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年报 1991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年报 1991年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年报 1991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部分 获奖成果摘要3

澄清中药材砂仁、贯众等六种混乱品种的研究 杨兆起等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推广应用 夏振民等3

钴-60辐照中药灭菌质量评价研究 王宝琹等3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空斑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并首次应用于疫苗免疫性和毒株抗原性研究 俞永新等4

N-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发现及质量研究 刘玉芬等4

常用中药(黄芪)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王宝琹等5

中药马兜铃类专题研究 王宝琹等5

家养麝香活体取香质量评价研究 王宝琹等6

出血热病毒Z10株的筛选及其用于疫苗生产 俞永新等6

出血热患者肝活检组织病毒定位和微循环障碍研究 俞永新等6

制霉素(中国制霉菌素)组分的系统研究 王绍文等7

梅毒密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研究—TP-ELISA及TPHA试剂盒的研制 王薇媛等7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检定和检定标准的研究 丁锡申等8

DKA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陈雪岩等8

第二部分 已发表的论文题录11

考察日本汉药的生产和研究 杨兆起等11

复方蟾酥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粟晓黎等11

羌活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测定 粟晓黎等11

三波长法测定二陈丸中陈皮甙的含量 王宝琹等11

薄层扫描法测定白芍及复方白芍片中芍药甙的含量 张庆生等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竭中血竭素含量 鲁静等11

薏苡仁及其伪品的鉴别 张南平等1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药品质量 杨腊虎12

国产RC-2型溶出度仪性能测试方法 杨腊虎等1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砷、铅 田金改等12

第二次全国中药材鉴别经验交流会情况报道 崔秀英12

6×8倍体小黑麦花药壁及药粉粒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肖新月等12

贵重动物药材蛤蟆油及其伪品的鉴别 肖新月等12

水蔓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马翠英12

咳必清熔点测定探讨 杨腊虎等13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 杨腊虎13

相溶度分析法测定化学药物的纯度 杨腊虎13

地黄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杨腊虎等13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2.游离和结合胆汁酸的薄层定性比较 张启明等13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3.红外光谱的测定和比较 张启明等13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4.微量元素的测定和比较 张启明等14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5.游离和总氨基酸的测定和比较 张启明等14

气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中胆固醇的含量 张启明等14

活体牦牛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张启明等14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7.游离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测定和比较 张启明等14

羟氨苄青霉素以碘量法和硫醇汞盐法测定含量的比较 刘春霞等15

乙基西梭霉素国际标准品国际协作标定 毕汝仁等15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含量的微生物测定法探讨 张治锬等15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引流熊胆中牛黄熊去氧胆酸和牛黄鹅去氧胆酸的含量 张启明等15

《标准物质及其应用技术》第三章 医药标准物质 朱霁虹15

大麻中大麻活性成分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建立及国内大麻主要产区大麻活性成分含量的普查 朱霁虹等15

模糊聚类法分析头孢菌素结构及其免疫交叉反应的关系 胡昌勤等16

模式识别法评价药品质量 胡昌勤等16

氨苄青霉素中致敏性杂质的比较分析及产品致敏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胡昌勤等16

头孢菌素结构和其聚合反应关系的探讨Ⅰ.结构对反应类型的影响 胡昌勤等16

头孢菌素结构和其聚合反应关系的探讨Ⅱ.结构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胡昌勤等16

固态状态下头孢菌素聚合反应的探讨 胡昌勤等16

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 金少鸿等17

氨苄青霉素抗体的不均一性及对过敏反应的影响 金少鸿等17

链霉素和蛋白质结合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胡昌勤等17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研究Ⅲ.HPLC分析链霉素中致敏性杂质 胡昌勤等17

