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
  • 姜昌富,黄庆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2961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病原微生物-检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食源性疾病1

二、食源性病原生物1

三、动、植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2

四、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2

五、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与展望3

第一节 病毒5

一、轮状病毒5

二、肠道腺病毒6

三、杯状病毒7

四、星状病毒7

五、脊髓灰质炎病毒8

六、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9

七、甲型肝炎病毒9

八、戊型肝炎病毒11

九、口蹄疫病毒11

十、疯牛病病毒13

第二节 细菌13

一、大肠埃希菌13

二、志贺菌属15

三、沙门菌属16

四、变形杆菌属18

五、葡萄球菌19

六、霍乱弧菌20

七、副溶血性弧菌22

八、产气荚膜梭菌23

九、肉毒梭菌24

十、布鲁菌26

十一、炭疽芽胞杆菌27

十二、耶尔森菌属28

十三、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29

十四、蜡样芽胞杆菌30

十五、空肠弯曲菌31

十六、土拉弗菌32

十七、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33

十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4

十九、结核分枝杆菌35

第三节 真菌36

一、曲霉菌属36

二、青霉菌属38

三、镰刀霉菌属39

四、毒菌40

第四节 原虫41

一、刚地弓形虫41

二、肉孢子虫42

三、贝氏等孢子虫43

四、微孢子虫43

五、人芽囊原虫44

六、隐孢子虫44

七、溶组织内阿米巴45

八、蓝氏贾第鞭毛虫45

九、结肠小袋纤毛虫46

第五节 吸虫46

一、卫氏并殖吸虫46

二、斯氏狸殖吸虫48

三、布氏姜片吸虫48

四、华支睾吸虫49

五、肝片形吸虫50

六、异形吸虫50

七、棘口吸虫51

第六节 绦虫52

一、曼氏迭宫绦虫52

二、阔节裂头绦虫52

三、猪带绦虫53

四、牛带绦虫54

五、细粒棘球绦虫54

六、多房棘球绦虫55

七、微小膜壳绦虫56

八、缩小膜壳绦虫56

第七节 线虫56

一、旋毛虫56

二、东方毛圆线虫57

三、广州管圆线虫58

四、异尖线虫58

五、棘颚口线虫59

六、蛔虫59

七、鞭虫60

八、蛲虫60

九、猪巨吻棘头虫60

第八节 节肢动物61

第一节 病原体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62

一、消毒与灭菌技术62

二、培养基的制备技术64

三、病原体培养技术80

四、动物接种与感染技术87

第二节 检测标本制作技术90

一、标本采集90

二、标本固定90

三、标本染色92

四、标本脱水92

五、标本透明92

六、标本封固92

第三节 病原体染色技术93

一、革兰染色法93

二、萋-纳抗酸染色法94

三、结核杆菌金胺“O”染色法94

四、荚膜染色法95

五、鞭毛染色法95

六、芽胞染色法95

七、布鲁菌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96

八、墨汁染色法96

九、Fontana镀银染色法96

十、乳酸酚棉蓝染色法96

十一、墨汁硫堇染色法97

十二、姬氏染色法97

十三、瑞氏染色法97

十四、瑞氏与姬氏复合染色98

十五、碘染色法98

十六、金胺-酚染色法98

十七、卡红染色法98

十八、苏木素染色法99

十九、伊红染色法100

第四节 组织活检技术101

一、穿刺活检法101

二、压片活检法101

第五节 显微镜检测技术102

一、显微镜102

二、常用检测方法103

第一节 糖发酵试验107

第二节 靛基质试验107

第三节 甲基红试验107

第四节 V-P试验108

第五节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108

第六节 硫化氢试验108

第七节 快速MUG试验108

第八节 EaggEC细胞粘附试验(CVD法)109

第九节 尿素分解试验109

第十节 霍乱红试验109

第十一节 嗜盐性试验109

第十二节 明胶液化试验109

第十三节 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110

第十四节 胆汁溶菌试验110

第十五节 Optochin(乙基羟基奎宁盐酸盐)敏感试验110

第十六节 菊糖发酵试验110

第十七节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111

第十八节 耐热核酸酶的测定112

第十九节 噬菌体分型112

第二十节 卵磷脂酶试验112

第二十一节 脂酶试验113

第二十二节 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ST)的检测113

第二十三节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法113

第二十四节 产气荚膜梭菌毒力试验113

第二十五节 马尿酸水解试验114

第二十六节 氧化酶试验114

第二十七节 触酶试验114

第二十八节 Hela细胞侵袭试验114

第二十九节 反向被动血凝试验115

第三十节 豚鼠角膜结膜试验(Sereny)115

第三十一节 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115

第一节 检测抗原制备技术117

第二节 检测抗体制备技术118

一、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118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120

第三节 免疫凝集试验125

一、直接凝集试验125

二、间接凝集试验126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129

一、对流免疫电泳129

二、火箭免疫电泳130

三、免疫固定电泳131

四、交叉免疫电泳131

第五节 免疫微粒技术132

一、胶乳凝集试验132

二、乳胶免疫测定法133

三、免疫磁性微粒分离与纯化技术133

第六节 免疫荧光技术133

第七节 放射免疫技术137

第八节 免疫酶技术139

一、酶标抗体制备技术140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43

三、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45

四、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146

五、酶联免疫印迹技术146

第九节 生物素-亲合素标记技术151

一、生物素标记技术151

二、亲合素标记技术153

第十节 免疫金技术155

一、胶体金制备技术155

二、胶体金标记技术157

三、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159

四、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159

第十一节 免疫层析测定技术160

第一节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162

第二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65

一、探针的种类及其选择165

二、核酸探针标记166

三、探针与靶核酸的杂交180

四、杂交信号检测196

五、核酸探针杂交新技术197

六、病原体的基因诊断(核酸探针技术)199

第三节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201

一、噬菌体生物学特性202

二、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202

三、噬菌体肽库202

四、噬菌体抗体库207

第四节 细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215

第一节 气相色谱方法220

一、细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技术220

二、细菌全细胞单糖成分分析技术222

三、热裂解气相色谱技术222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223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223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226

第一节 动、植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227

一、家畜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227

二、观(玩)赏动物(野生动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229

三、禽鸟类携带的病原生物231

四、植物携带的病原生物231

五、药用食品携带的病原生物232

第二节 动、植物检疫及其食品的检疫检验目的与内容232

一、疫源检索检验232

二、国境口岸检疫检验234

第三节 食品病原生物检测235

一、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35

二、食品病原生物学检验237

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控制与管理243

一、国际有关食品卫生法法规243

二、国内有关食品卫生法法规246

三、食品安全卫生控制的现代先进方法252

附录 常用化学试剂及配方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