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袖政治学 自柏拉图以来政治生存法则的历史陈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殿富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403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袖政治学 自柏拉图以来政治生存法则的历史陈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人类的“政治思想从希腊人开始”;雅典式的民主尊重了个人的价值,却毁灭了政治家;斯巴达式的政治培养了公民的忠诚服从,却缺少有创见的人物7
政治理论有一种“根本的一致性”;“我们研究的东西既属于昨天也属于今天”;美政则需要政治家与思想家共同建构10
“政治”——一种技艺;“政治家”——放牧者与驭手;“政治学”——政治家“牧养人群的科学”;事实上,政治不过是一种实践;政治家不过是头羊和辕马;政治学不过是一门关于实践的科学11
“政治家控制国家的方式”——“主的技艺”与“政治家的技艺”;“对政治家的界定”的最后完成;“真正的政治家”标准是——13
“由一个人进行统治”可能是“最优秀的”,也可能是“最大的悲伤”;民主制可能是“最糟的”,也可能是“最好的”;柏拉图的“第七种政制”15
“政治纺织学”——政治家是纺织工,以不同的人分为经纬,把社会编织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国家之网;“庄严的政治婚约”16
“哲学王”理想——“要么让哲学家成为王,要么让王成为哲学家”——柏拉图在西西里政治实验的悲剧18
柏拉图实现美政的“第二条道路”;法制虽是次好但有时也许比最好还好;一个并不成立的权力的“自然法则”19
剧变后的政治家应充当“医生的角色”;当演员获得最热烈的掌声时便要被“轰下台”了;“民众的喜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武断专横的脾气必定缺少同伴”;政治家不只需要骑兵与黄金,更要有“自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柏拉图关于政治的“最后结论”——20
人类为什么能够组成比动物群体“更高的政治组织”27
“一切人类之间普遍适用”的“原则”——“政治学术”——“家主学术”——“奴隶学术”29
洗脚盆打造成神像也同样受人膜拜;奴隶比儿童更需教导?31
“苏格拉底原则”的批判:在“柏拉图宪法”下你就“一无所有”32
“人间的争端”与“革命活动”是怎样发生的?所有执政者面临的一个“两难命题”33
政治:“不应该一成不变”;变革:“实在是一件应当慎重考虑”的大事34
政治权利分配的“尚优原则”与“分笛子悖论”35
“亚里士多德难题”与通用的政治法则——“均齐清除律”36
执中之道:“一条绝对不应该忽略的至理”37
政体的“平衡法则”与“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39
政变的“起源”:所有内部事变都以“不平等”为发端;发生政变的16个具体原因39
“适用于一切政体”的“成规”与“为政最重要的一个规律”;保护政体长治久安的10个方法42
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统治的“两种基本方式”——人生入德的“三端”——立法者的创制要点43
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特点;领袖人物如海岸退役的战舰与雨后的梧桐树53
一个专制独裁而不受非议的统治者55
“优汰劣胜”:旧政治生活中的一条潜规则准真理58
西塞罗的命运证明知识越广博的人越不适合搞政治69
开西方先河的混合政体观与精彩的“法律性质说”71
一个人想“伟大”与“有用”就应该去从政72
“武器屈服于长袍”与人类的一个深重误区73
从政者“不应当忘记”的两条“柏拉图戒律”和“一条规则”74
领袖人物应坚守“恰如其分的中庸原则”75
“地位越高,越应当低着头走路”,“夹着尾巴做人”76
“恰当”的本质:公正加体谅;“适当的严厉”加“谦恭与克制”76
“责任的定义”与执政者的理性原则——“理性指挥,欲望服从”77
人性:“人的本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优越于牛和其它牲畜的本性”79
“个性适合律”:人生不是选择“最好的剧本”,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剧本”80
