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0
  • 刘世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011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题报告1

第一章 文化遗产事业这五年1

1 有关文件展望的“十一五”前景综述2

2 对文物系统完成“十一五”期间相关工作的定性总结3

3 对文物系统完成“十一五”期间相关工作的定量总结5

3.1 数据来源说明5

3.2 投入方面6

3.3 产出方面12

3.4 保障方面17

3.5 其他工作19

4 在规划完成情况分析基础上的经验教训总结19

4.1 主要目标顺利完成的经验总结19

4.2 事业发展问题总结21

5 基于“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新形势 展望“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23

第二章 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24

1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经验总结27

1.1 经验总结27

1.2 从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角度对新形势的分析28

2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总结分析29

2.1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33

2.2 博物馆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44

2.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51

3 “十二五”期间加大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重要方向54

3.1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55

3.2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56

4 小结57

第三章 文化遗产事业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经验总结和前景分析59

1 文化遗产事业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内外环境和热点问题60

1.1 管理角度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60

1.2 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64

1.3 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的热点问题66

2 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模式分类和案例分析67

2.1 改革模式分类和相关案例代表性分析68

2.2 案例分析70

2.3 总结78

3 宏观体制改革对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十二五”期间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前景80

3.1 宏观体制改革对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的影响80

3.2 “十二五”期间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前景83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分析——基于GAP方法85

1 从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概况87

2 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的GAP分析90

2.1 “十一五”期间文物系统文博单位量的变化90

2.2 GAP分析方法的调整之处92

2.3 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水平的GAP分析95

3 GAP分析结果在相关“十二五”规划中的应用100

3.1 GAP分析结果的应用方式100

3.2 GAP分析与相关规划衔接的初步考虑101

4 小结103

技术报告105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管理体系及国家公园建设情况105

1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管理体系现状105

1.1 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管理体系概念阐释105

1.2 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体系概述108

2 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管理体系发展动向111

2.1 统一、规范、高效的发展方向111

2.2 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112

2.3 相关法规的动向及其与文物系统管理的关系114

3 文物系统相关管理体系的发展及问题115

3.1 大文化遗产体系的建设进展115

3.2 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16

第二章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119

1 基本测算方法说明119

2 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贡献122

2.1 直接贡献122

2.2 间接贡献123

2.3 全部贡献147

2.4 投入产出分析149

3 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156

3.1 直接贡献157

3.2 间接贡献158

3.3 全部贡献168

3.4 投入产出分析171

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176

4.1 从文化遗产角度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类176

4.2 计算方法和结论186

5 小结187

第三章 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经验总结和方向分析188

1 文化遗产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管理体制机制变化188

1.1 文化遗产“规则”环境的改善188

1.2 文化遗产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189

1.3 小结192

2 文化遗产事业的新问题及新认识192

2.1 文化遗产事业的新问题192

2.2 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新认识和热点问题195

3 改革的分类和案例的代表性分析198

3.1 分类198

3.2 案例代表性分析199

4 案例的深入分析201

4.1 事业体制改革的北京案例201

4.2 敦煌研究院完善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203

4.3 工作机制创新的“红岩联线”案例分析207

4.4 大遗址建设管理体制的大明宫案例分析212

4.5 小结215

5 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方向216

5.1 文化遗产事业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217

5.2 文化遗产事业内部机制的变化217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评价220

1 从管理水平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的总体进展220

1.1 文化遗产事业的管理水平221

1.2 从管理水平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工作概况222

1.3 基于管理水平角度的风景名胜区与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差异分析229

2 文化遗产事业的管理水平评价——基于GAP分析230

2.1 对照文化遗产事业相关文件的工作完成情况分析230

2.2 构建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234

2.3 2009年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情况的GAP分析242

3 GAP分析与相关“十二五”规划的衔接259

3.1 GAP分析的结果和启示261

3.2 GAP分析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267

评估报告275

第一章 评估报告对现实管理工作的意义275

1 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275

2 各地对评估结果的反馈及改进方向277

3 将评估报告成果应用于实际管理的方法278

第二章 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294

1 投入状况对比分析295

2 各省“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状况297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效率评估311

1 效率评估的工作基础311

2 2008年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静态效率315

3 2009年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静态效率323

4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效率的对比分析331

5 各省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动态效率计算336

6 各省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效率排名情况339

第四章 评估报告结论341

1 对“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总体评价342

2 对“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效率变化的总体评价344

3 对“十二五”改善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和发展效率的建议345

特别关注一 文化遗产事业投入产出比分析说明348

1 前言348

2 算法调整说明349

3 计算结果的应用范围350

4 今后进一步完善算法的思路351

特别关注二 从国家公园体系的角度看待大遗址项目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352

1 前言352

2 对当前大遗址项目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情况的判断353

3 从国家公园体系的角度看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353

4 对相关问题的回答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