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的结构基础探讨 胡昌勤等17

离子对凝胶色谱法分离头孢菌素中高分子杂质 胡昌勤等17

离子对凝胶色谱分离头孢菌素中高分子杂质实验条件的选择 胡昌勤等17

生化药品质量与标准工作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徐康森18

以鸡冠透明质酸钠为底物测定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张培培等18

人血白蛋白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 胡可可等18

四种锝〔99mTC〕药盒中细菌内毒素检查 胡可可等18

略谈药品注射剂之热原 夏振民18

部颁试行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标准》(修改稿)征集意见汇总 郭红等18

用放射性活度计测定67Ga中杂质66Ga的含量 姜金岭等18

药检特殊毒理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林飞19

新药苦豆碱致突变性的研究 林飞等19

特殊毒理试验中受试物的预处理方法 林飞19

放射免疫分析法在LH体外微量生物测定中的应用 黄颖等19

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质控血清制备 沈洪征等19

治疗用hGH测定方法国际研讨会 冷炜19

第三批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及其协作标定 张瑞亭等19

DNA重组修复试验检测39种药品和化学品诱变性的研究 林飞等20

荧光法测定果蝇体内脂褐素含量 林飞等20

金黄色地鼠外耳道皮脂腺增大药理模型的研制 林飞等20

复方胃乃安的药理学研究20

1.主要药效学考察 李波等20

复方胃乃安的药理学研究20

2.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李波等20

复方胃乃安的药理学研究20

3.组方合理性分析 李波等20

丹参及复方丹参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谭德讲等20

α-细辛醚药效与毒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袁惠南等21

活体牦牛人工培植牛黄药理作用的研究 袁惠南等21

菊三七研究概况 袁惠南等21

150个常用中药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 谭德讲等21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探析 谭德讲等21

培植牛黄药理作用的研究 袁惠南21

综合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的研究22

Ⅱ.药材加工与生产中副产品开发利用的研究 袁惠南等22

综合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的研究22

Ⅲ.改进生产工艺、充分利用药材资源的研究 袁惠南等22

综合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的研究22

Ⅵ.中药工业化生产中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袁惠南等22

引流熊胆与熊胆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袁惠南等22

1990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述 袁惠南等22

仪器分析与药品质量研究 凌大奎22

1990年版《药品红外光谱集》检索软件介绍 陈国宁等23

气相色谱法测定康齿宁乳膏中丁香酚含量 张朝选等23

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酯异丙基异腈溶液的含量 张朝选等23

湖北山麦冬化学成份研究 凌大奎等23

湖北山麦冬中正丁氧基果糖甙的分离鉴定 朱永新等23

麦冬挥发油化学成份研究 朱永新等23

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凌大奎23

中国植物治疗学及其前景(摘要) 周海钧24

新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若干统计问题 周海钧24

基因工程产品的质量评价 周海钧24

新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周海钧24

中药新药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浅见 周海钧24

定量药理学的概念 周海钧24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八种国际生物标准品(上) 周海钧24

新的合理用药国际网络 景洪军25

药品质量特性与质量标准 邹建等25

首届全国药品情报信息管理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景洪军25

1 990年药品质量分析 景洪军25

世界卫生组织第四十次生物检定专家会议小结 周海钧25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八种国际生物标准品(下) 周海钧25

劣药苦口利于谁 邹建等25

杂交瘤细胞系产生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研究 李秀华等26

GC与BH9两种培养基用于淋球菌药敏试验的比较 袁曾麟等26

不同剂量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的反应 李凤祥等26

多位点酶电泳技术及其在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类中的应用 李凤祥等26

我国脑膜炎奈瑟氏菌不同血清群株DNA G+Cmol含量的测定 张国来等26

淋病奈瑟氏菌及其分类学研究进展 高恩明等26

淋病奈瑟氏菌培养基和保护剂的研究 高恩明等26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分型噬菌体的研究和应用 李笃唐等27

PPD制备与质量控制 王国治27

产单核白细胞李斯特氏菌的检定和流行病学 李笃唐等27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群标准菌株的建立及其群血清的应用 李笃唐等27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血清群研究Ⅱ.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血清参考菌株的筛选和建立 李笃唐27

