章 中国诉前证据收集的类型107

引言107

第一节 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107

一 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的含义107

二 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的方法108

三 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的效果112

第二节 社会性诉前证据收集112

一 委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收集证据112

二 申请律师见证113

三 委托鉴定机构鉴定115

四 委托公证机构公证116

第三节 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131

一 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的形式131

二 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的法律根据131

第四节 中国诉前证据收集类型的局限135

一 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和社会性诉前证据收集的局限135

二 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的局限136

结语138

第五章 中国诉前证据收集模式的探索140

引言140

第一节 两种模式与中国实际的契合度140

一 当事人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140

二 法院主导的诉前证据收集模式不符合中国的认知习惯142

第二节 如何对待中国现有的诉前证据收集类型146

一 鼓励当事人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146

二 强化社会性诉前证据收集147

三 重视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148

第三节 中国诉前证据收集类型的增设149

一 对“诉前证据保全”形式的再认识149

二 增设当事人申请法院诉前收集证据类型的理由151

第四节 当事人申请法院诉前证据收集的条件156

一 当事人诉后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156

二 当事人诉前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157

结语167

结论170

一 主要观点170

二 创新与局限175

附录1 论民事起诉前之证据收集176

附录2 诉前证据保全之适用193

附录3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探讨208

参考文献227

后记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