“人既是最能助人的又是最能害人的”;但政治家必须寻得“别人的真诚合作”——合作成功的“三种能力”——命运的双重力量81
人们服从的6种动机——征服人心的“策略”——“人们怕谁,也就恨谁”82
一个执政者的“最高荣誉”与进入荣誉之门的“苏格拉底捷径”——84
公正的力量“甚至能使强盗的势力得以壮大”84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之父的政治“验尸报告”94
网张两面斩尽杀绝的“兽王之道”94
用自己铠甲取胜的“大卫铁律”95
实行变革的“暴力推动法则”97
新统治者的“一次性伤害法则”98
面对阴谋危机的“人民多数法则”99
统御下属的“绝对个人集权法则”99
伟大人物的“亚历山大效仿法则”100
处理敌我关系的“残酷即仁慈法则”101
尊重个人权益的“第一法则”102
获取成功的“人性与兽性并用法则”103
实行有效欺骗的“伪君子法则”104
外交上的“实力即盟友法则”105
避免物议非难的“第三者法则”105
悲剧性的“善行招憎法则”106
利用敌人升高的“梯子法则”106
用人上的“任疑用敌法则”107
赢得尊重的“惟事业即人心法则”107
矛盾中的“非中立博弈法则”108
害处最小即万全的“权衡法则”108
统御臣下的“利害兼用法则”108
征询意见的“有限民主法则”109
长治久安的“自我保卫法则”110
主宰命运的“时代协调法则”111
佛罗伦萨的三大政治内患:大家族、党争、内乱;在所有的共和国中都有“致命的家族”,只有佛罗伦萨“出产的这一窝儿最为繁荣兴旺”119
伦巴第王的毁灭:政治家最可怕的仇敌不是公敌,而是积怨太深的私敌;人们可以忍受苦难祸患到极致,但却忍受不了屈辱与欺凌,为此他们敢于以命相搏;复仇:人类最可怕持久的普遍泄恨情结121
雅典公爵的教训:政治家一旦代表派别的利益便沦为工具;政治野心之火一旦被煽动就很难熄灭;一个地方优秀的人越多越是纷争不已;公众有时正确有时愚不可及;到处都是仇恨的君主是无法巩固政权的;“受统治的人们不同意的话,任何统治都不可能持久”;权力永远不是一切122
一个“政治背反律”:挣开了锁链的同时也许会两手鲜血淋漓;“固执地追求某种东西”反而会失去,“满不在乎能够更快地达到目的”;政治产品有时要支付血的成本;认识赫刺克勒斯“要从脚上开始”,认识政治家却要从脑袋和手上开始125
一位执旗官的命运:让执政者害怕,又让平民嫉妒,不死何为;好运骤至而不知抱朴守拙只有被毁灭127
尾大不掉枝大披心的政治现象:佛罗伦萨这锅血腥的千年烂粥的搅拌者们;不能不重提的科斯莫;任何一个政府要稳定地生存下去,就不能培植起任何能够左右政局的个体政治势力与经济阶层128
对危险考虑得越多成事的可能便越小;要办成大事“拖延使人厌倦,急于求成又往往冒险”;“企图解放一群已经下定决心忍受奴役的人”是危险的事130
“大多数人只是宜于遵行已经开始执行的路线,而不善于找到针对当前形势适用的新方针”;“谁都别幻想”:群众一旦煽动起来还能够控制他们的行动131
“当命运之轮已经把他抬到顶点的时候,如果这个轮子继续运转,必然会把他降到最低处”;“操纵太多的结果可能是丧失一切”133
附:《佛罗伦萨史》资料1—5135
“政府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这就是国家的“最高的法律”与政府的“根本的准则”153
国家的最高权力;真理与权势“没有缘分”,“法律的责任并不在于保障见解的正确性”;特权:有时“法律本身应该让位于执行权”;特权一旦被滥用而人间又无可告诉就去叛乱155
“全人类的共同倾向”——叛乱与革命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压迫”;“使政府受到损害的,并不是变质或衰败”;革命所昭示的政治生存启示录157
人民对统治者向来并不苛刻;人民最不能容忍的不是执政者的过失;革命的第一次正名:叛乱不过是对“叛乱者”的惩罚;洛克告诉我们最根本的政治生存法则158
“功利原则”——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一直到死,边沁也没忘记要求把功利原则应用于自身163
“若要继续爱人类,唯一的办法是不要对他们有期望”;自私对“每个人的生存是必要的”,反社会“则对他的安全是必要的”?“政府永无休止的艰巨任务”164
对现存制度的检验标准的原则;“产生幸福的倾向取名为功利”;功利是“一切政治制度的正当的目标”166
思想因肤浅得以流行,有力量则由于体现了“时代的本性”;越深刻越没听众,但政治家一定要有一点深刻;越肤浅越有影响力,政治家也要有“肤浅”的能力167
