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地区植物抗逆分子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族地区植物抗逆分子生态学
  • 周宜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973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作物育种-抗逆品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地区植物抗逆分子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特点1

一、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特点1

二、中国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1

(一)地形地貌3

(二)气候8

(三)河流水系12

三、中国民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13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植物分子生态学基本理论16

一、生态学的基本内涵16

(一)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6

(二)生态学的发展与相关分支学科18

二、分子生态学的基本内涵19

三、生态因子及作用21

(一)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22

(二)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3

四、逆境和逆境植物26

(一)逆境与胁迫26

(二)逆境植物及对胁迫的适应29

五、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30

(一)与抗逆相关基因功能研究31

(二)与抗逆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35

(三)植物适应逆境的研究层次和技术40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植物抗逆分子生态学研究技术47

一、分子标记技术47

(一)SSR48

(二)SNP49

(三)EST与EST-SSR50

(四)SRAP(SBAP)与TRAP51

(五)DNA barcode51

二、DNA测序技术52

(一)第一代测序技术52

(二)第二代测序技术53

三、基因表达分析技术55

(一)低通量基因表达分析技术55

(二)高通量基因表达分析技术58

四、基因克隆技术60

(一)同源序列克隆技术61

(二)图位克隆技术61

(三)转座子标签技术62

(四)电子克隆62

(五)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技术63

五、植物转基因技术67

(一)Ti质粒载体转化法67

(二)基因枪转化法68

六、植物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减68

(一)植物基因敲除技术68

(二)RNA干扰(RNAi)技术69

七、蛋白质组学技术70

(一)双向电泳技术71

(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73

八、蛋白质互作技术77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77

(二)双分子荧光互补80

(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81

参考文献82

第四章 耐盐草本植物——盐芥的分子生态学84

一、盐芥的分布及遗传学特性84

二、盐芥适应逆境的生理生化特征88

(一)盐胁迫下的离子转运89

(二)盐胁迫下的渗透调节物质90

(三)盐胁迫下的保护酶系统91

(四)盐胁迫下的光合作用94

(五)盐胁迫下的内源激素变化96

(六)盐芥中其他物质的合成98

三、盐芥适应逆境的分子水平特征100

(一)盐芥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基因组测序100

(二)盐芥抗逆基因表达研究102

(三)盐芥抗逆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105

(四)盐芥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115

(五)盐芥应答盐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127

(六)盐芥miRNA研究128

参考文献131

第五章 荒漠常绿灌木——沙冬青的分子生态学138

一、沙冬青分布及遗传学特性138

(一)沙冬青属植物的种类与分布138

(二)沙冬青适应逆境的生物学特征139

二、沙冬青适应逆境的生理生态特征143

(一)水分生理特征143

(二)渗透调节物质143

(三)保护酶系统145

(四)光合响应特点147

(五)抗冻蛋白分离148

三、沙冬青适应逆境的分子水平特征149

(一)沙冬青cDNA文库的构建149

(二)沙冬青抗逆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163

(三)沙冬青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166

(四)沙冬青miRNA研究173

四、沙冬青种质资源的价值与保护183

(一)生态价值183

(二)经济价值184

(三)科学研究价值185

(四)沙冬青种质资源的保护生物学研究185

参考文献186

第六章 荒漠河岸乔木——胡杨的分子生态学191

一、胡杨的分布及遗传学特性191

(一)胡杨的形态特征与分布191

(二)胡杨适应逆境的生物学特征193

(三)胡杨的遗传学特性196

二、胡杨适应逆境的生理生态特征198

(一)盐胁迫下的离子转运198

(二)水分生理特征201

(三)渗透调节物质202

(四)保护酶系统204

(五)光合响应特点204

三、胡杨适应逆境的分子水平特征205

(一)胡杨基因组文库的构建206

(二)胡杨抗逆基因表达研究208

(三)胡杨抗逆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211

(四)胡杨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212

(五)胡杨miRNA研究213

参考文献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