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
  • 林继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11420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7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汉藏文化关系历史钩沉1

二、藏族民间故事传统研究8

三、藏族民间故事中的“灵魂”母题28

四、汉藏“山”“水”叙事的同源异趣45

五、史诗吟唱中的汉藏关系52

六、汉藏认同的关羽故事63

七、汉藏文化交流的动力75

八、汉藏文化走廊的多元互动92

第一章 汉族、藏族“龙女报恩”型故事99

一、中国“龙女报恩”故事99

二、汉族“龙女报恩”故事101

三、藏族“龙女报恩”故事106

四、汉族、藏族“龙女报恩”故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111

五、“龙女报恩”故事的流变116

第二章 汉族、藏族“蛇郎”型故事122

一、中国“蛇郎”故事123

二、汉族“蛇郎”故事形态128

三、藏族“蛇郎”故事形态135

四、汉族、藏族“蛇郎”故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41

第三章 汉族、藏族“青蛙丈夫”型故事144

一、中国“青蛙丈夫”故事144

二、汉族、藏族“青蛙丈夫”故事的共同性156

三、汉族、藏族“青蛙丈夫”故事的差异性162

四、“青蛙丈夫”故事产生的动力机制166

第四章 汉族、藏族“灰姑娘”型故事171

一、“灰姑娘”故事的传承171

二、汉族、藏族“灰姑娘”型故事的叙事传统174

三、汉族、藏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文化品格185

四、汉族、藏族“灰姑娘”型故事的生活魅力187

第五章 汉族、藏族“无手少女”型故事189

一、中国“无手少女”型故事189

二、汉族、藏族“无手少女”型故事的叙事传统191

三、汉族、藏族“无手少女”型故事的共同性198

四、汉族、藏族“无手少女”型故事的差异性200

第六章 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206

一、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206

二、汉族“天鹅处女”型故事209

三、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216

四、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224

五、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源流225

第七章 汉族、藏族“百鸟衣”型故事229

一、中国“百鸟衣”故事229

二、汉族、藏族“百鸟衣”故事情节单元232

三、汉族、藏族“百鸟衣”故事的共同性236

四、汉族、藏族“百鸟衣”故事的差异性240

五、汉族、藏族“百鸟衣”型故事的缘起247

第八章 汉族、藏族“三个橘仙”型故事250

一、“三个橘仙”型故事的基本形态250

二、“三个橘仙”型故事的“变形”母题253

三、汉族、藏族“三个橘仙”型故事共同性与差异性257

第九章 汉族、藏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263

一、汉族、藏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264

二、汉族、藏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中的“角色”268

三、汉族、藏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中的“变形”276

四、汉族、藏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讲述人”282

第十章 汉族、藏族“求无名”型故事285

一、中国“求无名”型故事285

二、汉族“求无名”型故事288

三、藏族“求无名”型故事290

四、汉族、藏族“求无名”型故事的相似性292

五、汉族、藏族“求无名”型故事的差异性296

第十一章 汉族、藏族“梦先生”型故事302

一、中国“梦先生”型故事302

二、汉族、藏族“梦先生”型故事的叙事传统305

三、汉族、藏族“梦先生”型故事的差异性318

四、汉族、藏族“梦先生”型故事的交融321

第十二章 汉族、藏族“问三不问四”型故事327

一、“问三不问四”型故事的流传327

二、汉族、藏族“问三不问四”型故事的流传331

三、汉族、藏族“问三不问四”型故事母题341

四、汉族、藏族“问三不问四”型故事的真谛350

第十三章 汉族、藏族“宝石戒指”型故事353

一、“宝石戒指”故事的流传353

二、汉族、藏族“宝石戒指”故事类型355

三、汉族、藏族“宝石戒指”型故事母题358

四、汉族、藏族“宝石戒指”型故事的文化内涵364

第十四章 汉族、藏族“木鸟”型故事366

一、藏族“木鸟”型故事367

二、汉族“木鸟”型故事371

三、汉族、藏族“木鸟”型故事相同性和差异性375

第十五章 汉族、藏族“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380

一、“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的流传380

二、“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的叙事传统382

