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间与物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时间与物理学
  • 郭树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75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时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时间与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革新时间概念的必要性1

1.1 时间概念在物理学中的基础地位1

1.2 革新时间概念的必要性3

1.3 已知的时间特性8

1.4 时间是什么9

第2章 空间和时间的理论13

2.1 爱因斯坦关于三维空间的论述13

2.2 从经验事实中引出三维空间定义25

2.3 三维空间是不断变化的30

2.4 时间的定义31

2.5 时间测量理论40

2.6 由时间概念派生出宇宙四维空间(闵可夫斯基空间)概念45

2.7 时间矢量与三维空间位置矢量的不同51

2.8 三维空间概念与三维参照系概念的区别54

2.8.1 三维空间与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坐标的三维参照系的区别55

2.8.2 三维空间与确定物体运动速度参照系的区别56

2.9 两种确定时间的参照坐标系59

2.10 宇宙四维空间两点间“距离”(或间隔)不变量71

2.11 坐标时间与固有时间75

2.12 时空图——宇宙四维空间中的坐标系76

2.13 四维空间描述与三维空间描述的不同78

第3章 用时间概念说明时间特性和宇宙起源问题83

3.1 用时间概念说明已知的时间特性83

3.1.1 时间与三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83

3.1.2 时间的不可逆性83

3.1.3 时间(测量值)的相对性85

3.1.4 时间的有限性89

3.2 用时间概念说明宇宙起源问题91

3.2.1 新时间概念支持正确的宇宙模型91

3.2.2 时间使造物主无存身之处92

3.2.3 新时间概念可正确解释实时间与虚时间的关系93

第4章 时间概念与经典物理学99

4.1 时间概念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99

4.1.1 物体惯性运动具有相对性的概念99

4.1.2 相对性和相对性原理100

4.1.3 四维宇宙要求真空中的光速必须为常数105

4.2 时空概念与哈密顿力学114

第5章 新时空概念否定经典决定论意味量子论118

5.1 新时空观否定实物位置坐标和速度同时具有确定值的观点118

5.1.1 物体位置坐标和速度可同时具有确定的值是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基础118

5.1.2 新时间概念否定每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和速度可同时具有确定值的观点119

5.2 三维空间变化的多样性和时间的择一性128

5.3 由新的时空概念可推出变实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概念131

第6章 时间概念与量子物理学145

6.1 量子力学建立历史简述145

6.2 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不同150

6.3 利用变实概率分布函数概念即可说明物质原子的稳定性154

6.4 由变实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推演出复矢量(波函数)概念155

6.4.1 把变实概率密度函数变换成抽象复矢量描写概率分布的必要性155

6.4.2 把变实概率密度函数变换成抽象复矢量描写概率分布的可能性157

6.4.3 采用狄拉克创造的左右矢符号表示一对对偶矢量的好处163

6.4.4 数学模型变换使得物理量及其函数和微商等运算符号被赋予了新的数学意义166

6.4.5 学习爱因斯坦,利用数学家的研究成果,描写和研究自然规律168

6.4.6 把变实概率函数变换成抽象复矢量描写概率分布可获得的好处170

6.5 推出的和假设的四个集合元素映射关系的对比171

6.6 联系复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中分量的变换式174

6.7 量子态————复矢量描写的抽象对象177

6.8 同方向不同长度的复矢量描写同一个量子态182

6.9 复矢表示式(波函数)带有绝对值为1的不定乘积因子e i?184

第7章 由复矢定义可推得的概念、原理和方程(Ⅰ)188

7.1 复空间坐标系及复矢平行、垂直、斜交的表示方法188

7.2 两个复矢标量积的数学物理意义193

7.2.1 任意方向复矢|ψ〉在坐标系坐标轴方向的投影分量(数学意义)193

7.2.2 复矢在两个轴向不同坐标系中分量之间的变换系数(数学意义)和概率波传播子(物理意义)194

7.2.3 标积〈φ|ψ〉还可表示两个量子态之间的跃迁概率的平方根(物理意义)197

7.3 概率传播子198

7.4 复矢量对时空坐标的偏微分方程201

7.5 态叠加原理203

7.6 复矢量的相位差与经典力学的作用量210

7.7 路径积分概念和费曼路径积分方程215

7.8 玻色子和费米子(全同粒子系复矢的两种对称性)220

第8章 由复矢定义可推得的概念、规则和方程(Ⅱ)222

8.1 使复矢量变化成新复矢量的算符及其表示式222

8.1.1 线性算符222

8.1.2 算符的表示式——矩阵224

8.2 由平均值公式可推得乘在复矢上的物理量相当于作用在复矢上的算符227

8.3 物理变量算符必须按算符的演算规则演算237

8.4 可观测量算符必须用厄米算符代表243

8.5 描写物理量取确定值特殊概率分布的本征方程244

8.6 时间是可观测物理量为何在量子力学中时间t又不是算符252

8.7 量子力学海森伯绘景和对应原理252

8.8 物理量的观测与波函数的坍缩260

第9章 复矢量随时间演化方程的推导270

9.1 薛定谔方程的推导270

9.2 与动量算符相等的微商算符的推导284

9.3 狄拉克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的推导290

9.4 关于粒子自旋296

第10章 关于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几次争论302

10.1 关于波函数含义是什么的争论302

10.1.1 波函数ψ(x,y,z,t)描述的是物质波,还是概率波302

10.1.2 ψ函数平方描述的是多粒子系综的统计概率,还是单个粒子物理量取值的概率303

10.2 关于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式的争论306

10.2.1 不确定关系式的发现和提出306

10.2.2 对不确定量关系式不同理解和解释的争论309

10.3 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是否合理的争论319

10.4 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是否完备的争论326

附录 EPR全文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