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 ISBN:780115329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哲学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哲学的党性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生命力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13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6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8
第一章 物质和意识3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32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32
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34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37
第二节 意识的能动性41
一、意识的本质41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6
第三节 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实践基础48
一、实践的唯物主义48
二、实践的基本特点50
三、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51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54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54
第二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4
二、普遍联系和系统57
三、普遍联系和条件64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66
一、发展的永恒性67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71
三、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73
第一节 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80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80
第三章 对立统一规律80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82
三、事物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85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7
一、矛盾的普遍性87
二、矛盾的特殊性9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97
第三节 把握辩证思维的实质 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103
一、矛盾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103
二、辩证思维的实质105
三、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107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112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12
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112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可知论113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15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16
第二节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制约116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18
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120
第三节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22
一、客观真理及其检验标准122
二、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属性128
三、坚持真理和为人民谋利益130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132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32
第五章 认识的辩证过程和主体认识能力132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34
三、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反复性和前进性137
第二节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139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39
二、真理和谬误142
三、正确对待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失误145
第三节 提高主体认识能力147
一、政治立场148
二、思维方式149
三、文化素质150
四、经验储备151
第六章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153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过程的特殊性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3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特殊性153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5
三、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及其意义157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160
一、社会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160
二、社会规律实现的条件163
三、社会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性165
第三节 主体活动的自觉能动性167
一、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167
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质及其表现168
三、历史过程中的自发性和自觉性171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174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74
一、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174
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177
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78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79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81
一、经济基础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81
二、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制度、设施的总和181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83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86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87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7
二、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188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8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1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191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193
第八章 阶级和国家196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196
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实质196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00
三、阶级分析方法203
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204
第二节 国家206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06
二、国家的职能209
三、国家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2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1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212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215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类型218
第九章 意识形态222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及其本质222
一、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222
二、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225
三、意识形态是阶级意识的理论表现228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230
一、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230
二、意识形态的反作用2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235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235
二、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238
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240
第十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46
第一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46
一、两种社会历史观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上的根本对立246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48
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发挥及其主、客观条件25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52
一、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52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53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作用255
四、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255
第三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57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257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58
三、执政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61
热门推荐
- 916088.html
- 2029251.html
- 3259126.html
- 385927.html
- 103918.html
- 1978083.html
- 209318.html
- 3577786.html
- 1237362.html
- 1161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1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3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8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3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9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