淋病奈瑟氏菌免疫血清的研究 高恩明等27

北京地区临床分离结核菌噬菌体分型 王国治等28

结脑患者脑脊液中结核菌可溶性抗原检测方法建立 王国治等28

《中国八十年代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光滑型布氏菌104M和耶氏菌(O∶9)脂多糖可溶性抗原的提取及其免疫学特性 李恪梅等28

《中国八十年代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14株疑似猪种布氏菌的鉴定 李恪梅等28

绵羊体分离的几株布氏菌地方株鉴定 杨静华等28

纯卡介菌素对人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 黄建等28

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产色素的非01群霍乱弧菌 刘长暖等29

十年来布氏菌制剂的进展和前瞻 黄建29

伤寒Vi荚膜多糖菌苗的研究 计国欣等29

布洛克兰沙门氏菌肠炎两例报告 计国欣等29

对BCG预防结核病的评估 黄建29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的研究Ⅴ.犬种菌变态反应原性 黄建等29

布氏菌的变异 黄建29

一株哈达尔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计国欣等30

用层析法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 纪绍梅等30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剂盒的研制 王薇媛等30

腹泻病人粪便检出阴沟杆菌报告 吴采菲等30

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对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进行血清学分型 俞永新等30

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比较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毒株的抗原性 俞永新等30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 林海祥等31

裂谷热病毒弱毒株的筛选方法及其弱毒的分子机制 聂子林等31

兔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的改进和应用 林海祥等31

杆状病毒载体及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进展 聂子林等31

EHF灭活疫苗扩大人体试用的效果观察 俞永新等31

一株广谱中和抗原性出血热病毒的发现 俞永新等31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研究进展 俞永新31

HFRS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适应及其疫苗的初步研究 聂子林等32

用普通Vero细胞代替Vero-Eb细胞进行EHF病毒空斑形成试验 聂子林等32

HEPES对狂犬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增强效应 聂子林等32

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聂子林等32

HEPES对HFRS病毒致细胞病变的诱导增强作用 聂子林等32

不同来源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聂子林等32

肿瘤:生命运动过程中的“异化”产物 聂子林32

不同来源HBsAg的氨基酸组成及糖基化程度的比较 王佑春等33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15年结果 戴斌等33

传代细胞与疫苗生产 戴斌等33

AIDS疫苗的研究动向 蒋一得等33

絮状试验用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标准品的国际协作标定 俞永平等33

破伤风毒素AB片段的纯化及其活性 雷殿良等33

破伤风毒素重链N-末端B片段的纯化 雷殿良等33

新发现的几个微生物超微结构 谢念铭等34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寄生菌的研究 谢念铭等34

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部分理化检定方法的研究 张占全等34

基因工程人α2a型干扰素某些理化性质的研究 丁锡申等34

SDS—PAGE垂直板电泳技术鉴定脆弱拟杆菌及相关菌株的探讨 魏涛等34

破伤风毒素及其片段的免疫效果 雷殿良等34

悉生SCID小鼠的研究Ⅰ.SCID小鼠肠道厌氧菌丛的分离及鉴定 魏涛等34

基因工程人白细胞介素—2中微量外源DNA的检测 李佐刚等35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株基因组突变位点的确定 饶春明等35

C?酯酸抑制剂(CI-INH)的研究进展 程雅琴35

应用PKA抑制法测定C?抑制剂功能活性 周勇等35

加热灭活病毒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王立兰35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补体活性试验条件的比较 王立兰等35

日本绿十字中央研究所概况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研究动态介绍 王立兰35

T和NK细胞联合免疫功能缺陷型-PBI/2-beige裸鼠的培育及其在癌生物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孙靖等36

