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 《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职工工资4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资状况4

第一节 旧中国的工资概况4

一、旧中国企业的工资概况4

二、国民党政府机关人员和公教人员的工资概况10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职工的生活待遇简况11

一、部队和机关实行的供给制12

二、公营企业的分配制度19

三、新解放区实行的工资政策23

四、东北解放区实行新的工资制度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建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七年)28

第一节 稳定职工生活的措施和个别调整工资28

一、实行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工资支付办法28

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和个别调整工资30

三、初步实行奖励制度31

第二节 全国工资准备会议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初次工资改革32

一、全国工资准备会议32

二、各大区的工资改革33

三、全国建筑业的工资改革38

四、国家机关的供给制和工资的变革39

第三节 一九五六年全国统一进行的工资改革42

一、全国统一进行工资改革前的形势42

二、全国统一工资改革的实施44

三、改革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53

第四节 公私合营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资改革55

一、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55

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工资改革58

第三章 曲折发展的八年(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62

第一节 按劳分配原则受到冲击62

一、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冲击按劳分配原则62

二、取消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64

三、试行半供给半工资制64

第二节 重新确认按劳分配原则和恢复计件奖励工资制66

一、重新确认按劳分配原则66

二、逐步恢复并改进计件工资和奖励工资制68

第三节 工资调整69

一、职工升级70

二、改进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71

三、调整部分职工的工资标准71

四、调整部分地区工资区类别72

第四节 探索工资制度的改革73

一、选点试行工龄津贴制度73

二、进行“一条龙”工资标准的改革试点74

第四章 “十年动乱”对按劳分配的干扰和破坏(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76

第一节 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上的反复以及经济主义的干扰76

一、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再度被否定76

二、经济主义风的干扰77

第二节 职工转正定级和调整工资78

第三节 反对和维护按劳分配原则的斗争79

第五章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工资改革(一九七七——一九八五年)81

第一节 理论上的拨乱反正81

第二节 分期分批地调整工资和恢复、改进计件与奖励工资制84

一、分期分批调整职工工资84

二、恢复并改进计件、奖励工资制89

第三节 改革工资制度的探索92

一、对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再认识92

二、从改革奖金制度开始的探索93

三、一九八五年迈出了工资改革的重要一步97

第六章 职工工资制度100

第一节 国营企业职工工资制度100

一、国营企业工人的工资制度100

二、国营企业职员的工资等级制度104

三、国营企业的工资形式104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110

第三节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的地区工资类别115

一、确定地区工资差别的依据115

二、机关事业单位的地区工资类别116

三、企业单位的地区工资差别116

第四节 升级、定级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工资支付118

一、职工升级工作118

二、新职工的定级制度119

三、国营企业职工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121

第五节 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分配制度122

一、城镇集体企业的分配制度122

二、乡镇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125

第六节 中外合资企业的工资制度127

一、中外合营企业劳务费用的确定127

二、中外合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128

三、高级职员待遇129

第七章 职工工资水平130

第一节 确定工资水平的政策130

第二节 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132

一、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132

二、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135

第三节 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39

一、平均工资的增长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139

二、职工工资水平同国民收入的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关系140

三、职工工资收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141

四、职工工资与物价的关系142

第四节 各部门和各地区工资水平的增长144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144

二、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146

第八章 职工工资管理体制148

第一节 大行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148

一、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的分工148

二、在中央统一方针下,由地区到全国逐步调整工资149

第二节 中央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150

一、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形成150

二、从工资管理权限一度下放到高度集中统一151

第三节 新时期改革工资管理体制的探索152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工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152

