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工程设计与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工程设计与分析
  • 陈晓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7618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建筑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工程设计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基础工程设计特点1

1.1.1 设计要求1

目录1

1.1.2 设计原则2

1.2 基础结构的常用类型3

1.2.1 交叉条形基础3

1.2.2 筏形基础3

1.2.3 箱形基础4

1.2.4 桩基础5

1.3.1 静力平衡方法和共同作用设计方法6

1.3 基础工程设计方法的演进和前瞻6

1.3.2 定值设计方法和概率设计方法7

1.3.3 设计内涵的拓展8

1.3.4 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距离9

第2章 基础工程设计新方法简介11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1

2.1.1 基本概念11

2.1.2 基础工程设计中的概率特征14

2.1.3 基础工程设计中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16

2.1.4 实用设计表达式19

2.2.1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相互影响21

2.2 共同作用设计方法21

2.2.2 上部结构刚度的确定方法23

2.2.3 共同作用分析的基本方程25

2.2.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共同作用特性分析26

2.2.5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共同作用特性分析30

2.2.6 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特性分析31

2.3 变形控制设计方法32

2.3.1 基本概念32

2.3.2 受力性状33

2.3.3 设计要求33

3.1 文克尔地基模型35

第3章 弹性地基模型及模型参数35

3.2 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36

3.2.1 费洛年柯-鲍罗基契模型36

3.2.2 海藤尼模型37

3.2.3 巴斯捷纳克模型37

3.2.4 符拉索夫模型37

3.2.5 利夫金模型37

3.3 弹性半空间模型38

3.4 分层地基模型40

3.5.1 横观各向同性体的弹性矩阵41

3.5.2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41

3.5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模型41

3.5.3 层元分析42

3.5.4 整体分析43

3.6 模型参数的确定43

3.6.1 基床系数k的确定43

3.6.2 泊松比μ0的确定46

3.6.3 土的变形模量E0确定47

4.1.1 地基承载力要求50

4.1.2 一般计算要求50

4.1 设计与构造要求50

第4章 交叉条形基础50

4.1.3 构造要求51

4.2 条形基础内力简化分析方法52

4.2.1 静定分析法52

4.2.2 倒梁法53

4.3 文克尔地基上梁的计算55

4.3.1 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56

4.3.2 种情况的特解57

4.4 双参数弹性地基上梁的计算61

4.4.1 挠曲微分方程61

4.4.2 地基梁分析62

4.5.1 有限差分方程63

4.5 地基上梁的有限差分法63

4.5.2 文克尔地基上梁的有限差分法64

4.5.3 非文克尔地基的可变基床系数法67

4.6 地基上梁的有限单元法68

4.6.1 有限元分析步骤68

4.6.2 梁的刚度矩阵68

4.6.3 地基刚度矩阵69

4.6.4 总刚度矩阵70

4.7 交叉条形基础70

4.7.1 节点荷载分配原则71

4.7.2 节点类型和荷载分配公式71

4.7.3 节点分配荷载的调整73

第5章 筏形基础74

5.1 设计原则与构造要求74

5.1.1 设计要求74

5.1.2 构造要求75

5.2 筏板内力计算的简化方法76

5.2.1 刚性板法76

5.2.2 弹性板法83

5.3 筏板的有限差分法84

5.3.1 地基上板的挠曲微分方程84

5.3.2 基础板内力的差分公式86

5.3.3 节点挠度的差分方程87

5.3.4 基础板内力计算88

5.4.1 矩形薄板单元的应力矩阵89

5.4 筏板的有限单元法89

5.4.2 地基刚度矩阵93

5.4.3 总刚度矩阵94

第6章 箱形基础100

6.1 设计原则与构造要求100

6.2 地基计算102

6.2.1 地基承载力计算102

6.2.2 地基变形计算103

6.3 基底反力计算105

6.3.1 基底反力分布规律105

6.3.2 基底反力计算方法106

6.4 内力计算和基础强度验算109

6.4.1 纵向挠曲变化规律109

6.4.2 内力计算110

6.4.3 基础强度验算111

6.5 计算实例113

第7章 桩基础工作性状分析121

7.1 概述121

7.1.1 桩基础特点121

7.1.2 基桩的分类121

7.1.3 桩型选择及基本布桩原则123

7.2.1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124

7.2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及计算124

7.2.2 桩侧阻力的发挥特征125

7.2.3 单桩的轴向刚度和桩的破坏模式127

7.2.4 桩的负摩阻力128

7.2.5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公式129

7.2.6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确定130

7.3 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及计算135

7.3.1 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135

7.3.2 群桩竖向承载力计算137

7.3.3 群桩沉降计算139

7.4.1 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破坏性状140

7.4 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及计算140

7.4.2 水平荷载作用下弹性桩的计算141

7.4.3 桩顶水平荷载效应及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142

7.4.4 单桩最大弯矩设计值计算145

7.5 被动曲桩的工作性状与计算146

7.5.1 被动曲桩的形成146

7.5.2 单桩内力和变形计算147

7.5.3 被动曲桩的单桩承载力分析151

7.5.4 被动曲桩的工程处理153

8.1.1 设计基本原则154

8.1.2 设计一般步骤154

8.1 竖向荷载下带桩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154

第8章 带桩基础计算与分析154

8.1.3 桩身结构设计157

8.1.4 承台结构设计159

8.2 桩筏(箱)基础内力计算163

8.2.1 构造要求163

8.2.2 计算方法的发展164

8.2.3 刚性板法164

8.2.4 弹性板法165

8.3 桩筏(箱)基础设计验算169

8.3.1 水平荷载验算169

8.3.2 底板的抗剪计算171

8.3.3 底板的抗冲切计算173

8.3.4 局部受压验算174

8.4 桩筏(箱)基础沉降计算175

8.4.1 简易理论法175

8.4.2 半经验方法179

第9章 深基坑支护工程181

9.1 设计规定181

9.1.1 设计状态181

9.1.2 安全等级181

9.1.3 设计内容181

9.2.1 放坡设计182

9.2 支护结构形式及适用182

9.1.4 支护结构的作用182

9.2.2 悬臂式支护结构183

9.2.3 土钉墙支护结构183

9.2.4 重力式支护结构183

9.2.5 桩锚式支护结构184

9.2.6 内撑式支护结构184

9.3 支护结构上的荷载计算185

9.3.1 按经典土压力理论计算185

9.3.2 按Terzaghi-Peck模式计算186

9.4 支护结构计算的简化方法187

9.4.1 结构力学方法187

9.5.1 悬臂式支护结构188

9.4.2 弹性地基梁法188

9.5 支护结构设计与分析188

9.5.2 单层锚杆支护结构189

9.5.3 多层锚杆支护结构190

9.5.4 锚杆的设计锚固力191

9.5.5 基坑稳定分析191

9.6 支护结构计算的有限元法193

9.6.1 一维杆系有限元法193

9.6.2 三维杆系有限元法195

9.6.3 连续介质有限元法196

9.6.4 三维杆系有限元法分析实例197

参考文献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