人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中鼠源性病毒的检测 吴惠英等36

小鼠白血病 吴惠英36

生物检定中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邢瑞昌36

使用人血浆的好处和危害 王立兰36

用于乙肝疫苗效力检定的NIH-9小鼠种群的建立 邢瑞昌等36

蛋白G和蛋白A亲和层析技术在提纯大鼠IgG方面的效果比较 贺争鸣等37

实验小鼠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及应用 贺争鸣等37

装配式恒温恒湿洁净室生产繁殖裸鼠小结 王秀清等37

抗感冒药中大蒜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赵淑杰等41

复方芪麻合剂质量标准的研制 苏健等41

第三部分 待发表的论文及资料(摘要)41

复方栀子冲剂质量标准的研制 苏健等42

复方大黄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杨颖等42

王浆中10-羟基癸烯酸含量测定方法评价 张庆生等43

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心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马翠英等43

芸芝精华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马翠英等44

独活寄生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蓝煜44

山王牛黄清心丸中微量铅镉锡的测定 田金改等45

进口天然制剂药日本の心丹的检验 张伟45

五味子及更年安中五味子甲素乙素HPLC测定 刘燕46

新药蛹虫草菌粉对照品虫草素的标定 车明凤46

对检品蛤蟆油标准的讨论 肖新月等47

注意伪品防己的泛滥 肖新月等47

中药材金银花质量研究Ⅱ.生药学研究和商品鉴定 肖新月等48

细胞形态计量学与图像分析系统简介 张南平等49

家、野麝香形态学比较与研究 刘宝玲等49

一种伪品沉香的检验 刘宝玲等50

中药马兜铃的本草考证 刘宝玲50

山楂类药材性状及组织鉴别 邵文燕等51

非常用中药——民间药民族药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的输入 刘文启等51

中药标本馆药材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 刘文启52

盐酸小檗硷质量控制的探讨 朱维华52

灭菌王消毒液中有效成份的测定 朱维华53

《中国药典》1990年版酚磺乙胺含量测定方法的修订 张红53

1991年抽验化学药品的质量分析 魏玲等54

9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薄层色谱法”注释 严克东54

消炎痛有关物质的薄层检查 吴健敏等54

热分析法测定药物的多晶型 杨腊虎55

三种生理活性成分测试法 杨腊虎等56

酵母细胞表面易热性抗原(TLAC)的分离和鉴别 杨腊虎等56

吲哚美辛热特征的研究 杨腊虎等57

牡丹皮中水溶性活性成份测定 杨腊虎等57

小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测定方法研究 俞如英57

未知毒品样品的检测 南楠等58

复方可待因糖浆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检测 南楠等59

盐酸海洛因化学对照品的制备 鲍兴华等59

毒品海洛因检定报告 鲍兴华等59

复方樟脑酊中微量吗啡的分离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朱霁虹等60

磺苄青霉素钠的分析与标准品建立 刘玉芬60

首批灰黄霉素对照品的标定 丁宏等61

第一批琥乙红霉素对照品的建立 毕汝仁等61

核糖霉素碱结晶纯品的制备及其薄层层析方法的建立 毕汝仁等62

第一批制霉素标准品的建立 田淑玲等63

庆大霉素第十二批国家标准品的制备 田淑玲等64

第一批头孢噻肟钠标准品的建立 张力等65

麦白霉素与麦迪霉素动物体内血药浓度比较 薛闻鹂等65

1991年麦白霉素抽验结果分析 薛闻鹂等66

麦白霉素、麦迪霉素及纯组分A1、A2、A6MIC比较 薛闻鹂等66

不同检定菌测定麦白霉素与纯组分的效价比较 薛闻鹂等67

麦迪霉素制剂稳定性试验 张锦茹等67

从无味红霉素检品的仲裁看检定工作重要性 张锦茹68