二、改革工资管理体制的探索153

三、一九八五年工资改革确定政企分开、分级管理的体制153

四、建立适合于中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工资管理和分配制度154

第四节 小结155

第二编 职工福利164

第一章 中国职工福利事业的发展164

第一节 职工福利事业的建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七年)164

一、国家举办职工福利事业的方针、原则164

二、国家为举办职工福利事业提供资金165

三、职工福利事业的成就和问题167

四、整顿福利制度169

第二节 在“左”的干扰中前进(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170

一、“大跃进”时期职工福利事业受到干扰170

二、在暂时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职工度过困难170

三、调整时期福利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整顿和恢复172

第三节 在十年动乱中,职工福利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173

第四节 改革中的职工福利工作(一九七六——一九八五年)174

一、拨乱反正,纠正重生产、轻生活的错误174

二、修改和建立了一些福利补贴制度175

三、改变了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办法176

四、小单位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办福利176

五、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福利事业,单位的集体福利设施逐渐对外开放177

六、加强管理,试行以承包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178

七、加快住宅建设,进行住房制度的改革178

八、组织竞赛和开展全面生活大检查,推动职工福利事业的发展178

第二章 集体福利事业180

第一节 职工食堂180

一、食堂的建设及经费180

二、自愿就餐和多种服务方式181

三、领导和管理183

第二节 托幼事业185

一、托幼事业的兴起和发展185

二、托幼事业经费和保教质量的不断提高188

三、多渠道办托幼事业和多种形式收托儿童190

第三节 职工住宅194

一、职工住宅建设成就和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194

二、多渠道建设住宅和多种管理形式197

三、改革职工住宅制度的探索199

第三章 福利补贴制度201

第一节 探亲制度201

一、探亲制度的建立和变迁201

二、实施探亲制度,兼顾了职工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203

第二节 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203

一、上下班交通问题是职工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03

二、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的建立204

第三节 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206

一、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的建立和逐步统一206

二、多次调整和不断改进207

第四节 生活困难补助制度208

一、生活困难补助制度的建立208

二、困难补助的原则和办法209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困难补助工作211

第五节 职工群众的互助互济213

第四章 文化福利事业217

第一节 新中国职工文化福利事业的兴起和发展217

一、职工文化福利事业的兴起217

二、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职工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219

三、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220

第二节 活跃的职工文化生活222

一、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喜爱的学校和乐园222

一、工会图书馆——职工的良师益友225

三、深受职工欢迎的兴趣爱好小组227

四、丰富多彩的职工文艺活动227

五、活跃的职工体育运动228

六、旅游——职工文化生活的一个新项目229

第三节 小结230

第三编 社会保险237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保险237

第一节 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保险的斗争237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保险241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保险的建立与发展249

第一节 制度的建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七年)249

一、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249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255

第二节 在调整中发展(一九五八——一九六六年)258

一、统一退休规定258

二、统一退职规定259

三、改进医疗制度260

四、制定批准职工病伤生育假期的办法260

五、调整学徒的社会保险待遇261

六、规定被精简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262

七、建立易地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办法262

八、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263

九、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264

十、城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的改进264

第三节 十年动乱对社会保险事业的破坏(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265

一、管理机构被撤销,工作受损失265

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费用统筹制度被迫废弃266

第四节 在改革中前进(一九七六——一九八五年)266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局部修改调整267

二、城镇集体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新发展271

三、农村劳动者(包括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兴起272

四、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274

第三章 社会保险待遇和管理体制278

第一节 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278

一、医疗待遇278

二、病假期间生活待遇279

三、退休、退职、离职休养待遇280

四、伤残待遇282

五、死亡待遇282

六、生育待遇283

第二节 农村劳动者(包括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287

一、合作医疗待遇287

二、退休养老待遇287

第三节 管理体制288

第四节 基层组织与群众工作290

第四章 疗养休养事业292

第一节 疗养休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292

第二节 疗养休养事业的发展295

第三节 疗养休养事业的管理和经费298

第五章 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300

第一节 从生活上关怀,做到老有所养300

第二节 退休生活日益丰富302

一、开展文娱活动302

二、组织体育活动304

三、开办老年大学和科普讲座304

第三节 壮心不已,余热生辉305

一、从事街道工作,加强基层建设306

二、热心社会公益,为群众做好事307

三、进行技术指导,帮助青年就业308

四、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继续为经济建设作贡献308

五、举办教育事业,培养一代新人309

六、为领导机关当参谋,做联系群众的桥梁310

第四节 退休服务管理组织310

一、退休服务管理组织的兴起310

二、退休服务管理组织的新发展311

第五节 小结315

附录一 统计图表318

附录二 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大事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八五年)323

彩色插图目录354

编后语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