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肾病药物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欣,许冬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883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698页
- 主题词:肾疾病-药物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肾病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肾脏概论2
第一章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2
一、肾脏的解剖结构2
二、肾脏的组织结构3
三、肾脏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11
第二节 肾脏的生理功能13
一、肾小球的滤过及其调节13
二、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调节24
三、肾脏的内分泌功能36
参考文献42
第二章 肾脏疾病的症状和体征44
第一节 排尿异常44
一、尿量异常44
二、尿色异常49
三、尿潴留50
四、尿失禁52
五、尿路刺激征53
第二节 血尿5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54
二、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诊断中的作用55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56
第三节 白细胞尿56
一、病因56
二、诊断57
第四节 蛋白尿57
一、发病机制及分类57
二、诊断59
第五节 水肿59
一、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60
二、肾性水肿的原因60
三、水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0
第六节 高血压61
一、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61
二、肾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62
第七节 贫血64
一、肾性贫血的病因64
二、肾性贫血的诊断65
第八节 腰痛65
一、肾脏疾病导致腰痛的性质及其原因66
二、诊断66
第九节 肾脏移位和肾脏体积改变67
一、肾脏移位67
二、肾脏体积改变67
参考文献68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肾脏69
第一节 水代谢紊乱与肾脏69
一、水的代谢和肾脏对水的调节69
二、容量不足71
三、容量过多73
第二节 钠代谢紊乱与肾脏74
一、钠的代谢和肾脏对钠的调节74
二、低钠血症76
三、高钠血症79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与肾脏81
一、钾的代谢和肾脏对钾的调节81
二、低钾血症82
三、高钾血症83
第四节 钙代谢紊乱与肾脏85
一、钙的代谢和肾脏对钙的调节85
二、低钙血症87
三、高钙血症88
第五节 磷代谢紊乱与肾脏89
一、磷的代谢和肾脏对磷的调节89
二、低磷血症91
三、高磷血症92
参考文献93
第四章 肾脏疾病的检查95
第一节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95
一、尿液检查95
二、肾功能检查102
三、免疫学检查108
第二节 肾脏影像学检查112
一、肾脏超声检查112
二、肾脏X射线检查114
三、肾脏CT检查115
四、肾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116
第三节 肾脏病理学检查117
一、肾活检的分类117
二、肾活检适应证118
三、肾活检禁忌证120
四、肾活检并发症120
五、肾活检术前准备122
六、经皮穿刺肾活检的过程122
七、肾活检的术后护理和监测123
八、肾脏病理学检查124
参考文献136
中篇 常见肾脏疾病140
第五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40
第一节 发病机制140
一、肾脏损伤的体液免疫机制141
二、肾脏损伤的细胞免疫机制143
第二节 病理类型及各型特点147
一、病理类型147
二、各种病理类型特点147
第三节 临床分型155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55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56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156
四、肾病综合征156
五、隐匿性肾小球疾病156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157
一、病因157
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5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58
四、治疗160
第五节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63
一、病因163
二、病理164
三、临床表现164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65
五、治疗166
第六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67
一、病理学分类167
二、发病机制168
三、临床表现168
四、诊断169
五、治疗169
第七节IgA肾病170
一、病理171
二、临床表现17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73
四、治疗174
第八节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5
一、病理175
二、临床表现17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76
四、治疗176
第九节 膜性肾病177
一、病因177
二、病理特点177
三、临床表现178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78
五、治疗179
第十节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9
一、病理179
二、临床表现179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80
四、治疗180
第十一节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81
一、病理181
二、临床表现181
三、诊断182
四、治疗182
参考文献182
第六章 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肾损害184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184
一、病因184
二、病理185
三、肾脏病理指数187
四、临床表现187
五、实验室检查188
六、诊断189
七、治疗190
第二节 系统性血管炎肾损害191
一、病理191
二、临床表现193
三、实验室检查193
四、诊断193
五、治疗193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194
一、病因194
二、发病机制194
三、肾脏病理改变195
四、临床表现19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196
六、治疗196
第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197
一、发病机制197
二、病理197
三、临床表现197
四、诊断198
五、治疗198
第五节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19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98
二、临床表现199
三、实验室检查199
四、诊断200
五、治疗200
参考文献201
第七章 继发于感染性疾病的肾损害202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2
二、病理表现203
三、诊断203
四、治疗204
第二节 人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损害205
一、发病机制205
二、肾脏病理205
三、临床表现206
四、诊断206
五、治疗207
参考文献208
第八章 继发于代谢性疾病的肾损害209
第一节 糖尿病肾病209
一、流行病学20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09
三、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211
四、临床表现212
五、诊断214
六、鉴别诊断215
七、治疗215
第二节 高尿酸血症肾病216
一、流行病学2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17
三、临床表现218
四、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218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220
六、治疗与药学监护221
第三节 淀粉样变肾病224
一、发病机制225
二、临床表现225
三、病理学特点22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27
五、治疗227
参考文献228
第九章 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肾损害230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230
一、发病机制230
二、病理表现233