氯霉素第十二批国家标准品的制备 赵嘉才等68

谈谈抗生素标准品分装工作点滴体会 赵嘉才69

强力霉素、杆菌肽、双氢链霉素、麦迪霉素标准品的稳定性考察 赵嘉才等70

HT-1液体比浊度仪与日本NDH-1001DP浊度计的性能比较 张治锬70

麦迪霉素口服制剂溶出度比较 张治锬等71

浅谈培养基的质量对抗生素效价检定的影响 吴铨等72

中药蜜丸中微量丝裂霉素C的鉴别 吴铨等72

对1990年北京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的统计 任美端等73

抗生素室档案的建立发展与利用 任美端74

1991年四环素抽验工作小结 王立新等74

国产99mTc-MAG3注射液及Sn(Ⅱ)-MAG3冻干品药盒的质量分析 黄清泉75

纸层析法分析99mTc-DTPA注射液的放射化学纯度 黄清泉等75

镓〔67Ga〕标记DTPA 黄清泉等76

全国放射性核素活变测量比对 姜金岭76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工作品的制备和分发 陈明77

对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修改稿的意见 刘金秀等77

多酶片的质量考察 刘金秀等78

药用弹性酶的效价测定 柴玉生等78

电位滴定法测定胰激肽释放酶活力的测试条件探讨 杨化新等79

SDS-PAGE测定多肽分子量方法的改进 杨化新等79

毛细管电泳仪的评议报告 徐康森79

虎骨与马鹿、梅花鹿、猪、羊、狗腿和椎骨胶的理化、生化成分的对比研究Ⅱ.虎骨与其它四种腿骨胶、椎骨胶的等电点测定 杨昭鹏等80

虎骨与马鹿、梅花鹿、猪、羊、狗腿和椎骨胶的理化、生化成分的对比研究 Ⅰ.六种腿骨胶、椎骨胶氨基酸成分分析 徐康森等80

虎骨与马鹿、梅花鹿、猪、羊、狗腿和椎骨胶的理化、生化成分的对比研究Ⅲ.虎骨与其他四种腿骨胶、椎骨胶的粘度对比实验 滕毓敏等81

虎骨与马鹿、梅花鹿、猪、羊、狗腿、椎骨胶的理化、生化成分的对比研究 Ⅳ.六种骨胶及骨粉的微量金属元素的对比分析 徐康森等81

WHO性激素免疫分析EQA样品测定结果 沈洪征等82

绒促性素(HCG)抗体的制备与检验 沈洪征等82

HCG放射免疫质控血清制备 沈洪征等83

绒促性素(HCG)酶联免疫标准品的研制 沈洪征等84

人生长激素(HGH)的测定方法(综述) 李湛君84

人生长激素(HGH)在体生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李湛君等85

人生长激素抗血清的制备 胡新等86

两种进口降钙素放射免疫测定盒的比较研究 黄颖等86

调钙激素血清水平的测定 冷炜等87

HMG的提取、纯化及检定(综述) 景志坚等88

降钙素生物效价测定 钱德明等89

HMG首次参考品(生测用)制备、标定 钱德明等89

磷酸组织胺第十次对照品制备报告 钱德明90

《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一书编写情况 苏德模91

中国药典90版增补微生物限度的品种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起草说明 苏德模等91

胆红素的药理与毒性研究 吴师竹等92

胆红素的研究与评价 吴师竹92

紫地宁血散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祁景琴等93

骨痹颈痛冲剂长期实验与评价 李瑞芬等93

抗癫痫新药“7903”小鼠致畸胎试验 宋谊平等94

三种重组修复试验方法检测七种化学品的诱变性 林飞94

冰凌茶的一般毒理学实验及评价 林飞等95

长寿长乐补酒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作用 路岐祥等95

抗炎免疫抗肿瘤药理实验室的建立及实验方法的规范化研究 路岐祥等96

天然牛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玮等96

蝮蛇抗栓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袁惠南97

藻酸双酯钠所致的不良反应 谭德讲等98

紫雪散药理试验报告 袁惠南98

民间传方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袁惠南等98

一种新的快速超感的DNA损伤检测法——SOS微量显色法 杨玫等99

HPLC法测定甲基炔诺酮、己酸孕酮和戊酸雌二醇含量 姚振萍等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烯雌醚的含量及杂质的限量检查 周晔等100

