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学概论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路孝琴,席彪主编;李淼晶,覃琥云,李琰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819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家庭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科医学概论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2
第一章 全科医学及其发展简史2
第一节 全科医学概述2
一、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学科特点2
二、全科医学服务的范畴4
三、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4
四、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5
第二节 全科医学发展简史7
一、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7
二、国外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8
三、国内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10
第三节 全科医学的学术组织和期刊12
一、国外全科医学的学术组织和期刊12
二、国内全科医学的学术组织和期刊13
第二章 全科医生及其培养15
第一节 全科医生及其素质要求15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15
二、全科医生的素质15
第二节 全科医生的工作16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范围17
二、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17
三、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和联系20
第三节 全科医生的培养21
一、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21
二、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21
三、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22
第三章 全科医疗及其特点24
第一节 全科医疗的定义及其特点24
一、全科医疗的定义24
二、全科医疗的特点25
第二节 全科医疗与其相关领域27
一、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27
二、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28
三、全科医疗与初级卫生保健28
第四章 全科医学的研究30
第一节 全科医学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范畴30
一、全科医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0
二、全科医学研究的范畴30
三、全科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31
四、全科医学研究的学科基础32
第二节 全科医学研究的常用方法32
一、全科医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33
二、全科医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34
第二篇 全科医学的基本工作方法40
第五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40
第一节 医学模式转变带动医生关注中心的转移40
一、医学模式和医生关注中心变化的历史回顾40
二、以疾病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的区别与联系42
三、全科医生以人为中心提供服务的优势42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43
一、既关注病人,也关注疾病43
二、理解病人的角色和行为44
三、提供个体化的服务45
四、尊重病人的权利46
五、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强调服务的健康结局46
第三节 全科医生应诊的主要任务及其问诊模式46
一、全科医生应诊的主要任务46
二、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48
三、以病人为中心的问诊流程49
四、以医生为中心的问诊流程51
第四节 临床实务——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提供53
第六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56
第一节 家庭与健康56
一、家庭的定义和结构56
二、家庭的功能58
三、家庭对健康的影响59
四、家庭资源59
五、家庭生活压力事件和家庭危机60
第二节 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健康照顾60
一、家庭生活周期的概念60
二、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61
三、家庭生活周期不同阶段的健康照顾61
第三节 家庭评估62
一、家庭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63
二、家庭评估工具使用中的注意事项66
第四节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方式66
一、家庭访视66
二、家庭咨询67
三、家庭病床67
四、家庭康复68
第五节 临床实务——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的提供68
第七章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71
第一节 社区中的各种因素与健康71
一、社区的定义及要素71
二、社会因素与健康72
三、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及特点74
第二节 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及其产生历史76
一、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概念76
二、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意义76
三、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实施步骤与条件77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和群体服务78
第三节 社区诊断79
一、社区诊断的概念79
二、社区诊断的目的与意义79
三、社区诊断的主要内容79
四、社区诊断的步骤80
五、社区诊断的工作流程82
六、社区诊断及其结果的应用83
第四节 临床实务——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提供83
第八章 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85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述85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85
二、公共卫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86
三、三级预防的策略86
四、临床预防服务88
五、全科医生提供临床预防服务的优势89
第二节 全科医疗中常用的临床预防服务方法90
一、健康教育与社区居民自我保健90
二、筛检93
三、免疫接种96
四、化学预防98
第三节 临床实务——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提供99
一、服务对象的评估99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99
三、干预计划的制订99
四、效果评价100
第九章 沿生命周期的健康照顾101
第一节 生命周期的概念、划分及其意义101
一、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其划分101
二、生命周期划分的意义102
第二节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保健重点102
一、儿童期102
二、青春期105
三、成年期107
四、老年期109
五、临终期110
第三节 临床实务——沿生命周期的健康照顾的提供114
第三篇 全科医学中常见健康问题及其处理方式118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118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118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18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11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120
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评价与判断120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转诊或住院原则124
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随访和复查125
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家庭和社区康复指导125
第十一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129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129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30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30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131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132
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全科医生的职责137
第十二章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141
第一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141
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41
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42
第二节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照顾143
一、初诊糖尿病的评估内容143
二、糖尿病的三级预防144
三、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全科医生的职责148
第十三章 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157
第一节 社区常见急症157
一、社区常见急症的分类及处理157
二、社区医疗单位急救的设备、药品及人员配置163
三、社区急症出诊服务164
第二节 现场急救164
一、现场急救的特点164
二、现场急救的原则165
三、常用现场急救方法165
第三节 社区常见急症的转诊和运送168
一、转诊的目的168
二、转诊前的处理168
三、不需要转诊的急症169
四、转诊的指征169
五、急症病人的救护车运送方法169
六、转运中可能出现病情变化的原因169
七、安全转运原则170
第四节 社区急症的防范170
一、全科医生在防范社区急症中的作用170
二、社区常见急症的预防170
第十四章 社区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172
第一节 恶性肿瘤基本知识172
一、我国恶性肿瘤现况172
二、肿瘤的治疗方法172
三、肿瘤的TNM分期与转诊、治疗方案的确定174
四、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价174
第二节 全科医生在社区肿瘤防治中的作用174
一、全科医生在肿瘤预防中的作用175
二、全科医生在肿瘤筛查中的作用175
三、全科医生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176
四、全科医生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177
第三节 全科医生在社区肿瘤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中的作用177
一、全科医生在社区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177
二、全科医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179
第十五章 社区康复181
第一节 概述181
一、康复和康复医学181
二、社区康复182
第二节 社区常见慢性病的康复183
一、脑卒中的社区康复183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社区康复186
三、骨折的社区康复188
四、听力言语障碍的社区康复189
五、视力残疾的社区康复190
第十六章 全科医疗见习192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及其功能192
一、见习目的192
二、学时192
三、见习地点及带教人员192
四、见习内容和方法192
五、注意事项192
六、见习报告192
第二节 全科医生诊疗模式见习192
一、见习目的192
二、学时192
三、见习地点及带教人员193
四、见习内容和方法193
五、注意事项193
六、见习报告193
第三节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193
一、见习目的193
二、学时193
三、见习地点及带教人员193
四、见习内容和方法194
五、注意事项194
六、见习报告194
第四节 社区慢性病病人家庭访视及家庭评估194
一、见习目的194
二、学时194
三、见习地点、方式和带教人员194
四、见习内容和方法194
五、注意事项195
六、见习报告195
第五节 社区健康教育195
一、见习目的195
二、学时195
三、见习地点和带教人员195
四、见习内容和方法195
五、注意事项195
六、见习报告195
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
- 2946536.html
- 2632406.html
- 566909.html
- 1192095.html
- 174277.html
- 193516.html
- 2528467.html
- 1190681.html
- 2772231.html
- 943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7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9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6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4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7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