三、临床表现23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237
五、治疗和预防237
第二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239
一、流行病学239
二、HUS类型239
三、发病机制240
四、临床表现241
五、鉴别诊断242
六、实验室检查242
七、治疗243
第三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损害24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45
二、病理246
三、临床表现246
四、临床分型246
五、实验室检查24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47
七、治疗248
参考文献251
第十章 高血压肾损害252
第一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252
一、流行病学252
二、发病机制253
三、病理255
四、临床表现25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56
六、治疗259
第二节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260
一、流行病学260
二、病因260
三、发病机制261
四、肾脏病理261
五、临床表现263
六、诊断264
七、治疗264
参考文献265
第十一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损害267
一、心力衰竭时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267
二、心力衰竭时肾脏在钠和水潴留中作用268
三、心力衰竭时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269
四、CHF药物治疗进展和原则270
参考文献272
第十二章 肾小管间质疾病273
第一节 间质性肾炎273
一、病因273
二、发病机理274
三、急性间质性肾炎276
四、慢性间质性肾炎279
第二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281
一、病因282
二、发病机制282
三、分型和临床表现283
四、各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特点283
五、RTA的主要并发症289
六、RTA的治疗原则289
参考文献290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分类292
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293
三、鉴别诊断294
四、抗菌药的选择295
五、几种常见尿感的治疗296
第二节 膀胱炎300
一、膀胱的生理300
二、病理301
三、分类301
四、临床表现303
五、诊断304
六、鉴别诊断304
七、治疗304
第三节 急性肾盂肾炎305
一、病理306
二、临床表现306
三、辅助检查30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07
五、治疗308
第四节 慢性肾盂肾炎30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09
二、临床表现309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310
四、治疗310
参考文献312
第十四章 肾结石和梗阻性肾病314
第一节 肾结石314
一、病因314
二、流行病学315
三、发病机制315
四、病理315
五、临床表现315
六、实验室和辅助检查315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316
八、治疗316
第二节 梗阻性肾病318
一、分类318
二、病因318
三、流行病学319
四、发病机制319
五、病理319
六、临床表现319
七、实验室和辅助检查320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320
九、治疗321
参考文献321
第十五章 遗传性肾脏病322
第一节 遗传性肾炎322
一、病因322
二、发病机制322
三、病理323
四、临床表现324
五、实验室检查324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324
七、治疗325
第二节 薄基底膜肾病325
一、病因学326
二、流行病学326
三、发病机制326
四、病理326
五、临床表现327
六、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328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328
八、治疗328
第三节 多囊肾328
一、病因学329
二、流行病学329
三、发病机制329
四、病理329
五、临床表现331
六、实验室和辅助检查331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333
八、治疗333
第四节 范科尼综合征334
一、病因学334
二、发病机制335
三、病理335
四、临床表现336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337
六、治疗338
参考文献338
第十六章 药源性肾脏疾病339
第一节 概述339
一、危险因素339
二、肾毒性的认识和评价340
第二节 肾脏对药物毒性敏感性的机制340
一、血流丰富和特异的肾血流动力学340
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341
三、药物代谢成有毒物质341
四、肾小管细胞对能量的高需求341
五、肾小管腔内溶质的浓缩342
六、尿液酸化342
七、个别肾单位功能增强以适应慢性肾功能低下状态342
八、与年龄有关的肾功能下降342
第三节 药源性肾病的预防原则343
第四节 药源性肾脏疾病的分类344
第五节 假性肾衰竭345
第六节 血流动力学介导的肾衰竭345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压力降低——ACEI和ARB345
二、抑制前列腺素依赖性全肾血流——NSAIDs347
三、非特异性肾血管收缩剂348
四、血管渗透性增高350
五、胶质渗透压力和血液黏度增大351
第七节 肾血管炎、血栓形成和胆固醇栓子351
第八节 肾小球疾病352
第九节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353
一、渗透肾病354
二、急性肾小管坏死354
第十节 肾小管间质疾病364
一、急性过敏性间质肾炎364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366
三、肾乳头坏死——镇痛药肾病367
第十一节 阻塞性肾病369
一、肾小管阻塞369
二、肾外的尿路阻塞370
第十二节 肾结石370
第十三节 药源性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学原则371
参考文献371
第十七章 急性肾损伤373
第一节 急性肾损伤的定义和病因373
一、急性肾损伤的定义373
二、急性肾损伤的病因373
第二节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375
一、诊断标准和分期375
二、诊断思路376
第三节 急性肾损伤的防治379
一、纠正可逆的病因379
二、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379
三、饮食和营养380
四、治疗AKI并发症380
五、肾脏替代治疗380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急性肾损伤381
一、急性肾小管坏死381
二、急性间质性肾炎386
参考文献390
第十八章 慢性肾脏病392
第一节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392
一、定义392
二、流行病学393
三、分期394
第二节 慢性肾脏病的病因395
一、糖尿病肾病396
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96
三、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97
四、肾小管间质病变399
五、肾血管疾病399
六、遗传性肾病399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机制400
一、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因素400
二、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403
第四节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405
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405
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代谢紊乱406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407
四、呼吸系统表现408
五、血液系统表现408
六、消化系统表现408
七、神经肌肉系统症状409
八、骨骼病变409
第五节 终末期肾脏病的治疗原则410
一、目前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410
二、其他可能有效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的措施412
第六节 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414
一、腹膜透析414
二、血液透析425
三、特殊血液净化技术446
四、肾移植449
参考文献456
下篇 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460