国产米非司酮中杂质的分离和鉴定 武秀娟等101

新型PEO/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 刘青等101

聚氧化乙烯(PEO)/聚乙烯醇(PVA)共混体系的研究 刘青102

羟基磷灰石及生物玻璃复合涂层人工关节的生物学评价——溶血试验 田文华等103

高效吸血纤维的眼结膜刺激试验 雷学惠等10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细胞毒性实验 曹红英等104

关于扩大WHO药品质量保证合作中心职能的报告 汪开敏等104

国外抗生素研究及质量检定进展 汪开敏104

基因工程药品质量检测—中国医学科学院1990级研究生班讲课 汪开敏105

工作研究报告 汪开敏105

检定所计量认证工作总结 汪开敏等105

考察报告 汪开敏106

细胞生长和抑制因子研究和药用进展 汪开敏106

卫生杀虫剂质量检测研究进展 邹建等106

假麦迪霉素案情分析 解书平107

对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档案立卷标准和方法的若干探讨 朱莲芬107

《中国药事》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 张瑞亭等108

《中国药事》简介 张瑞亭等108

贯彻《药品管理法》推动GMP的实施 魏殿鸿109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起草工作总结 丛佳110

努力办好《药品监督通讯》 任玫玫111

设立青年基金培养青年后备人才 申红波等111

1991年药检处计算机系统建立 孙旭东112

我所档案分类方法的建立 王菱章112

抗菌素对文原体污染检测的影响 郭玮等113

检测支原体培养基的选择 郭玮等114

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郭玮等114

HI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检定 彭建红等115

单克隆抗体的薄层琼脂糖等电聚焦 陆明等115

腹水中单克隆抗体IgM的含量测定 罗玉芳116

大鼠抗-HBs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高尚先等117

小鼠抗-HBs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高尚先等117

细胞培养与支原体污染 李德富117

医学菌毒种库微机管理系统的建立 安瑞平等119

两种淋球菌生化鉴定培养基的评价 高恩明等119

168株脑膜炎奈瑟氏菌血清学分群的研究 李亚楠等120

2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李笃唐等120

个旧市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流行病学的监测调查 李笃唐等121

食品中产单核白细胞李斯特氏菌的检定及其流行分布 李笃唐等121

不同毒力布氏菌及耶氏菌O9全细胞蛋白多肽及脂多糖组成分析 李恪梅121

新疆绵羊体内分离拟布氏菌的鉴别试验 冯培忠等122

低温保存布氏菌复苏效果观察 李恪梅122

犬体200株布氏菌的判定与特性 黄建123

丹麦2株卡介苗观察点现场考核小结 黄建123

中国犬种布氏菌的分离和特性(综述) 黄建124

制品生产用及地方疑难布氏菌DNA基因同源性的研究 王晓英等124

绿脓杆菌三个新血清型菌株的噬菌体检定 乔莱艳等125

BCG致敏的人巨噬细胞对T淋巴细胞CD系统的刺激 薛平125

Collison气雾替代Tri-R气雾用于豚鼠分枝杆菌呼吸道感染 薛平126

Tu和Tr细胞在BCG抗结核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 薛平126

振荡分散卡介苗菌团对其活力的影响 寇丽杰等127

不同菌株制备的卡介苗稳定性观察 贾淑珍等127

统一生产用BCG菌株后菌苗效力与保护力 王国治等128

中成药抗痨灵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王国治等129

五所卡介苗大量人群接种后异常反应观察 王国治等129

4℃冷藏噬菌体效期的探讨 王峥等130

PPD-B对BCG免疫结核菌感染人群交叉免疫应答 王国治等130

实验室现存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 赵桂芳等131