“一切行为的共同目标”——“就是幸福”;“利益铺平了通往信仰的道路“人民就是这样一群主人”168
“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177
“合法的政权规则”——一种非强力的公约式的结合179
公意永远公正,人民并不总是正确;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力量”180
好政府的标志与“政治级差”的矛盾181
“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创制者立法先要考虑人民是否适宜,政治家要考虑人民的酒量181
“政治生命的原则”与“自由定理”182
政府创制的“适合原则”与“三个条件”187
“政府的唯一目的”与“好政府的第一要素”188
政治团体成员结构的“自然平衡法则”188
“在专制国家最多只有一个爱国者”——君主自己189
人类生存“深谋远虑的基本准则”;共产主义会成为“唯一可以辩护的社会形式”190
人们喜欢消极服从的人,但人类的一切改进都是“不满足者”推进的191
政府事务有自己的“特殊原则”;“伟大的政治家应该是这样一个人”——192
“官僚政治”的“普遍法则”——“例行公事”而不办事;改革政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92
“只追求一个好目的”而不顾其他,就会“连所追求的目的也达不到”193
人们的“行动原则”与“被权力所败坏的普遍规律”——权力的个体人格化195
“政治制度在道德上最为有害的方式”与生产邪恶与谄媚的一种“政治耕作方法”196
“真诚”:关于伟人的“首要定义”;外表脱离了现实就“一定有人起来造外表的反”199
革命的引发与“政治万有引力律”201
“完美的天堂法则”——为人类生存创造的“第一法则”与一条开满鲜花而又阴云惨淡的不归路203
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研究一切问题的第一个逻辑起点213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竟是一个“简单事实”与“三个要素”214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15
古往今来的“利益驱动论”与“利益之反动”216
千古不变的政治生存定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什么?217
革命的定律是剥夺,改革的原则是调整218
一个用人类罪恶总和创造了人类财富总和的时代223
“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224
人们讲“性本善”时“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讲“性本恶”时“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225
贪欲:只不过是他人与历史的一种工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酿酒者”226
拿破仑式的悲剧:“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233
闵采尔式的悲剧:“他的政治理论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237
罗伯斯庇尔式的悲剧:砸烂了一个旧世界,却不知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240
林肯式的悲剧:在历史转型社会变革的过渡带上的必然牺牲者242
农民起义领袖式的悲剧——时机不成熟时的“掌权的人物”,注定是“无可救药”与“进退维谷”的245
巴黎公社式的悲剧:在别人土地上播种是没有收获的权利的;中国共产党的最伟大之处是打破了千古不变的无产者革命的“悲剧定理”;领袖人物不可忘却的一个“政治生存定理”248
波拿巴式的悲剧:“对付任何事变,总是只用一个处方”;只知道把革命奉为“神圣”的东西,而不懂革命策略的革命家是“最大的危险”,“一定会遭到毁灭”,“碰得头破血流”251
每一种文明都是“生命力量的磨难”257
“悲剧性”是事件命运和性格的“一种特征”259
“可贵的精神追求令人一败涂地”与黑白颠倒的“世界法则”259
完美:“这是世界历史的最后一章”261
历史变迁的五大过渡时期是伟大人物上演悲剧的地点265
“新原则的第一个常胜形象”注定是“时代分界上的牺牲者”267
“性格命运论”与失败中的“尊严和伟大”268
