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 第3版
  • 刘洪来;王燕;熊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3026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1

1.2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1

1.3 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2

1.3.1 实验预习2

1.3.2 实验操作2

1.3.3 实验报告3

1.4 实验注意事项3

1.5 实验室守则4

1.6 实验室ehs制度4

1.6.1 常见化学药品的分类、危险特性与贮存要求5

1.6.2 实验室安全操作8

1.6.3 实验室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9

1.6.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10

1.6.5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1

1.6.6 实验室事故处理11

1.7 化学手册及gb、iso简介12

1.7.1 化学手册12

1.7.2 gb与iso简介14

1.7.3 标准的查询方法16

1.7.4 因特网免费检索资源16

第2章 测量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18

2.1 国际单位制(si)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18

2.2 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9

2.2.1 数据记录19

2.2.2 数字修约规则20

2.2.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0

2.3 误差21

2.3.1 准确度和精密度21

2.3.2 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22

2.3.3 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3

2.4 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24

2.4.1 平均偏差(亦称算术平均偏差)24

2.4.2 标准偏差25

2.4.3 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5

2.4.4 可疑数据的取舍27

2.5 误差传递及其应用27

2.5.1 函数相对误差的传递规律27

2.5.2 函数标准误差的传递规律28

2.5.3 误差传递分析的应用29

2.6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表达30

2.6.1 列表法30

2.6.2 图解法30

2.6.3 数学方程表示法32

2.6.4 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和作图34

第3章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与技术37

3.1 温度的测量及其控制37

3.1.1 温标37

3.1.2 玻璃液体温度计38

3.1.3 热电偶42

3.1.4 电阻温度计45

3.1.5 饱和蒸气温度计47

3.1.6 恒温槽及其控温原理48

3.2 压力的测量与控制50

3.2.1 压力单位50

3.2.2 u形液柱压力计50

3.2.3 气压计使用与读数校正52

3.2.4 电测压力计的原理53

3.2.5 恒压控制54

3.2.6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55

3.3 光性测量59

3.3.1 折射率与阿贝(abbe)折射仪59

3.3.2 旋光角与旋光仪61

3.3.3 光的吸收与分光光度计63

3.4 电化学测量65

3.4.1 电导、电导率及其测定65

3.4.2 抵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67

3.4.3 参比电极与盐桥69

3.4.4 电极的预处理71

3.4.5 离子选择性电极71

3.4.6 ph值及其测定72

3.5 热性质测量74

3.5.1 量热法测定热效应74

3.5.2 差热分析76

3.5.3 热重分析77

3.6 界面性质及其测量77

3.6.1 关于表(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77

3.6.2 界面分析与检测80

第4章 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104

4.1 低压气液平衡的直接测定方法104

4.1.1 直接法测定装置的分类104

4.1.2 循环法直接测定装置105

4.1.3 泡露点低压气液平衡直接测定装置108

4.2 气液平衡实验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110

4.3 低压气液平衡的间接测定方法113

4.3.1 溶液饱和蒸气压测定113

4.3.2 溶液沸点的测定方法114

4.4 由温度、压力和液相组成测定数据推算气相组成115

4.4.1 q函数法原理116

4.4.2 barker法117

4.4.3 曲面样条函数法117

第5章 化合物合成、分离原理与技术122

5.1 化合物合成122

5.1.1 无机合成122

5.1.2 有机合成127

5.2 化合物的分离141

5.2.1 固液分离143

5.2.2 液液分离147

5.2.3 固固分离157

5.2.4 色谱分离158

5.2.5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165

5.2.6 膜分离法167

第6章 常见离子和官能团的定性分离与鉴定170

6.1 无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定性分析170

6.1.1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在离子分离鉴定中的应用170

6.1.2 离子的分离174

6.1.3 离子的鉴定181

6.1.4 未知样品的分析188

6.2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190

6.2.1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鉴定190

6.2.2 卤代烃的鉴定192

6.2.3 醇、酚、醚的鉴定192

6.2.4 醛、酮的鉴定194

6.2.5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鉴定195

6.2.6 胺类与硝基化合物的鉴定195

6.2.7 碳水化合物的鉴定197

6.2.8 氨基酸、蛋白质的鉴定197

第7章 物质组成分析——化学分析法198

7.1 滴定分析法198

7.1.1 滴定分析法概述198

7.1.2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201

7.1.3 滴定曲线207

7.1.4 终点指示方法213

7.1.5 滴定分析法的应用218

7.2 重量分析法224

7.2.1 重量分析法概述224

7.2.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225

7.2.3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25

7.2.4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条件226

7.2.5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226

7.2.6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227

7.3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227

7.3.1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227

7.3.2 试样的分解228

7.3.3 测定方法的选择230

7.3.4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231

第8章 物质组成分析——仪器分析232

8.1 电化学分析法232

8.1.1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232

8.1.2 电位分析法原理233

8.1.3 电位测定法233

8.1.4 电位滴定法234

8.2 光谱分析法235

8.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235

8.2.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237

8.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39

8.2.4 红外光谱分析243

8.2.5 荧光光谱分析法246

8.3 色谱分析法248

8.3.1 色谱分析法概述248

8.3.2 气相色谱法249

8.3.3 高效液相色谱法254

8.4 核磁共振波谱法256

8.4.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256

8.4.2 核磁共振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257

8.4.3 核磁共振波谱仪259

8.4.4 核磁共振谱的应用260

8.5 质谱分析法261

8.5.1 质谱分析法概述261

8.5.2 质谱分析法原理261

8.5.3 质谱仪261

8.5.4 质谱中主要离子峰的类型264

8.5.5 质谱法应用265

第9章 特殊实验技术267

9.1 高压反应267

9.2 无水无氧反应268

9.2.1 实验原理269

9.2.2 实验方法269

9.3 有机电化学合成反应270

9.3.1 电化学合成原理271

9.3.2 目前电化学的研究方向271

9.3.3 实验方法271

9.4 有机物的微波合成反应272

9.4.1 微波作用原理272

9.4.2 微波加热的特点272

9.4.3 微波促进反应原理272

9.4.4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73

9.5 有机物的超声合成反应273

9.6 常用有机溶剂的处理技术274

附录280

1.si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与十进倍数的词头280

2.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281

3.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298k)281

4.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k)281

5.常用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282

6.常用的缓冲溶液283

7.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285

8.常用的恒沸混合物286

9.标准电极电势(位)(298k)286

10.条件电极电势(位)287

11.常见离子和化合物颜色288

12.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面张力、黏度、蒸气压290

参考文献291

热门推荐