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能教育论 教育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本能教育论 教育篇
  • 张树臣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 ISBN:988981040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本能教育论 教育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篇3

第一章 教与育3

第二章 人类的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人的本能对人的本能进行延伸、限制和修改”7

第三章 教育的方法是和孩子的本能对话13

一、孩子的本能在哪里14

二、和孩子的本能对话16

第四章 和本能对话的方法是熏陶、诱导、引导、指导和惩戒35

一、熏陶:是利用较长时间存在的环境对孩子的本能施加影响的方法35

二、诱导:是我们针对孩子的欲望、好奇等本能特点,有意地设计一些环节让孩子自己去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事情的方法38

三、引导:是随机向对方表示肯定、否定或提出建议性意见40

四、指导:是在孩子提出帮助需要或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出行为方法的教育方法45

五、惩戒:是用惩罚和告诫的方法让孩子的本能接受环境的规则、规律的教育方法47

第五章 什么是道德和道德的功用——道德教育之一82

一、道德的界定83

二、道德的社会功用83

三、道德的个人功用84

第六章 道德的本质是宗教——道德教育之二86

一、道德和宗教都是对人的本性的控制,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都是对人的本性的修正87

二、道德行为是灵魂的控制结果,宗教行为也是灵魂控制的结果87

三、道德是一个整套的文化系统,宗教也是一个整套的文化系统88

四、道德体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宗教体系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88

五、道德规范的是人的思想、行为,宗教规范的也是人的思想、行为88

六、道德实际是一种信仰,是全体公民的信仰,宗教也是一种信仰,是一部分公民的信仰88

七、道德是宗教的母亲,宗教是道德的孩子,宗教的实质是道德,道德的实质是宗教89

八、道德与宗教的区别在于灵魂的归宿、行为要求的准则和认可的人数90

第七章 中国家庭道德教育与现状的思考——道德教育之三97

第八章 道德教育其实是规则、规律的教育——道德教育之四103

第九章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规则的教育——道德教育之五108

一、自私与责任108

二、道德教育的主题是责任教育110

三、道德的教育特点与教育方法112

第十章 教育中的饥饿(贪欲的饥饿)教育120

一、孩子的贪欲来自于本能和环境的比较120

二、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满足贪欲的追求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天赐良机123

三、什么是饥饿教育124

四、我们该怎样利用孩子的欲望本能进行饥饿教育126

第十一章 金钱教育133

第十二章 父亲教育与人的心理、婚姻以及同性恋141

一、什么叫父亲教育143

二、父亲在教育中是刚性的代表144

三、母亲在教育中是柔性的代表150

四、人的性格形成的机理就是在人的性上“划格子”152

五、人在性格形成期“样板”和“标杆”的影响以及心理疾病、婚姻、家庭障碍与同性恋160

六、关于父亲教育,给教师、家长的几点建议179

第十三章 人类收入、储存知识的途径(论潜学习和潜知识)188

一、人的行为是知识选择的结果,是学习的结果188

二、我们的行为都是潜意识平台对知识的选择的结果191

三、我们人类对于知识的收入和储存有:教与学、自然吸入、自我生长和自然接收四个途径195

第十四章 学习主体的特点与学习主体学习的特点206

一、学习主体的特点206

二、学习主体的学习原则和方法212

第十五章 学习主体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标准217

一、第一选择标准:陪伴218

二、第二选择标准:运动219

三、第三选择标准:变换219

四、第四选择标准:自我220

五、第五选择标准:框架式知识(框架知识纳入论)220

六、第六选择标准:简单(孩子的简单选择相对论)224

第十六章 学习主体的学习方法230

一、观察(接收)230

二、模仿231

三、练习231

四、演习232

五、实习233

第十七章 关于学习主体的多动症、精力不集中、记忆和死记硬背、爱好锁定、知识恐惧(君临知识)、创新精神、志向、责任236

一、关于多动症236

二、关于孩子精力不集中238

三、关于记忆和死记硬背238

四、爱好锁定249

五、志向、责任252

六、关于“君临知识”(知识恐惧)254

七、关于创新精神256

第十八章 本能程序(年龄)在教育中的位置与智力开发264

一、我们必须尊重以年龄为代表的程序的表现265

二、上学的年龄的探讨265

三、早期智力开发265

第十九章 0~3岁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呵护期的教育之一)267

一、0~3岁孩子的学习特点267

二、我们应该做什么268

三、如果我们没做好该怎么办271

第二十章 3~7岁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教育呵护期的教育之二)272

一、“7岁看老”,孩子3~7岁时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272

二、孩子都是聪明的,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是自由的,所以能及时借来聪明273

三、3~7岁孩子的学习特点274

四、记忆方法274

五、这一时期我们该做什么275

六、孩子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285

七、关于幼儿园287

第二十一章 7~14岁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290

一、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这一时期290

二、孩子7~14岁的时期要完成种族交给的为将来独立生活做准备的任务291

三、7~14岁期间,我们应该怎样做291

四、孩子在7~14岁期间本能学习的特点292

五、孩子在7~10岁时期,我们家长做什么293

六、在孩子10~14岁时期,我们应该做什么298

第二十二章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委托和延续300

一、是大自然的规定301

二、教(教育)是和孩子的本能的一种碰撞301

第二十三章 关于学校、教师、教材的探讨303

一、第一套教材是课本304

二、第二套教材是学校304

三、第三套教材是教师304

四、第四套教材是学习过程310

第二十四章 14~21岁时期的学习特点以及家庭独立期我们该做什么312

一、14~21岁孩子的学习特点312

二、在孩子的“家庭独立运动”期间,我们该怎么办313

第二十五章 关于家庭独立期孩子的潜意识平台的调整办法(不学习、网瘾、早恋)315

一、补救应调整的条件317

二、补救,从哪些方面做起319

三、补救学习能力324

四、补习学习方法325

第二十六章 人的21~35岁阶段的特点328

第二十七章 人的35~49岁阶段的特点332

第二十八章 人的49~64岁阶段及其以后的特点334

第二十九章 美国、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比较335

一、教育目的的比较335

二、教学理念的比较336

三、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比较338

四、教育结果的比较338

第三十章 中国古代基础教育的分析340

一、教育目的分析340

二、教学理念的分析341

三、教学方法分析341

四、教材的分析345

第三十一章 构建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356

一、我们是谁356

二、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存亡的保障,是民族的真正的长城357

三、我们今天强大了,我们因为强大才面临选择357

四、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也受文化的限制和左右357

五、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教育模式358

六、我们也不能完全回到我们古人那里去358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