优秀的领袖素质导致“政治生涯的悲剧”275
为什么人们既可选择弱者为官又可拥护独裁?275
不肯“放弃局部的人最终使自己被抛弃”276
政治家的职业病与“两种罪过”277
政治家的“三种前提性”素质278
“缺乏距离”是政治家“致命的罪过之一”279
政治本身天然包含着“真正悲剧意识”281
“政治产品就是政治行动的结果”285
问题解决得太彻底了会妨碍“发展与适应”286
“如果说经济是沉闷的科学的话,那么,政治就是悲剧的科学了。”286
在四个月争吵三大妥协中诞生的一个政体与“平衡政府哲学”295
依靠“多数”实现“少数统治”的政体与“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野心抵制野心”的“制衡制”297
美国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民族特征——“美国梦”;“美国的官方哲学”与“美国信条的信念”;政府是“必要的祸害”299
象征化:总统成功的秘诀;他不能代表公众的希望与情感“就是失败”303
总统的九项素质条件;他应是“有才干的政客或政治家”303
美国人对总统的期望与美国总统的尴尬306
政治领导类型;作为领导者的政治家——“第三幕戏的领导者”;“时间编造神话,解决问题”;政治家是“救世主”与“替罪羊”307
美国学者的政治反思;“理想的政治家其实只是虚构的人物”,解决问题不在于“拉什莫尔山领袖”309
20世纪以降:一个传统权力在全球失效时代的到来317
林林总总的现代权力的定义318
权力的说明:“有意性”——“有效性”——“潜在性”——“不对称性”——“效果的性质”319
权力的实现形式之一:暴力——“有一种不能用刺刀来做的事,是坐在刺刀上”;武力是“最后的劝说者”,但暴力的连续使用却证明“权力的丧失”320
权力的实现形式之二:操纵——“虽然可以补充说服、强制和合法权威之不足”,但“只能收到有限的效果”322
权力的实现形式之三:说服——一种掌权者风险最小、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的“最可靠的权力形式”322
权力的实现形式之四:权威——“不讲为什么”的命令与服从——“强制性权威”,“诱导性权威”,“合法权威”,“合格权威”,“个人权威”323
权力动力学:“最后你为我做了什么”的“综合征”与人们为什么会“喜爱喂自己饭的那只手”;权力形式运用的“一般原则”——权力的“倾向性法则”——领袖的“魅力惯例化”——“原始矛盾情绪法则”325
对官僚制形象最精彩的描述;官僚制“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官僚制的四种学科界说333
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在办公室里行使其权威”——韦伯关于官僚制模式的政治“愚”言——一个越长越丑的家伙与“官僚制惰性的独特形式”335
“政府官僚制”:可怕的是他们不仅闲得难受时便去“制造工作”,而且感到冷清的时候便去“制造权力”336
政府:一种“必要的祸害”;政治家面临的“独特的两难困境”337
公共行政管理的“显著特征”就是“服务的政治性”——“符合工商业的效率标准”338
韦伯的“官僚制权力”理论;政府内部权力的“神秘力量”与“永恒的历史法则”;国家权力的“国中之国”339
政治家考虑的是“代表性”,行政人员考虑的是“可行性”;这种方式的失败在于“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明确区分”340
一个“大众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哲学家什么都充当了,“就是没有成为哲学家”345
“最大的危险:国家”与“欧洲文明的一大荣耀”348
什么是“统治”?“公共舆论主权”的“著名公式”;实施统治与其说是“铁腕镇压”“不如说是如何坐稳位子的问题”;统治“是一种精神权力”349
欧洲国家的“新概念”:血缘、语言、天然边界成了国家统一的障碍;“国家是一项共同事业的计划”;关于国家的“两个断言”与“超国家的欧洲”351
政治需要的是“恺撒的行动”;古代世界只有两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政治家存在的价值:现实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正确把握352
国家“是一项运动”;政治:一支飞动的“萨维德拉之箭”——“不是上升,就是下降”355
一个只适合领导战争的“性格领袖”;但人们却说:“看丘吉尔,那才是一个真正的人”363