第十九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60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概述460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460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460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461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46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461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结构改造463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药理效应465
一、生理作用465
二、药理作用467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470
一、糖皮质激素受体470
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基本作用471
三、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471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特征475
一、体内过程475
二、作用特点476
第六节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477
一、适应证477
二、用法与用量479
第七节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480
一、长期大量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480
二、停药反应482
第八节 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482
一、药学监护482
二、用药教育484
参考文献485
第二十章 免疫抑制剂486
第一节 免疫应答与免疫抑制486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与过程486
二、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487
三、免疫抑制491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及其效应492
一、免疫抑制剂的分类492
二、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学效应495
第三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496
一、环孢素496
二、他克莫司503
三、西罗莫司507
第四节 抗增殖和抗代谢药510
一、硫唑嘌呤510
二、霉酚酸酯513
三、来氟米特517
四、环磷酰胺520
第五节 抗体制剂523
一、单克隆抗体524
二、多克隆抗体526
第六节 中药526
一、雷公藤527
二、芬戈莫德529
三、其他中药成分530
参考文献531
第二十一章 利尿剂533
第一节 利尿剂作用的生理学基础533
一、肾小球滤过533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533
第二节 分类及作用特点537
一、分类537
二、结构特点539
三、作用特点540
第三节 常用利尿剂540
一、呋塞米540
二、氢氯噻嗪542
三、螺内酯544
四、氨苯蝶啶544
第四节 药学监护545
一、患者人群的监护545
二、检验指标的监测546
三、合用药物的监护546
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546
参考文献546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物547
第一节ACEI和ARB548
一、化学结构及药物特点548
二、作用机制及异同点551
三、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554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555
五、药学监护556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557
一、离子通道557
二、电压门控钙通道558
三、L型钙通道559
四、钙通道阻滞剂560
五、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565
六、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566
七、药物相互作用567
八、药学监护567
第三节β受体阻滞剂568
一、分类568
二、药理作用569
三、临床应用572
四、体内过程573
五、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574
六、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576
七、药学监护576
参考文献578
第二十三章 调脂药物579
第一节 概述579
一、高脂血症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及机制579
二、肾脏疾病与高脂血症580
三、调脂药分类581
第二节 他汀类调脂药581
一、化学结构581
二、基本特征583
三、作用机制及调脂作用强度585
四、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586
五、临床应用589
六、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589
七、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591
第三节 其他调脂药593
一、贝特类593
二、烟酸类595
三、胆酸螯合剂598
四、胆固醇吸收抑制剂599
五、其他调脂药600
第四节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调脂治疗602
一、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脂评估及监测指标602
二、CKD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603
参考文献606
第二十四章 抗凝治疗607
第一节 肾脏疾病与凝血、纤溶异常607
一、凝血纤溶异常在肾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607
二、肾病综合征与高凝状态608
第二节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609
一、抗凝机制与药理作用609
二、肝素与LMWH的基本特征611
三、LMWH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612
四、药学监护614
参考文献615
第二十五章 肾性贫血治疗药物616
第一节 肾性贫血的检测616
一、检测时机616
二、检测指标及意义616
第二节 红细胞生成素617
一、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617
二、体内动力学618
三、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618
四、治疗不敏感的原因619
五、与EPO治疗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620
第三节 铁剂621
一、口服铁剂621
二、静脉铁剂622
参考文献625
第二十六章 肾性骨病治疗药物626
第一节 钙磷代谢紊乱及其监测626
一、钙磷代谢紊乱626
二、血钙/磷及PTH的监测及调节628
第二节 钙剂629
一、分类629
二、不同钙制剂比较629
三、不良反应630
四、用药教育631
第三节 活性维生素D631
一、维生素D的来源及体内代谢活化631
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633
三、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634
四、药动学特点636
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636
参考文献637
第二十七章 肾脏疾病与药物动力学638
第一节 慢性肾脏病时药动学与药效学的改变638
一、慢性肾脏病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638
二、透析对药物的清除641
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影响药物清除的因素643
四、肾脏疾病和药效动力学644
第二节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剂量的调整645
一、负荷剂量645
二、常用药物的剂量645
三、严重肾衰竭、血液透析和CAPD时不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645
四、严重肾衰竭、血液透析和CAPD时应避免使用的药物652
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常用药物的剂量652
参考文献653
附表 传出神经系统效应器及其生理功能654
缩略语表656
热门推荐
- 915641.html
- 904256.html
- 3273053.html
- 748477.html
- 2309444.html
- 2978377.html
- 561350.html
- 855163.html
- 712795.html
- 1969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3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0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5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