三、汉族、藏族“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的共同性386

四、汉族、藏族“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的差异性390

五、汉族、藏族“猴子的心忘在家”的佛教叙事传统393

第十六章 汉族、藏族“乌鸦背青蛙”型故事398

一、汉族、藏族“乌鸦背青蛙”型故事399

二、“乌鸦背青蛙”型故事源流402

三、“乌鸦背青蛙”型故事接受的可能性406

四、汉族、藏族“乌鸦背青蛙”型故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408

第十七章 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413

一、中国“小鸡崽报仇”型故事413

二、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415

三、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的共同性418

四、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的差异性422

第十八章 汉族、藏族“猫狗结怨”型故事428

一、中国“猫狗结怨”型故事428

二、汉族、藏族“猫狗结怨”型故事431

三、汉族、藏族“猫狗结怨”型故事母题441

四、汉族、藏族“猫狗结怨”型故事的差异性444

第十九章 汉族、藏族“老鼠报恩”型故事453

一、老鼠故事的多样性453

二、汉族、藏族“老鼠报恩”型故事455

三、汉族、藏族“老鼠报恩”型故事的共同性458

四、汉族、藏族“老鼠报恩”型故事的差异性461

第二十章 汉族、藏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466

一、中国“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466

二、汉族、藏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的叙事传统469

三、汉族、藏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的相似性472

四、汉族、藏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的差异性474

五、汉族、藏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的渊源477

第二十一章 汉族、藏族“人心不足蛇吞象”型故事480

一、“蛇吞象”母题产生与发展480

二、汉族、藏族“人心不足蛇吞象”型故事482

三、汉族、藏族“人心不足蛇吞象”型故事共同性与差异性485

四、藏族“三眼鱼”型故事源流491

第二十二章 汉族、藏族“中山狼”型故事494

一、“中山狼”型故事流传的基本状貌494

二、汉族、藏族“中山狼”型故事500

三、汉族、藏族“中山狼”型故事形态505

四、汉族、藏族“中山狼”型故事的差异性512

五、“中山狼”型故事源流516

第二十三章 汉族、藏族“怕漏”型故事518

一、中国“怕漏”型故事519

二、汉族、藏族“怕漏”型故事“角色”521

三、汉族、藏族“怕漏”型故事的文化内涵526

四、“怕漏”型故事的传承531

第二十四章 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534

一、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534

二、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的叙事传统539

三、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的相同性543

四、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的差异性547

五、汉族、藏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的交融性553

第二十五章 汉族、藏族“两朋友”型故事555

一、中国“两朋友”型故事555

二、汉族、藏族“两朋友”型故事的相同性与差异性558

三、汉族、藏族“两朋友”型故事的艺术魅力567

四、汉族、藏族“两朋友”型故事的文化内涵569

第二十六章 汉族、藏族“兄弟纠葛”型故事580

一、汉族、藏族“兄弟纠葛”型故事流传580

二、汉族、藏族“兄弟纠葛”型“狗耕田”故事变体问题586

三、汉族、藏族“兄弟纠葛”型故事差异性589

四、藏族“兄弟纠葛”型故事接受的多元性592

第二十七章 汉族、藏族“二母争子”型故事595

一、中国“二母争子”型故事的流传596

二、汉族、藏族“二母争子”型故事的共同性601

三、汉族、藏族“二母争子”型故事的差异性606

四、“二母争子”型故事源流611

结语615

一、民间叙事潜隐的民族关系615

二、民间叙事共同体的意义617

三、民间叙事中的文化“精英”619

四、民间叙事交流的空间力量621

五、“文化走廊”中的民间叙事选择623

六、民间叙事传统的共享性625

七、从故事类型到叙事传统627

八、跨文化交流中的民间叙事629

附录633

附录一 跨语系比较的尝试633

附录二 类型索引中的藏族民间故事类型648

附录三 西藏民间故事讲述人情况表663

参考文献674

后记6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