毕其一生摧毁“集体决策”的权力驱动论者;决策者的推“是一种罪过”,“团结并不意味着一群绅士围坐在一起”364
用人上以“我”为主的三个基本原则366
风险原则:“没有伟大的冒险,就不可能取得伟大成就”;“在战场上你只能被杀死一次,而在政治上你可能被杀死无数次”367
权力是“在同类中称王或显赫”的“合适基础”;“有能力追逐权力,并正当地运用权力,是人最高贵的职业之一”368
决策的“三个误区”:过远——完美——为决定而决定369
道义的“增援力”与领袖人物的“四条规范”370
领袖必备的三个品质;政治不是可能的艺术,而是有志者的艺术383
“没有名望就没有权威,没有距离就不可能有名望”384
沉默:“强者最大的美德”与“政治赌徒的风度”;“学会忍受他不能改变的东西”386
神秘感:任何人在自己的仆人眼中都不是英雄387
性格:“国家最好的公仆极少是温顺的人”;“最糟糕的政策是不任用梗直的人“只听从你自己的”388
庄严:一种“装”出来的职务威严;一种“演”出来的“非我形象”390
戴高乐忽略了的“基本而又基本的政治真理”391
一个幸运迭至的鞋匠世家的女儿:到企业去应聘连连失败,一从政却马上引起媒体与政界名人们的哄抬臂助;她自己也不止一次宣称“我很幸运”;算命先生说她能成为丘吉尔一样的大人物,她就把算命的项链当成一生的幸运物收藏406
世界上有两个毕生钟情于政治的女人;“真正的政治斗争就是争取民心和民意”,但她却有依靠大人物的政治本能;“如果想有最佳表现,你的肾上腺液需要流动起来”408
撒切尔的政治原则与信仰:“不要因为别人不同意或者可能不被人喜欢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完美的民主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东西”;“自由社会制度比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好”的资产阶级政治观411
“约翰牛”般的“铁娘子”铁在何处:10年一个大台阶的政治速度;不管什么人、什么势力只要有违于她的主张,有碍于她的发展,都毫不留情地“横扫”;364位经济学家的联名攻击阻挡不住一个女人的主意,但在邓小平面前她真地跌了一跤413
撒切尔说:“连我自己也觉得震惊,我发现自己把一个个对手打倒在地,就像在射击馆里用鸭子作为目标打靶一样”,但她只屈从于媒体,称发型的改变“都是一门学问”;竞选中“最热门的人有时反倒不如那些树敌最少的人”415
撒切尔“一举成名”后的入阁与下野;希思上台,她又成了多灾多难的教育大臣;希思为她解了围,但她在感激之余仍不忘记把自己洗干净;政治需要诚实,但有时它也相信一种“欺骗”418
希思丢掉了首相的位子;撒切尔却站出来甘冒终结自己政治生命的风险也要与希思搏争党的领袖位置;政治家最可怕的对手往往是自己手下野心最大的助手420
没有一个执政的政治家会希望他的“前主要”仍旧留在身边;撒切尔记住了“前主要”的一句名言并发明了“机器政治”;立足未稳的领袖必须控制“机器政治”的“机器”422
在野党的女人雄风与不情愿的隐退:第二年迫使首相威尔逊辞职;第三年准备接管政府;第四年对卡拉汉政府提出“不信任案”;第五年成为新首相;11年后不情愿的“隐退”令她“痛苦不堪”;她说自己是一个“被政治流放到一个孤岛上的人”424
撒切尔的从政体悟:“首相的词汇表中最有用的单词”——“No”;经济学上的“两种奴隶”;“撒切尔法则”;全部的政治智慧在“两个真理”之间;要成为大人物就别被贴上“反动分子”的标签;好人“不太适合搞政治”;经验是自己错误的别名;“政治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个世界”;强烈的欲望铸造同等牢固的枷锁;“政治中没有最后的胜利”;政治家不过是羊群中走在前头的那一只而已426
首相要求:胜利;舰队司令要求:绝对权力,包括首相与内阁不得干预435
“委托式指挥法”的本质是科学授权,使下属责权匹配,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开436
用得其人:老将如云撒切尔却选了一位没打过仗的“海狼”任特遣舰队司令437
胜利由于“不服从”:司令不请示首相,将军违背司令,旅长擅自决定438
领袖人物进入伟大行列的“三大”公式443
“经理代表一个过程,领袖代表的是历史的方向”444
说服:“成功的领导人确立自己权力的途径”445
心理承受力——“政治家必须脸皮厚”446
助手论:“钢琴家的伟大”是配合“歌唱家怎样唱好”447
权力不属于“老实人”不属于“邻人”;权力能使人年轻448
领袖的第一本性:“政治就是妥协,民主就是政治”;但重要领袖人物“没有一个是谦逊的”449