二株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 赵桂芳等131

钩端螺旋体用健康兔血清的生产方法改进及质量控制的探索 高吉元等131

陕西省华县首次分离发现赖型钩端螺旋体 秦进才等132

安康地区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的调查 秦进才等132

北京地区首次检出拜伦型钩端螺旋体病例 秦进才等133

钩体临六型毒力株和非毒力株外膜抗原的SDS-PAGE凝胶图谱差异 蒲丛等133

火箭电泳法检测钩体苗抗原含量 蒲丛等134

按新版规程对钩体苗的检定 蒲丛等134

1991年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新制品毒性效力检定 梁雅文等134

英国百日咳分型血清的检定 祖涛等135

我国百日咳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的进展与现状 姚秀贞136

粗糙型霍乱弧菌的检定 陈天寿等137

三种不同配方的七叶苷生化培养基的比较试验 陈天寿等137

新研制口服霍乱菌苗的检定 罗建辉等138

肠菌宁生产用菌种及胶囊制品的检定 罗建辉等138

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免疫原试验比较 康国华等139

海口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肠毒素及溶血素测定的初步结果 刘长暖等139

海口地区分离副溶血弧菌血清分型的研究 袁兴等140

应用基因探针检测非O1群霍乱弧菌耐热毒素 袁佩娜140

O1群霍乱弧菌产生第二肠毒素—耐热毒素 袁佩娜141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 张曼丽等141

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张曼丽等142

肠道侵袭性菌株基因探针研究进展(综述) 吕品红等142

全国梅毒RPR诊断试剂质量会同检定 王薇媛等143

Reitet株轴丝抗原血凝方法的建立 王薇媛等143

非梅毒螺旋体Reiter株轴丝的分离及鉴定 王薇媛144

Reiter株轴丝抗原在梅毒血清学ELISA方法的应用 王薇媛144

RPHA用于伤寒早期诊断研究 吴采菲等145

梅毒诊断试剂的质量检定 蒋志兵等145

G-CSF单克隆抗体酶标检测盒检定 吴采菲等146

国内首次检出5个沙门氏菌血清型 计国欣等146

成套(11种)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的质量检定 计国欣等147

伤寒Vi荚膜多糖菌苗的检定 张河战等147

流行性出血热Z10株沙鼠肾疫苗扩大和加强免疫人体接种后的中和抗体应答 刘文雪等148

乙脑减毒活疫苗质量控制及分析 贾丽丽等148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毒株(SA14-14-2)的稳定性研究 贾丽丽等149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免疫机制的研究 贾丽丽等150

流行性出血热不同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安琪等150

两种方法检测接种流行性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后人体的中和抗体 俞永新等151

国内外乙肝基因疫苗人体免疫效果观察 钟熙等151

不同乙肝基因疫苗免疫动物、人体结果比较 钟熙等152

乙肝基因疫苗稳定性的初步报告 吴晓音等152

乙肝疫苗在湖南小学生中免疫效果观察 吴晓音等153

75批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检定 许秋荣等154

国内21批乙肝基因疫苗的检定 许秋荣等155

对用不同胃酶消化提纯的乙肝血浆疫苗蛋白含量的研究 许秋荣等156

乙肝PreS2试剂盒的质控初步探讨 林京香等156

乙肝E系统诊断试剂盒批内质控 林京香等157

乙肝E系统诊断试剂盒质控 林京香等158

近年我国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株抗原初步分析 蒋一得等159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动向 蒋一得等159

