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想的逻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邬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11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政治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想的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我们时代的重大哲学问题1
一、研究意义3
(一)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3
(二)组织价值与政党建设5
(三)人生价值和自我完善6
二、研究的历程与现状8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8
(二)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10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11
三、研究方法16
(一)“冲突-认同”理论17
(二)“同化-顺应”理论19
(三)“软-硬结构”理论20
(四)阶级分析理论22
四、研究结构23
第一章 理想的内涵26
一、理想的词源探究27
二、理想的内涵界定30
三、理想的内涵分析32
(一)历史脉络32
(二)实践拓展33
四、两点误读38
(一)来自唯科学主义的误读38
(二)对理想主义的误读40
第二章 理想的本质42
一、理想与精神42
(一)理想与主体42
(二)理想与客体45
(三)理想与意识形态48
二、理想与认知51
(一)理想与认识52
(二)理想与理性54
(三)理想与情感56
(四)理想与真理58
三、理想与价值61
(一)理想与价值认同61
(二)理想与价值体系64
(三)理想与核心价值观67
第三章 理想的意义70
一、理想与超越70
(一)理想与信仰70
(二)理想与美74
(三)理想与宗教76
二、理想与实践80
(一)理想与实用理性80
(二)理想与实践智慧85
三、理想与人生89
(一)理想与成功89
(二)理想与幸福92
(三)理想与永恒94
第四章 理想的发生学原理97
一、理想发生的逻辑前提97
(一)自然前提97
(二)社会前提98
二、理想与社会生存99
(一)生存意识99
(二)生命底色101
三、理想与社会交往103
(一)群体意识103
(二)自我意识105
(三)社会意识108
四、理想嬗变的驱动力111
(一)理想的张力组成112
(二)理想的运行与平衡117
第五章 理想的传统文化底蕴126
一、初民时代的原始理想127
(一)天道观127
(二)德行观131
二、轴心时期的古典理想137
(一)孔子与孟子138
(二)墨子143
(三)老子与庄子145
(四)荀子与韩非子147
第六章 理想的西方文化资源156
一、西方古典的理想底蕴156
(一)苏格拉底157
(二)柏拉图160
(三)亚里士多德164
二、西方中世纪天主教的宗教理想166
(一)圣·奥古斯丁167
(二)托马斯·阿奎那168
(三)后期经院哲学169
三、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想170
(一)霍布斯171
(二)洛克174
(三)卢梭177
(四)康德180
(五)黑格尔183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演变189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探索189
(一)圣西门190
(二)傅立叶193
(三)欧文19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演进19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历程198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内容20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发展209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发展209
(二)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实践与探索215
第八章 中国近代理想的进程224
一、思想前驱的理想探索224
(一)龚自珍225
(二)魏源229
(三)洪秀全、洪仁玕232
二、维新人士的理想追寻237
(一)康有为238
(二)谭嗣同244
(三)梁启超248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想蓝图253
(一)章太炎253
(二)孙中山256
第九章 中国主流社会理想的理路262
一、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思想的改造262
(一)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与契合262
(二)共产主义理想对传统理想的改造266
二、共产主义理想传入中国268
(一)共产主义理想的早期传播268
(二)李大钊270
(三)陈独秀275
三、毛泽东思想的理想特征279
(一)能动的革命理想论279
(二)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大同观284
(三)为人民服务的幸福理想论28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想实践291
(一)邓小平理论29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8
(三)科学发展观300
第十章 新时期的挑战与应对303
一、理想教育的现实环境303
(一)理想多元化303
(二)主流认同危机305
(三)媒体信息多元306
二、新时期理想的深层次危机与应对307
(一)相对主义307
(二)存在主义314
(三)功利主义323
第十一章 中国梦:新时代理想的升华332
一、中国梦的历史逻辑332
(一)“中国梦”的内涵332
(二)中国梦的历史进路335
二、中国梦的现实逻辑340
(一)中国梦的时代意义340
(二)中国梦的现实功能344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347
参考文献355
后记381
热门推荐
- 677636.html
- 3784027.html
- 301297.html
- 1792730.html
- 113457.html
- 3178755.html
- 881171.html
- 464098.html
- 3510391.html
- 1480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3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9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0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7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1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2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