领袖的第二本性:“必须权衡后果”,目标与手段都须崇高450
“罗曼蒂克式的虚假”——“惹观众厌烦”的政客就会“失去观众”451
“好人最后成功”与领袖必备的素质452
称职的人不一定“官运亨通”,要学会“容忍蠢人”、“劣等人”453
“一条可靠的”政治法则:遇事少言多思;用影响力来换取决定权454
“屠夫法则”与“把事情推开不管的本领”455
“及时下台与及时上台同样重要”456
近乎独裁的“总统制”形成了个人权力对个人职位的有效保护;擢用新政客——拥有全权的政治大佬把所有的“政治实习生”玩弄于股掌之上;所有的“改朝换代”后都必然要做的两件事:拼命扩大执政者个人的权力;大批启用新人465
叶利钦的“政治铁律”——个人隐秘进行重大决策:追求出人意料与轰动效应;他只需有一个执行他决定的“传送带”,既不需要参与者,更不允许反对者的存在;一个大国总统的更替只由他一个人决定,只用三天全部完成467
叶利钦的“政治铁腕”——俄罗斯独有的一个政治概念:“叶利钦家族”;只要他喜欢、需要,自己的女儿也可以当总统顾问——只要自己不喜欢不需要,总理副总理也只几句话便打发掉;他一个人的“常青”是以无数政治短命鬼为肥料的470
叶利钦的“大将风度”——执政而不“亲政”,宁可换钢琴手换调,也决不去直接弹奏,所以他有替罪羊可宰;关键时刻放弃违宪而去研究“人民的想法”;人们说“叶利钦变成另外一个人了”,而叶利钦几乎失声痛哭472
叶利钦的“政治自由代价说”对改革极具警醒意义;变了种的“政客哲学”——猪养肥了宰,他从不救助扑火的飞蛾;顺我者未必昌,逆我者一定亡;在改革过渡的艰难时期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是政治家“最珍贵的特点”;大浪淘不尽的是“政客之沙”476
不能不提及的索布恰克——普京的双重老师;改革者如不能带给人们新的利益就会被抛弃;对政治家而言,人们的希望愈大愈拥护你,危险也越大;改革要有过程,而人民没有耐心等待,这是推行颠覆性变革的政治人物的最大政治危险;权力的大小有时不取决于职位,而在于拥有主宰权力者对你的信任度、依赖度;政坛之上从来不长无根之草486
普京怎样成了圣彼得堡的“灰衣主教”、“第二号实权人物”;功高权重而不震主则得益于他始终保持的“不显山不露水”的“简讯人物”的政治地位;抱朴守拙忠诚无邪换来的是更大的信任;这种政治定力在政界实属凤毛麟角489
“契卡改革家”终于由名不正言不顺的顾问成了第一副市长;市政府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政治家的崛起与政治地缘、人缘有着某种决定性的关系;政治神经末梢的动脉也没有神经中枢的毛细血管强劲;所以自古以来想升官的挤进权力中枢,想发财的谋求外任,什么都不想的自然升不了也发不了491
索布恰克的悲剧:缺少自知的政治冒进;惨烈到人人有生命之虞的竞选连普京都恐惧多年;一个内部叛变的士兵的能量或许抵得上对手的一个将军;连总统与总检察长都参与在内的一个把他消灭的阴谋493
索布恰克下台被软禁,普京甘冒见罪于总统的风险单骑救主,却赢得了叶利钦的好感;越不怕失去的越不会失去,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有必然也有偶然;无数偶然的叠加便是必然495
普京与叶利钦的际遇:政治人格与个人能力的双重认同;叶利钦的特殊政治需要——绝对正直的忠诚度;四天内,普京由局长而第一副总理而总理;一年后由总理而代总统而总统;普京的崛起飞升是那样无以言说的复杂,又是如此无须多说的简单;叶利钦的最高明之处——498
“普京现象”的谜底只有一个:时势与最高权力人物的双重需要,官意与民意的不期契合;普京与叶利钦最后的不是交易的“交易”——一道现代的“丹书铁券”;叶利钦道出了一个永远的“政治逐鹿铁律”501
后记504
热门推荐
- 2915306.html
- 3029603.html
- 2626127.html
- 3884875.html
- 3432889.html
- 2015825.html
- 325383.html
- 1993863.html
- 182035.html
- 3037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5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1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5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8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