抗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试剂盒的检定 蒋一得等160

1991年口服脊灰疫苗OPV质量控制工作总结 王剑锋等160

国产与进口脊髓灰质炎疫苗在正常冷链运转条件下的效价监测 王剑锋等161

麻疹疫苗热稳定性动态观察 方捍华等161

1 991年度麻疹疫苗质量分析 王晓新等162

早孕期风疹原发感染率的研究 戴斌等163

流腮病毒活疫苗滴定方法的改进 韩秀娟等163

流感病毒A、B及RSV桥联酶标诊断试剂盒的鉴定 韩秀娟等164

流腮疫苗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测定 韩秀娟等165

风疹疫苗的检定 韩秀娟等165

抗血清类制品的质量控制 雷殿良等166

关于破伤风毒素作用原理的研究(综述) 雷殿良167

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国际协作标定 赵建荣等167

抗毒素制品中马白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赵建荣等169

国产与进口短小棒状杆菌苗质量检定 魏涛等169

抑瘤试验在沙培林制剂检定中的应用 吕慧贤等170

丙种球蛋白四种抗体国家参考品的制备 王立兰等170

白喉类毒素免疫效果—259份人血清白喉抗体测定结果 俞永平等171

白喉杆菌毒力测定方法的改进 叶玲仙等171

破伤风致敏血球敏感度的提高 乐嘉静等172

马传染性贫血检测方法的建立 顾磊等173

欧洲分子生物学数据库的安装及应用 饶春明等173

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人基因工程干扰素中外源DNA 饶春明等174

工程菌中霍乱毒素B亚单位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饶春明等174

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部分理化特性检定 饶春明等174

基因工程白介素—2国家标准品的研制 张占全等175

基因工程白介素—2SDS-PAGE纯度及胶板的复染技术 张占全176

利凡诺法纯化白蛋白过程中HBsAg的分布与去除 程雅琴等176

醋纤膜电泳测定血液制品纯度—扫描法与洗脱法的比较 肖林177

冻干人血浆溶解度浊度计检查法与肉眼检查法的比较 吴名178

国内外9批牛肉膏粉的理化指标比较 林婕等178

胆盐的质量探讨——商品牛胆盐中胆汁酸的薄层色谱分析 林婕等179

培养基原材料中氯化物测定方法的探讨 林婕等179

大鼠肺炎病毒试剂盒的研制 吴惠英等180

实验小鼠肺支原体P-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佐民等180

实验大鼠仙台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刘佐民等181

5Mrad60Co照射饲料饲养无菌动物的试验 张业彬等181

从(七五)~(八五)看我处科研管理 卫良等182

免疫酶组织化学在实验小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冠民等182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规范化管理 生检处184

加强生物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全国肝炎诊断试剂整顿工作 生检处184

第四部分 专业会议及学习班189

中成药重金属检测方法研讨班总结 田金改等189

全国中药材鉴别学习班总结 刘宝玲等189

复方甘草片微量吗啡测定技术培训班总结 朱霁虹等190

放射性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短期培训班 陈明190

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全国药检药理工作研讨会》情况通报 袁惠南191

全国药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研讨会 苏德模191

全国第二届人工器官学术会议概况 马家贞192

首届全国省(市)级药品监督员培训班总结 王爱君192

GLP和药检实验室认证——全国药检所长研讨班 汪开敏193

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人体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学习班 关锳193

全国丹麦二株卡介苗人体观察协作组会议 黄建194

全国百日咳菌苗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秦进才等194

全国第一届致病性弧菌学术研讨会简介 陈天寿195

第二期流行性出血热空斑技术及其应用学习班总结 姚智慧等196

培养基学组第三次会议情况介绍 严德喜196

全国蛋白胨细菌检测学习班总结 严德喜197

全价饲料研讨会的召开 杨瑞荣197

第五部分 国际交流201

赴佐治亚大学进修情况汇报 鲁静201

参加性传播疾病及其他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国际会议简报 吴铨201

WHO药品质量保证合作中心1991年年报 涂国士202

赴印度参加亚太地区药物辐照灭菌研讨会 王国荣202

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生产厂生产与检定的学习考察情况 吴名203

世界卫生组织GMP(草案1990年)简介 丛佳204

1991年外事工作总结 李玲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