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美育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居富,熊晓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0445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美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美是什么1
二、什么是美学5
三、美育的性质6
四、学校美育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内容10
五、学校美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
六、学习学校美育的目的和意义16
第二章 美育的产生和发展18
第一节 美育的产生18
一、美育产生的历史条件18
二、美育产生的历史意义23
第二节 美育的发展29
一、我国美育的发展29
二、国外美育的发展概况33
第三章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40
第一节 美育的地位40
一、美育与人发展的关系40
二、美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2
第二节 美育的作用45
一、陶情冶性作用45
二、净心健体作用48
三、育德导行作用51
四、增知启智作用53
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56
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56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59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62
第四章 美育的内容66
第一节 自然美与美育66
一、自然美的概念67
二、自然美的特征70
第二节 社会美与美育75
一、社会美的概念75
二、社会美的特征83
第三节 艺术美与美育87
一、艺术美的概念87
二、艺术美的特征92
第五章 美育的特征98
第一节 美育的形象性98
一、美育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98
二、美育的形象性与美感的直觉性102
第二节 美育的情感性104
一、美育以情感为动力104
二、美育活动中情感与认识的关系105
第三节 美育的功利性107
一、审美中的功利性问题107
二、达到美育功利性目的的特点108
第四节 美育的实践性110
一、美是在实践中创造的110
二、美育靠审美实践去实现113
第六章 美育过程116
第一节 审美过程的分析116
一、审美的条件116
二、审美心理要素121
三、审美心理过程128
第二节 美育过程的分析131
一、美育过程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过程132
二、美育过程是寓教于乐的过程136
第七章 美育原则139
第一节 美育原则概述139
一、美育原则的概念139
二、美育原则的发展139
第二节 美育原则的内容143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原则143
二、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146
三、形象与理念统一原则147
四、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统一原则149
五、渗透性与独立性统一原则152
六、形式与内容统一原则153
七、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156
第八章 美育的途径(一)159
第一节 教师与美育159
一、教师的形象与美育160
二、教师的语言与美育162
三、教师的心灵与美育164
第二节课堂教学与美育167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美育167
二、学科教学中的美育170
三、课堂教学美育的要求182
第三节 课外教育与美育184
一、校园环境与美育184
二、校风与美育187
三、校内人际关系与美育190
四、课外活动与美育193
第九章 美育的途径(二)196
第一节 社会美育196
一、社会自然环境与美育196
二、社会心理环境与美育198
三、社会教育作用201
第二节 家庭美育203
一、家庭环境与美育203
二、家庭关系与美育205
三、家庭生活与美育206
四、家庭美育的实施208
第十章 美的鉴赏211
第一节 鉴赏的主体条件211
一、物质生活条件211
二、身心感觉条件212
三、经验知识条件213
第二节 自然美的鉴赏214
一、自然美的基本类型214
二、自然美的鉴赏方法215
第三节 社会美的鉴赏218
一、社会美的主要类型218
二、社会美的鉴赏方法220
第四节 艺术美的鉴赏224
一、艺术的分类224
二、鉴赏的标准229
三、作品的层次233
四、鉴赏的特点235
第十一章 美的创造237
第一节 美的创造的规律237
一、美的创造的内涵237
二、美的创造的规律238
第二节自然美的发现与改造242
一、自然美的发现242
二、自然美的改造243
第三节 社会美的创造246
一、社会美创造的主要内容246
二、社会美创造的途径和方法247
第四节 艺术美的创造254
一、艺术美创造的准备和条件254
二、艺术美的创造方法259
第十二章 学校美育的管理263
第一节 学校美育管理的目标与意义263
一、美育管理目标263
二、学校美育管理的意义265
第二节 学校美育管理的内容与要求267
一、学校美育管理的内容267
二、学校美育管理的要求271
教学参考274
热门推荐
- 3138140.html
- 1740195.html
- 1012446.html
- 2018752.html
- 3434357.html
- 2295412.html
- 2770311.html
- 1278264.html
- 2325294.html
- 3228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6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7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6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1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9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8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