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释互动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诺曼·K·邓金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4936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人间交往-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解释互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第七时刻的解释标准1
何时使用解释性的方法2
研究者与社会世界4
第七时刻的解释标准5
道德批评与立场选择7
各解释类型之间的界限模糊化9
公共领域的重构12
写作规范14
表演民族志16
表演转向19
表演文本20
叙事集锦、表演性写作与表演文本23
里德洛奇、蒙大拿:经历与表演26
表演性解释、创造地方史27
蒙大拿爵士29
死去的印第安人29
表演蒙大拿30
第2章 解释性的观点32
表演种族记忆33
阅读安德森女士的表演38
个人传记38
澄清术语39
一个范例39
解释性方法的发展40
开启解释的世界41
主体的经历与心灵发现42
心灵发现的类型44
定位心灵发现45
心灵发现的界限、表现与结构46
普遍的个体47
什么是解释互动论47
存在主义的互动文本47
个人的与范式的研究48
萨特的过程——回溯法49
文学自然主义49
解释性研究者的分类50
解释性的研究者能做什么51
后实证主义与独立研究假设51
解释与科学52
传记与研究55
针对实证主义的女性主义批评55
评价研究的解释标准56
历史、权力、情感与知识57
历史57
权力58
意义与作用58
情感59
知识59
权力与解释59
解释的标准60
解释场景定位60
深度描述61
解释与理解61
描述的两种类型62
解释的类型62
议事日程63
结论63
第3章 搜寻生平经历65
范例66
概要68
叙事时刻68
自我、叙事与神圣之地70
叙事类型71
过程72
生活的结构73
事例法74
深化叙事:交往片段75
参与、访谈与倾听77
解释传记78
解读叙事与见多识广的读者78
解释步骤79
结论80
第4章 解释过程81
通往解释的步骤82
确定所要研究的主题82
社会学想象力82
解构关于现象的前在观念84
把握现象86
现象的化约88
现象的建构90
评价解释材料92
澄清意义93
解释标准94
结论96
第5章 解释的场景定位97
时间、历史与场景描绘98
场景描绘99
范例101
寻找场景进入的通道与步骤102
范例:挨打的妻子、酗酒者的自我102
学习语言及其意义104
语言学习的步骤104
语言与理解过程104
范例:A.A.群体的语言105
初学者、新成员和老资格成员106
解释语言109
作为新成员的研究者与求知主体110
结论111
第6章 深度描述113
双重危机114
作为表演性写作的深度描述115
作为记载的深度描述116
范例117
作为记载的浅度描述119
浅度描述与词语类型119
浅度描述的类型120
范例121
深度描述的类型123
类型区分124
优秀的与糟糕的深度描述132
糟糕的深度描述132
描述、记载与解释134
意义的层次134
意义、影响与解释135
结论136
第7章 进行解释137
解释与理解的重要性138
解释范例139
A.A.聚会139
解释初步解释140
时间花费142
解释做些什么142
解释者的类型142
解释理论143
叙事、故事与地方性解释理论144
解释的象征性145
解释的类型与范例145
浅度解释145
深度解释:旧病复发的酗酒者146
当事人的解释、情境关系:挨打的妻子146
观察者的解释147
分析性的解释148
描述性的情境解释:演奏爵士乐149
关系—交往性解释150
浅度的、分析性的以观察者为本的解释150
深度的、情境性的、交往性与多重声音的解释153
表演与再现解释155
诗歌156
短篇故事156
分层文本157
理解157
理解类型159
理解与应用型研究161
结论162
第8章 结论:解释互动论163
解释164
解释的步骤164
人生经历165
四种经历结构165
研究心灵发现167
阅读与写作解释168
读者168
作者与文本169
解释(文本)写作的风格172
虚构与解释174
后现代时期的解释互动论175
术语表178
参考文献185
热门推荐
- 3511415.html
- 511487.html
- 1110645.html
- 2122512.html
- 2490251.html
- 676676.html
- 1524498.html
- 2077083.html
- 240539.html
- 270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6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4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6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